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小学的区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932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和小学的区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和小学的区别,初中,是学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转变和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它将完成一个学生质的飞跃,这是一道难越的坎。从小学升入初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未能根据初中生活的新特点进行调整,结果上初中后手足无措,出现种种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初中与小学相比:科目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作业量大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基础上记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

2、授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有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随着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从小学的依靠老师逐步朝着独立方向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不死记结论、公式,要重点掌握其推导过程;不满足于会解题,要穷究为什么这样解;不孤立地学知识,要将各知识点揉成一个整块;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升入中学后的诸多不适应: (1)课程多了(7门考试科目)、接触的老师多了-应接不暇不适应 (2)作业多了、自己支配时间少了拖拉的性格使得完成作业后没事可做。 (3)以前是小学校班级干部,现在是普通一员;以前是班上尖子,现在显露不出地位改变不适应 (4)课上老师讲课密度大、节奏

3、快、难度加深、重复遍数减少讲课方式改变不适应 (5)平时测验题量大、时间少、不划范围、很少提前通知考试形式改变不适应。,重视班级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对孩子的影响,初一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良好习惯,然而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在这个班级里,量化考核制度就是一种督促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方法。改项制度与学生三年在学校的综合评价制度直接挂钩。它做到细致、明了地要求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小组长总结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指出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家长并由此得知小孩在校情况,而在孩子之间,无形之中会有一种想表现优秀的鞭策。只要孩子重视了,也会形成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4、,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也对建立一个和谐共进的班级起到很好的效果。,缺点: A、个别同学生活学习行为方面习惯比较差 生活习惯上:有的小孩很爱吃零食,并且不懂得清理自己的抽屉。行为习惯上:有个别同学穿着方面不注意得体,平时习惯说一些不好的口头禅;学习习惯上:没有学会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去做什么事,往往是被动地去做事情,比如,作业没及时交,交的质量也不合格。科代表反映的作业收发情况很乱。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我们不停地提醒,灌输自觉做事情的思想。 B、整个班级缺乏一中斗志,只是每天在忙于完成作业中平淡度过。,以后的教育,您要做到: 1、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 2、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 3、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去对待人与事 4、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5、不娇惯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理解老师的工作,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在教育您孩子的过程中,您务必要理解我们,舍得你的孩子让我打,信得您的孩子让我教,只要我们真心以对,真诚合作,多交流,多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出好的学生!,谢谢各位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