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99606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士顿儿童博物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直疑惑美国儿童他们做完少得可怜的作业后的去往。今天,小至终于逮得机会,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波士顿劈疑解惑!波士顿乃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的聚宝地!可想其教育水平在美国的地位。冬季的波士顿寒气袭人,但是清早湛蓝的天空和耳鼻间流动的空气一样干净新鲜。和想象中高楼林立的大都会景致迥异,波士顿更像一个温情的妇人。这个自称是“有最纯正美国腔”的城市,即使在建筑钢筋水泥的楼栋时,也不得不放低傲慢的身姿,配合着有百年历史的红砖房、泥墙屋和银杏树。 一番安顿后,小至就慕名前往被当地人称作“有事没事孩子都爱携家带口去”的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它不是儿童游乐园或是儿童职业体验馆

2、,而是一个正经的博物馆!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孩搭配一个严肃的博物馆,会有什么化学反应呢?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小至一起亲赴现场、一探虚实吧。 儿童博物馆毗邻码头,按中国人的风水观,临水建馆,是有灵得鸣。馆外宽阔的人行大道和道旁的桌椅,使人不由地放慢疾步、观赏海景。走进博物馆,最先入眼的是一个贯通一至三楼、被网子围笼的大型圆柱体,里面错落有致地悬置着软木材料的道具,造型各式各样。它有点像中国的淘气堡,不同的是,这里的“攀爬”更加亲近自然。孩子从一个软木爬到另一个软木,从一楼直至三楼从网中看外面的世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使得早非幼童的小至也幻想着体验一番孩童的天地。最奇妙的是,因为有如此曼妙的设计,置身

3、其间伸展拳脚的小朋友与这个渔网软木一起构成了博物馆最显眼的装饰。博物馆一楼是与家庭日常生活相关的展区,它有迷你篮球场、单车房,也有测量每天卡路里摄入和消耗的平衡装置等。但最引得小至好奇的,是他们饮水池旁那一个个告示牌。其中一个告示牌上有这样的提醒:小朋友在打篮球、骑单车运动后,喝水比喝饮料更健康!这不是生硬的命令,而更像是一个同龄人不经意地提醒:嗨!朋友,你今天喝水了吗? 上到二层,小至进入到了一个模拟丛林的体验馆!这里的孩子们正拿着博物馆提供的瓢盆、放大镜、挖沙铲等工具观察和感受丛林里的河流和泥沙呢!哈!又有文字,天生对文字过敏的小至又被墙上的告示牌所吸引。这里的告示牌提醒孩子们,观察大自然

4、,需要调动我们身上所有的官能:用眼睛观察一棵树的生长,把耳朵准备好收听一丛水的声音。噢,别忘了用手去体会触摸沙子的感觉。这像博物馆借助告示牌同孩子的耳语,它在以一种不加干涉的方式指引着孩子们独立发现自然的奥秒。更让人佩服的是,在给小朋友的指示外,这些温馨的小提示也同样在传达它们对家长的期待。看看这个告示牌:它的翻译是:鼓励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观察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看见的东西,并且向他们提问。即使你不知道答案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不如我们一起来寻找吧!告示牌指导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学习,思考他们的所见所得。因此,在这个场馆中小至不时

5、地听到父母与孩子的轻声交流。在考察过程中,小至一直在想这些制作精美又不乏教育巧思的告示牌,是不是也启示着我们在做儿童职业体验时,应该有更高远的见识和更细致的服务呢?实际上,无论是儿童博物馆还是儿童职业体验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处理家长参与儿童体验的角色问题。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置身其中,又不影响孩子的独立作业呢?是到公共休息室上网聊天,还是被邀请进馆参加亲子体验?而在后一种亲子体验的设置上,儿童职业体验有没有提供一个能让孩子家长也倍感成长的服务?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小至的一句话,博物馆不仅是孩子学习娱乐的天地,也同样承担着培养家长的职责。博物馆三楼“祖母的世界”是一个波士顿

6、城市地理和历史的缩小版。在“祖母的世界”里,有被玻璃橱窗保护好的精致小房子,它们从祖母的童年时代,经过爸爸妈妈的童年,一直到我们生活的当下。也有敞开来供孩子自由取放、穿戴的奶奶和妈妈时代的服装、发饰和玩具。小至在想,如果是一家人来参观,该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这些房子、玩具和服装会不会勾起爷爷奶奶的回忆呢,他们也许触景生情,和自己的小孩以及小孩的小孩聊起自己当代的光荣伟绩。小至以为这是一堂再好不过的家族历史课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了解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父母怎样长大,自己生活的城市如何发展更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了。而这样的方式,是否也能借鉴到儿童体验的文化传承馆之中:从小处着眼,把文化传承这样一个抽象的概

7、念落到一个鲜活的人,一个小家庭,一个大社区身上当孩子们得知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真实生动的角色时,他们会不会更愿意去亲近和了解这个过程呢? 在展馆的另外一个展厅,放置着一些椅子、鞋子等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用具。但是如果把它们按照大小排列,会不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呢?小至马上找近旁的告示牌寻求答案,它告诉我们“小和大,长和短”不止是课本上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认知,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告示牌给小朋友和陪伴的家长设计了有意思的任务:让他们把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凳子和鞋子全都坐一遍、穿一穿,然后看看自己现在最适合哪一个。当小至看到此,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盼望着长大,穿上妈

8、妈的高跟鞋。但是与其偷偷摸摸地在家里试穿,不如来到博物馆光明正大地体验!当真正把脚伸进大几码的鞋子,发现不怎么好走路的时候,小至还是会重新穿上适合自己的鞋子,因为小至想每个人都应该喜欢和接受当下的自己。 从一楼至三楼,不自觉暮色降临,博物馆内外霓澜灯起。小至也结束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一天的考察。在离开前,小至发现了一个莫大的惊喜!在博物馆的玻璃窗面上,有一幅挂着“福瑞吉祥”的书法!是的,要吉祥,要快乐小至默默念叨着,同时奇怪怎么早上进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它呢?小至认为这趟美国之旅不虚此行!在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里,大家对祖国文化的认识都有自己的见解,很难归集一统。但是为什么大家依然有一个年久不衰的“美国梦”呢?是不是他们的美国梦,美国文化的传承,美国的教育都是从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悉心培护下开始生长壮大?美国孩子对自己文化的自豪与忠诚是不是源自对自己父母祖辈的体认,对自己成长轨迹的忠实呢?当孩子们都有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独特个人体验时,还怕他们不能够创造出充满遐想的未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