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1702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 教学 设计(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设计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刘 洪,创新设计,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但会留下我们探索的足迹 差异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思想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 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就能更好地行动; 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高水平的迷惘。 肖川,培训理念,创新设计,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六大理念,创新设计,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六大理念,创新设计,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六大理念,创新设计,人的理念与实践是有一定落差的,但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发展我们的理念。,理念与行动,创新设计,让我们的现实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理想。理想正因为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才成为理想,也正因为有理想,我们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理想与现实,创新设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继承与创新,创新设计,一、学习主体的主动参

3、与和有效互动。 二、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 三、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 激励他们大胆创新。,模式与特征,创新设计,课标-认真学习 教材-创新处理 学生-全面了解 教法-合理选用 学法-灵活指导 操作-巧妙准备 习题-科学设计 流程-优化组合 反思-总结提高,设计的“九环”,创新设计,教学设计结构,一、创设情境:根据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 (5分钟)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5分钟) 1.出示例题。 2.自主探究学习。a、问题,b、自主探究,c、同桌交流,d、全班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 a、合作讨论的问题,b、明确要讨论的问题,小组分工,设计

4、方案,c、组内交流,d、展示、汇报。 4.质疑、评价。,创新设计,三、教师讲解:(5分钟) 1.总结评价; 2.归纳概括。 四、走进生活、实际应用:(10分钟) 1.基本训练; 2.智能训练; 3.开放思维训练。 五、布置作业:(4分钟) 六、课堂小结:(1分钟),教学设计结构,创新设计,“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创新设计,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内容标准,创新设计,小学教材的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学段完成。 统计的两个学段分别称为“数据统计初步活动”与“简单的数

5、据统计过程” 。 概率的两个学段分别称为“不确定现象”与“可能性” 。,教材内容分析,创新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统计教学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手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教学理念,创新设计,教学设计与分析,一年级,创新设计,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6、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教学目标,创新设计,师:(多媒体动画演示)大象爷爷的生日到了,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你听, (播放音乐)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小动物?,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创新设计,生2:我想知道小猴家来了几只? 生3:我想知道小狗家来了几只? 生4:我想知道小猪家来了几只? 师:这张图上,来大象

7、家的客人排列得比较乱,你能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下子就知道刚才提的问题呢? 生:可以把它们一样的小动物放在一起。 师:对,也就是可以把它们分类理一理。,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大象爷爷过生日”这一儿童熟悉的社会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分析,创新设计,引用情境揭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8、分析,创新设计,师:咱们可以请积木来帮忙整理,一块积木表示一只小动物(每块积木侧面贴有动物图案)。每一只小动物用哪种积木表示? 生:用长方体表示小狗,用正方体表示小猴,用圆柱体表示小猪。(学生独立操作:在桌面上自下往上搭,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一只只小动物依次来大象家的过程,屏幕上出现一个小动物,学生就搭一个,一人板演。),简单的统计图,创新设计,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狗家来了4只。 生2:我知道了小猪家来了3只。 生3:我知道了小猴家来了5只。(教师根据口答板书) 师:像这样,把大象的客人分类理一理的过程就是统计。,简单的统计图,创新设计,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自己

9、动脑动手做数学-收集整理材料,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手脑并用都参与搭积木的活动过程亲自感受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并培养了学生应用多种感官参与思维活动的能力。,分析,创新设计,用积木表示小动物,渗透了替代思想,搭好的积木就是立体的统计图;要求放在桌面上搭,体现了统计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思想;要求学生自下而上搭,暗示了制作统计图的方法,为以后的统计教学埋下了伏笔。,分析,创新设计,师:从这幅图中,还能统计什么? 生:还能统计花。 师:可以把这些花按什么来分类理一理? 生:按颜色来理一理。 师:有哪几种颜色的花? (学生独立操作:把花分颜色整理在线框内,一个框里摆一种花,一人板演。) 师

