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9642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镇建设工作汇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镇建设工作汇报篇一:土门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土门集镇具有200余年的历史,位于郧西县城西北12公里处,郧漫公路穿境而过,镇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住户集中,具有建设大集镇的优势。集镇现有住户1300户,常住人口5000余人,集镇建筑面积平方公里,是郧西县城郊区域中心镇。二、集镇建设成就近年来,我们抢抓机遇,立足开发开放,把集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审批,严谨管理,初步形成了建设规模化、设施配套化、环境园林化的新型集镇。镇委、镇政府先后投资335万余元改造老街、新建硬化土门二街及土门广场。土门集镇主街道长1200米,宽20米,土门二街长960

2、米,宽14米,小康路长250米,宽25米,土门广场面积4500余平方米,形成了两纵四横相互贯通的街道布局。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增强吸纳、辐射带动功能,修建排水道20XX米、防洪堤45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2500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广玉兰560株,建垃圾场1个,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有电线电视。目前集镇有线电视用户达470户,530户居民用上了自来水,程控电话20XX余门,手机200余部。同时,狠抓规划和管理,于20XX年进行了第二轮集镇详细规划修编,对关帝庙等中心村进行了规划。三、存在问题及制约集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我镇集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不足,规划难以实施,集

3、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难以发挥。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我镇的新建集贸市场和改造集镇水厂的规划迟迟不能实施;二是我镇建镇时间长,规划早,起点低,集镇改造任务大;三是贯穿集镇的惠河河堤防洪能力差,急需进行加固。制约集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资金制约;二是配套政策如户籍管理、集镇管理、土地流转等政策不配套,难落实;三是技术因素,规划起点低,标准不高。四、想法和建议一是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集镇建设投资机制,采取县级政府拨一点,依法开征合理的税费收一点,鼓励社会投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引一点,引导集镇农民筹一点多种办法解决。在集镇规划区内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城镇国有土地出让金、工商部门在乡镇收的

4、市场管理费等应返还乡镇,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二是积极推进集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三是加快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居住地进行户籍登记制度,鼓励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四是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县级政府应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对乡镇集镇建设给予补助扶持;对集镇贫困户拆迁安置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解决;将集镇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如我镇惠河河堤代路工程、集贸市场建设等项目列入县城镇建设统筹考虑,重点扶持。篇二:集镇建设基本情况集镇建设基本情况一、 概况XX镇位于岳西县的西南边陲,与太湖、潜山交界,距县城33公里。XX镇是由原XX镇与

5、XX乡合并为新的XX镇,区域面积由原来的 平方公里增加到 平方公里,人口由 多人增加到 人,辖 个行政村,个村民组, 户。本镇是我县的重点中心镇之一,集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人,通信、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较健全,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心医院1所,客运车站1所。近几年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集镇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XX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集镇居民人均收入可达到 元,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之一。二、集镇建设的主要做法1、因地制宜,侧重长远,高起点

6、、高标准的做好各种规划。为促进XX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推动镇域协调发展,使小城镇布局不断趋向科学化,20XX年以来,为适应新形式下小城镇各项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体思路,聘请了安庆市规划设计二院对XX镇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20XX年通过了专家评审。新修编的集镇总体规划,一是突出了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特点,将给、排水,道路、供电、通信、环保等进行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重点对镇区1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进行了编制规划,人口0。52万人;同时还规划了远期2平方公里的布局方向,人口将达到

7、1万人。三是突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XX镇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也是一个老集镇,老街面貌比较破旧,为改变镇容镇貌,改变镇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指定了以老区改造为主老街空间布局改造规划;老镇区向东延伸3公里的小区建设规划,以及以扩大为目的 “XX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北区规划,目前,这3个规划都已经在实施当中,现已有了明显的成效。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集镇功能。镇党委、政府众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集镇环境,完善配套功能。道路建设方面:投资 万元完成了府前路沥青路面 平方米;投资100万元拉通了移民路,新建沥青路面3000平方米;投资256万元沟通了菖撞路,新建

8、沥青路面 平方米;教育卫生方面:投、引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多方筹集资金20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幼儿园的迁址建设;投资90万元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中心医院住院楼;环境整治方面:投入了30万元新建了集镇北面垃圾填埋场;投入12万元对街道进行了整治,清除路障、垃圾、杂草、垃圾集中池;投入了20万元新建了府前路的排污管网建设。为了适应集镇发展需要,争取国债资金筹建自来水厂。3、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提高集镇品位。为强化镇区管理,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镇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1)突出组织领导抓创建。在文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指

