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079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的处理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项目来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的处理国家标准研制项目(项目编号:20120492-T-469)计划,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起草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的处理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远化工物流、中石化、上海标准化研究院、东方海外物流有限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氯碱、中石油、上港物流、上海中石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

2、设中急需制定的服务标准之一。本标准规定了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要求,建立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标准,促进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的标准化,能很好地保障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业务的顺利衔接、促进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二、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标准是指导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预警、监测、处置作业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标准项目的制修订项目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标准的建立是适应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提高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运作水平,全面发挥物

3、流的系统效益、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三、 标准的研究、起草过程2012年8月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逆向物流通用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项目下达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在化工产品逆向物流服务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标准起草小组对国内外相关化工物流及管理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于 “非危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逆向物流”、“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服务企业”、“非危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逆向物流包装及运输方式”等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国内GB/T 15624.1-2003服务标准化指南 第1部分:总则、

4、GB/T 19680-2005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HJ 589-20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GB/T 20923-2007道路货物运输评价指标等与突发事件处理方面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北京华油国际物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会成物流有限公司、金山石化、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东方海外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及化工物流服务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2011年3月16日在上海召开专家研讨会。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东方海外物流(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标准化

5、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商学院等单位专家就标准的定位、框架和详细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召开标准草案专家研讨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远化工物流、中石化、哈工大、东方海外物流、北方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要求凸显逆向物流作业的特点,并明确逆向物流作业活动应该涵盖的环节。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13年5月31日在上海举办“化工物流国家标准专家研讨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石化、中远化工、中外运、国药集团医药物流公司、东方海外、巴斯夫

6、等单位专家参加,与会专家对草案稿进行了充分而系统化的讨论,提出了综合修改意见和建议。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经过三十一次的内部研讨和八次起草小组全体会议讨论确定了标准草案。四、关键技术问题说明(一)界定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的范围。非危液态化工产品包括了非危化工产品和GB 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中所列的危险品两类。本标准适用范围仅指不在GB 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以内的非危非危液态化工产品,而不涉及液体危险化工产品。(二)确定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的运输方式。液体化工逆向物流涉及的运输方式非常广泛,包括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类型的运输方式。本标准涉

7、及的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兼顾其他三种形式的运输方式。(三)确定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的包装形式。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的包装多种多样,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经过充分的调研和专家征求意见,我们确定桶、液袋、ISOTANK和槽罐作为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逆向物流的主要包装形式。(四)确定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处理的原则、方法,明确了我国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评估指标及质量水平。(五)确定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的范围,同时根据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企业突发事件的性质与范围。四、 标准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本标准分为6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

8、范围本标准可作为对我国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服务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对一些重要术语的定义,引用已有的国家标准。4. 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应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措施计划;应积极自救,互救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应采取保护措施和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对物流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的认定,应坚持调查研究,厘清事实,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等级识别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常见突发事件的类

9、别,对非危液态化工产品应急处理应针对液态化工产品物流过程中发生火灾、泄漏、污染等突发事件的类别及危害程度的不同,宜分为综合应急处理方案、专项应急处理方案和现场处置方案。6. 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应重在科学预防,包括对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易发岗位的管理和监督,设备的维护和技术更新,建立预警机制,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编制应急预案,且须定期进行演习。从三个层面展开,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编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7、突发事件的监测应建立物流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处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与当地政府确定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对接。应在物流过程中应有完整的产品信息文

10、件(如产品的MSDS),信息文件应当跟随货物运动。应根据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的种类和特点,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采用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8、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事故发生地负有行政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除了报告之外,还应及时报警,并服从负责处置的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积极配合救援部门实施救援。9、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根据突发事件的调查结果,除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外,应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11、,并组织专项检查,验证整改效果。应结合日常管理对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归责和救援过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和总结经验教训。10、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应根据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过程中发生火灾、泄漏、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方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规划。应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和保障提出意见、建议。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非危液态化工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处理标准起草小组二一四年八月二十日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