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0228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延觉-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这次会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调研,了解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需求与经验;二是吹风,向大家通报教育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思路和部署;三是摸一批典型,为下半年要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准备。通过这次会议,希望大家能够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研讨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思路,加深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局面。一、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自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1启动建设以来,经过“21

2、1工程”、“985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多项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基本成绩如下:1.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建成了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为支撑的全国教育网络基础设施,部分省市依托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基础服务建成了省市级的教育网,成为教育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纯IPV6下一代互联

3、网CNGI-CERNET2主干网,已接入200多所高校,其中100所学校校园网已全面支持IPV6 协议,正在开展示范应用,为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中国教育科研网络China Grid得到初步应用。高校校园网已经普及,其他类别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建设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或计算机教室,初步构建了一个惠及全国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1亿多农村中小学得以共享优质资源。2.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所提高。国家基础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精品课程、高校网络教育课程、国家职业教育资源等资源库初具规模

4、,形成了一批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初步建成了大学数字博物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等资源系统,在为教学、科研和科普服务方面发挥了作用。3.教育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较快。以教育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署高校的政务信息联网交换。基于网络的政务信息发布、高考阳光招生、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学历学位认证等得以应用。初步实现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4.信息化在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应用。高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有所增强,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介绍

5、能力和创造力。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稳步发展,成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开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以及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使师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得到提高。公共教育资源逐渐向企业和社区辐射远程教育培训开始应用于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和企业在职培训。上海教育资源库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五大类资源体系,在满足学校教育需求的同事向社去推广应用,已成为上海构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5.教育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取得一定进展。2002年底成立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发布了多项标准

6、,构建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CELTS),所研制的“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三项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2003年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在指导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中已有初步成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我国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1.信息化观念薄弱。总体来说,有关方面对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深,推进不力。教育信息化还停留在战术层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结合不够,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出尽教育公平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份发挥。2.管理体制没有理

7、顺,运行机制不健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推进工作机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条块分割普遍,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不完善。技术研发不够重视,标准推广应用滞后,采标率低。教育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体系不健全。3.资金投入无保障,多元化投入机制未形成。教育信息化总体投入不足,结构不均衡,运行、维护和可持续发展没有根本保证。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缺乏信息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投入机制,有些地方现有设备的使用面临经费短缺。4.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仍显不足,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资源有效利用共享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模式尚未建立,资源开发体

8、制单一,市场力量参与不足。5.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整理发展失衡,各级教育网络参差不齐,区域,城乡差距大,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及西部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水平和校园网建设水平以及信息化应用能力都还很低。6.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发展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亟待深入,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支持不够,尚未建立快速有效的教育数据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缺乏教育鸡翅数据和相应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7.教育管理信

9、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总体开说,仍处在单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阶段,一些重要业务系统应用系统尚未建立。尚未形成有效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交换、共享体系,数据集中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以上是制约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着力解决、重点突破。在看到问题的同事,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呈现出了更大需求和更高要求,使教育信息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化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想,到十六届五中全会

10、确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再到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称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任务,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保重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2.“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之一。教育规划纲要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一章(第19章)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管理信息化、支撑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入10大重大项目

11、之一。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第一次成为教育部门的一项独立工作进行部署和推进,并开始组建实体的推进机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3.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能在短期内为师资力量较弱的地区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优质教学资源与课程,已成为消除“信息贫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4.数字化学习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开发网络课程,发展多媒体教学、混合式学习和在线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5.国民信息素养提高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必须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对信

12、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需求。国民信息素养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必须资源。6.信息化平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知识技术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中在城市。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方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必须借助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广低成本信息化设备,采用更新更实用的教育技术,实现更好,更便捷的学习。7.电子政务成为“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利工具。教育电子政务为社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与沟通平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政务、校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工具。以上是我对教育信

13、息化现状的基本看法,概括说就是“成绩显著、问题棘手、机遇难得”。综合以上情况,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做出以下总体判断:如果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划分为“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高”三个阶段的话,先行一步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处于“性能提高”阶段,而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则刚刚起步,尚处于“解决有无”的阶段。因此,基础设施的“普及覆盖:和与之相应的能力达标应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把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阶段划分为“有无”、“能用”、“好用”三个阶段的话,各级种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基础解决了“有无”,处于“能用”阶段,但“好用”的不多。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和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因此,进

14、一步把“能用”的填平补齐,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模式以加快优质资源库的建设,启动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果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分为“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三个阶段的话,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处于进一步完善“单个应用”并同时向“数据互通”过度的阶段。因此,顶层设计、建立标准,在完成“数据互通”的过程中,适时启动“流程再造”是必然的选择。二、 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这个问题各级领导在各种场合已讲过多次,为什么我今天还要强调呢?我认为,在现阶段,有关方面对信息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认识仍显不足,信息化观念薄弱的问题仍然是阻

15、碍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有创新思路,才能做到推进有力。我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的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世界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内容要求。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攸关、国际交流等各个层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

16、理、教学、科研的哥哥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教育信息化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基础特征,是加强科教结合的重要形式。教育信息化提供信息时代的基本教育环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证。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观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及水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应该也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保障,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签过行列”的战略目标,教育信息化必须走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前列,成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三、 教育部关于落实教育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