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8271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院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一:思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20XX年2月16日,我xx法院院思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认真学习了林源院长的动员报告和动员会上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林红军院长关于反腐倡廉的9次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次省委组织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矛盾逐渐浮现,作为法院的法官,当然的要受到各种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响。执行,给了好处乱执行;有的执行方法不当、措施不力、工作主动性不强;有的随意中止案件、发放债权凭证,致使一些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群众意见很大。四是对法官监督不力问题突出。有的法院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对少

2、数法官存在违法违纪、失职渎职问题处理不严、失之 于宽;有的法院对合议庭、独任审判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致使法官自由裁量权被滥用,法官违法审判和违法执行的问题呈上升蔓延趋势。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案件监督、干部协管力度不够。五是法院内部管理不严问题突出。有的法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然有制度但没有很好的落实,流于形式;有的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有责不履、失责不问;有些领导干部好人主义严重,不敢大胆管理,不敢严格要求,对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熟视无睹或矛盾上交;有的法院纪律松弛、管理混乱,请吃送礼成风。六是乱收费问题突出。一些法院受驱动的影响,仍然下达创收指标;乱收、多收诉讼费、执行费;有的巧立名目乱

3、收实际执行费和办案支出费,当事人反映强烈。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官队伍的形象,影响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有法院人员少、任务 重、经费困难等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自身原因。一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没有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三是缺少严明的纪律作风。四是缺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篇二:思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法院版思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XX年2月16日,我xx法院院思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认真学习了林源院长的动员报告和动员会上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林红军院长关于反腐倡廉的9次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次省委组织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重

4、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矛盾逐渐浮现,作为法院的法官,当然的要受到各种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响。在我们法院系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审判不公问题突出。有的法官素质不高、裁判不公、偏袒一方当事人,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的以权谋私,甚至徇私枉法,贪赃卖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立案难、申诉难、纠正错案难问题突出。有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就案办案、孤立办案问题严重,有的案件释明、判后答疑不够,案结事不了;有的衙门作风突出,工作作风拖拉,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上访求助群众冷横硬推;有的诉讼引导、首问负责制等司法便 民措施不落实;有的立案手续烦琐、申诉审查和

5、案件再审时间过长;有的责任意识不强,故意拖案不办,使得当事人有理也要找关系,引起群众不满。三是执行难问题突出。有的法院和法官执行乱、乱执行,不给好处不执行,给了好处乱执行;有的执行方法不当、措施不力、工作主动性不强;有的随意中止案件、发放债权凭证,致使一些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群众意见很大。 四是对法官监督不力问题突出。有的法院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对少数法官存在违法违纪、失职渎职问题处理不严、失之 于宽;有的法院对合议庭、独任审判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致使法官自由裁量权被滥用,法官违法审判和违法执行的问题呈上升蔓延趋势。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案件监督、干部协管力度不够。五是法院内部管理不严问题突出

6、。有的法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然有制度但没有很好的落实,流于形式;有的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有责不履、失责不问;有些领导干部好人主义严重,不敢大胆管理,不敢严格要求,对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熟视无睹或矛盾上交;有的法院纪律松弛、管理混乱,请吃送礼成风。六是乱收费问题突出。一些法院受驱动的影响,仍然下达创收指标;乱收、多收诉讼费、执行费;有的巧立名目乱收实际执行费和办案支出费,当事人反映强烈。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官队伍的形象,影响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有法院人员少、任务 重、经费困难等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自身原因。一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没

7、有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三是缺少严明的纪律作风。四是缺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省委决定在法院系统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我认为是很必要的,这次活动的开展是当前我院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树立法院形象,树立司法权威的一次难得机遇。作为思想作风整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决心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次整顿活动中,尽快把思想统一篇三:20XX法院人员学习新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对法院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工作的最根本的目标。要想公正司法,先要自身过硬,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建立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长效常态机制,

8、巩固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成果,引导和规范党员干部自身行为,指导法院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每一名法院工作人员都必须深入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将条例和准则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一、几点体会守纪律。纪律规则是社会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社会成员交往的共同行为准则。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领导班子,成员不遵守纪律,势必导致组织软弱涣散,丧失战斗力。法院中党组织,党的纪律就是法院的根本政治纪律,司法工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党员干部不遵守纪律,就是从源头上破坏司法正义,就会造成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崩溃,法院党员干部必须守住底线,严格遵循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讲规矩。很多党员

9、干部违法违纪,都是从不讲规矩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讲规矩的重要性,共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守政治规矩,不搞山头主义,不搞团团伙伙,不任人唯亲。法院干警讲规矩,就是要让法院工作时刻与党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司法人员不能妄议中央,破坏团结,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讲规矩,就是在司法的大是大非上始终与党中央站在一起,积极主动用司法行动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政策和方针。只有讲规矩,讲党性,严格遵循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才能真正做好司法工作。知敬畏。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就是打在藐视责任的党员干部身上的板子,要想不挨板子,就要敬畏责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处分条例。法院加大法官的办案责任,推行责任终身制,

10、形成责任倒逼机制,让办案法官认清肩上的责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心里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才会去认真倾听群众的疾苦声,才能在每一桩,每一件官司中不偏不倚,居中公正裁判。必须坚守责任,服务群众。法律是高尚的,要用司法服务人民,在守住底线同时还要坚持高线,时刻牢记党的廉洁自律准则,指导自身言行。存戒惧。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但一定程度上也有一股不正之风在党内刮起,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我党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艰苦奋

11、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着发财,发财就不要想当干部。法院干警内心一定要有一道底线,有一道红线,有一道防线,严格遵循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要有戒、有惧,始终把手中掌握的审判执行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寻租的资本。二、贯彻执行新的准则和条例的建议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如何更好的贯彻执行新的准则和条例,使之成为新时期下全面从严治党地有力武器,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把握内涵要求,做学习的表率。要快速反应、紧紧跟上,勤学实学深学,把学习准则、条例的过程,变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的过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振精神状态、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工作

12、质效的过程。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做宣传的表率。准则、条例是纪检监察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依据和制度利器,要认真抓好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要人人担当、个个参与、时时宣讲,要多途径宣传、全覆盖宣传。三是自觉接受约束,做遵守的表率。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把准则、条例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时刻维护法院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四是全面精准履职,做执行的表率。要按照准则、条例要求,进一步深化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落实监督责任。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定位,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跟着纪律走,跟着规矩走,跟着监督走,要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以准则、条例标准约束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