9、挥长,镇长为组长的村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村镇建设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站、广播站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职责分工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2)突出一个标尺抓创建。既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做到规划一处,建设一处,管理一处。(3)突出创建机制抓创建。对创建机制进行改革,对镇区的卫生区域实行细化分工,将集镇区划为多个小区,交由菖蒲社区进行管理,将小区的清扫、保洁、收集垃圾和管理落实到人,做到全天候保洁。(4)突出手段抓文明创建。对户外广告、标牌、招牌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损坏严重、用字不规范、有不良文化现象的广告,进

10、行拆除和刷新制作;对车辆的乱停乱放进行整治,使之做到定点停放,有序经营。4、以发展工业化推动集镇化,打牢集镇建设的基础。 工业是集镇发展建设的产业支撑。工业化不仅可以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也是加速城镇建设的助推器,为镇区人口的集聚,扩大集镇规模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实际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服装加工业,以推动集镇的扩张。目前,镇区商业网点达200多家,道路硬化铺设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镇区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上升到了6000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0%,由于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改善了人居环境,集镇的吸引力、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使越来越多的

11、投资者和经营户来我镇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镇商贸更加活跃、市场更繁荣、人气更旺盛。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编制近期规划,控制详规,严格设计各项目专业规划,办理“一书一证”,严格规划程序。2、提高全镇干群规划意识,特别是领导规划意识是集镇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城镇建设方在主要领导起带头作用,成立组织,严格把关。3、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镇,生态集镇是增加集镇辐射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4、狠抓项目管理,依法查处违章项目建设是落实集镇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篇三:镇集镇建设工作总结XXX镇集镇建设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西南角,总面积1平方公里。东与XX相连,西与XX相通

12、,北与XX接壤, 南与XX毗邻。距XX市区100公里,距XX县城81公里, 距最近的铁路运输站点XXX公里,地处X东大门,XX公路横贯东西,镇政府至XXX村、XX村公路(直通XXX镇)在集镇分支,道路呈“十”字形向外幅射,具有较为优越的交通、边贸、生态资源优势。全镇辖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7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社会总产值实现XXXXXXXX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XX万元,工业总产值XX万元。二、集镇建设工作。近年来,X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集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一手抓集镇软件建设,即集镇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一手抓硬件建设,即集镇基础设

13、施配套完善,集镇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集镇建设品位逐步提高。 一是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地震后新建“XXX”安置点,安置XX户,XX人; 20XX年“”洪灾后在地震安置点对面新建洪灾安置点,安置XX户,XX人; 20XX年我镇积极响应移民搬迁号召,新建XX安置点,安置贫困户40户,196人;目前集镇人口增加2100余人,是地震前600人的倍。今年完成安置任务90户402人,并建立完善了搬迁对象申请申报、审批公示等制度,上报了搬迁户个人信息整套资料,保证了此项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顺利开展。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XX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把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重中之

14、重,先后自筹和争取投资共320余万元进行了建设:在XX安置点建景观桥一座,河堤护栏500米,联系县电力局在集镇增设100KVA变压器1台,铺设文化站广场彩砖400余,新建占地500篮球场及健身场地,占地560的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完成XXX大桥加固维修和桥面铺设工程,粮站综合大楼维修加固和装修工程即将竣工,中心小学新建338的师生餐饮楼已全面竣工,待验收后,计划在国庆节后投入使用,在集镇新建垃圾房5处,安放垃圾桶20个,在距集镇两公里以外的XXX建设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一处,集镇的综合配套建设逐步改善。三是集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和,对集镇环境进一步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建立

15、健全了环境卫生制度,与全体住户签订了文明卫生公约,聘用环卫工两名,落实责任领导,联系公安工商部门配合,抽调机关干部和街道有威望的群众共30人,对集镇公路占道经营和新建农贸市场秩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从而规范了集镇管理秩序,集镇文明化程度大为提升。三、问题及建议。虽然我们在集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很多不足和难以克服的困难、问题:一是政府财力有限,集镇发展建设的资金缺乏;二是地理位置所限,集镇建设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XXX安置点少数农户房屋粉饰还不到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尽完善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维,奋发努力,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和资金投入,向兄弟镇学习,更大程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20XX年9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