10、:刚才小朋友把花按颜色理一理的过程就是什么? 生:就是统计。,简单的统计表,创新设计,师:看了这张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红花有5朵。 生2:我发现了黄花有4朵。 生3:我发现了绿花有3朵。 生4:我发现了紫花有2朵。 生5:我发现了这些花是按从多到少的规律排列的。 生6:我发现了这张图排列的像楼梯。,简单的统计表,创新设计,师:你真聪明!这正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生7: 师:老师根据这张统计图,画了一张表,你能填吗? (学生填后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如下:) 红花、 黄花、 绿花、紫花, (5)朵 (4)朵 (3)朵 (2)朵 。 师:看了这张表,你能什么问题? 生1:我想问红花和黄

11、花一共有多少多? 生2:红花和黄花一共有9朵。,简单的统计表,创新设计,生3:我想问绿花比紫花多几朵? 生4:绿花比紫花多1朵。 生5:我想问四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生6:四种花一共有14朵。 生7:我想问为什么红花有5朵,黄花有4朵,绿花有3多,紫花有2朵? 生8:因为图上就画了这么多吗! 生9:我想问什么花最多?什么花最少? 生10:,简单的统计表,创新设计,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有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什么问题?”都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

12、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分析,创新设计,师: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帮了它统计的大忙,想请客,请大家吃水果呢!它来到水果店一看,呀,这里的水果又多又新鲜,有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可是呀,它不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哪些要多买一些点,哪些要少买一点,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先进行统计。 师:大象爷爷该怎样统计呢?大家愿意帮忙吗?,巩固应用,创新设计,(小组活动:将每人最喜欢吃的水果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在虚线框里,再将小组的统计结果填在书上色统计表里,同时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 师:请各组长汇报并展示统计表。 组长1:我们组最喜欢吃苹果的有2人,没有人喜欢吃梨,最喜欢吃西瓜的有1人,最喜欢吃桃子的有

13、1人,最喜欢吃草莓的有3人。苹果 梨 西瓜 桃子 草莓 2人 0人 1人 1人 3人 组长2:,巩固应用,创新设计,师:猜一猜,我们全班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多?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少? 生:我猜最喜欢吃梨的人最少,最喜欢吃草莓的人最多。师:小朋友到底猜的对不对呢?让我们来算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组统计表汇总全班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多,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少。),巩固应用,创新设计,生:我们算下来全班最喜欢吃苹果的有7人,最喜欢吃梨的有3人,最喜欢吃西瓜的有8人,最喜欢吃桃子的有6人,最喜欢吃草莓的有16人。 师:每一种水果都有很丰富的营养,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每一种水

14、果都得吃,不能偏食。,巩固应用,创新设计,新的数学教育观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尝试采用了分组实践操作的方法,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享受到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分析,创新设计,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学会了怎样统计。 师:你还想统计什么? 生:我想统计全班小朋友。 师:可以按什么统计? 生1:可以分成男同学和女同学。 生2:可以分成高的和矮的。 生3:可以分成胖的和瘦的。,反思延伸,创新设计,生4:“可以分成长头发的和短头发的。 生5:可以分成扎辫子的和没扎辫子的。 生6

15、:可以分成姓张的和不姓张的。 生7:可以分成有牌子的和没有牌子的。 生8:可以把双胞胎分出来。 生9:可以分成有红领巾和没有红领巾的。 生10:可以按衣服的颜色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到那么多呢!还可以统计什么?,反思延伸,创新设计,生:还可以统计来听课的老师。 师:可以按什么统计? (学生回头仔细观察。) 生1:可以分为男老师和女老师。 生2:可以分为长头发的和短头发的。 生3:可以分为我们学校的和不是我们学校的。 生4:可以分为戴眼镜的和不戴眼镜的。 生5:可以分为带皮包的和不带皮包的。 (在场的老师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反思延伸,创新设计,在这一刻,学生的思维闸门完全打开了,他们在宽松

16、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联想,畅所欲言。面对问题,能主动寻找其知识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正是应用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这一刻,学生深深地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分析,创新设计,执教者注重转变角色,把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总体分析,创新设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实践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全体学生不断萌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总体分析,创新设计,教师的评价观彻底改变,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总体分析,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