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3165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1章节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五版,作者:高鸿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讲授:刘旺霞 QQ:395925037 Mobile:13971545970,主要参考书籍:,1、萨缪尔森著,萧琛译: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经济学(第19版),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经济学第1版,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1948年) 其中,微观经济学第19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是Macroeconomics第19版(2010年版权)的翻译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993年出第一版。 3、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

2、原理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2009年。第六版,2012年。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重点内容: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1. 从感性上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外延。 2. 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对西方主流经济学

3、的思想演变经历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3. 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两大基本任务。 4. 把握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5能从感性上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树立学好用好西方经济学的信心。,本章知识结构图:,在介绍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之前,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经济学。下面给出简要解释。 经济学是关于稀缺的学科,是关于选择的学科,是研究节约的学科。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了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学科,即家庭、厂商、政府和对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

4、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政府和对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案例1 人生离不开选择,人生离不开选择,我们除了对商品的选择外,还有对收入和闲暇的选择,对消费和储蓄的选择以及对公平与效率等多方面的选择。 比如对收入和闲暇的选择。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即每个人每天24小时。增加收入是以增加工作、牺牲休息和闲暇为代价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安排工作和休息就需要有一个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如果为了增加收入不顾休息因而使体力过分的透支,用牺牲健康增加收入,而再用金钱购买健康是不值的,健康比金钱更宝贵;当然如果你过分的闲暇甚至是懒惰你也会失去工作的

5、快乐,因为工作不仅给你增加收入而且还会带来快乐,我们常常看到有人下岗后的苦闷主要是失去工作。,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决定如何配置她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小时,她都要放弃不用于学习而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我们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比如购买食物、衣物或度假;或者为教育储蓄;或者投资。,又如,社会面临“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面临“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

6、权衡。此外,社会还面临“效率与公平”这一重要的权衡取舍或选择。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人生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或者权衡取舍,选择是人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选择或作出最好的选择与决策又是一门学问。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并如何进行理性选择的学科。 资料来源:梁小民经济学原理教材案例,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一般应含有下列三种: 第一,企事业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这类主题着重使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和其他的方法来研究经营企事业的有效手段和总结企事业的营运经验。,第一章 引论

7、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比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上述三种类别不但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还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不过是一种粗略的区别方式。按照这种划分的顺序,纯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而经济理论即有关意识形态的成分则越

8、来越多。本书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偏重于第三个方面也就是经济学理论部分,这个方面的内容仍然相当广泛。,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资产阶段经济学自产生至今,共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 产生、发展于1517世纪的西欧大陆。 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托马斯孟,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主要观点: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开展对外贸易。由于其研究只限于流通领域,不能称其为西方经济学,仅构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前史。,第一章 引论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二、古典经济学 产生、发展于16-18世纪的英国与法

9、国。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布阿吉尔贝尔。 代表著作:赋税论(1662)和国富论( 1776) 斯密的国富论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尤其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发展于18-19世纪, 代表人物: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等,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人口原理(1798)等。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论断,提出了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指出不是实际耗费的个

10、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一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来源之一。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斯密的国际分工论的发展与修正,对发展外贸有重大影响。,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三、庸俗经济学及庸俗后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其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完全走上了庸俗的道路。 庸俗经济学的产生是对

1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叛和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反对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辩护。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居于次要地位,并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尔萨斯和萨伊),边际效用学派:在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以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为代表的重大变动。那时,杰文斯在英国、门格尔在奥地利、瓦尔拉斯在瑞士,顺次建立了英国学派、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尽管这三个派别的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且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来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 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

12、值论。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 http:/ 1890年,马歇尔把杰文斯(英国)、门格尔(奥地利)、瓦尔拉斯(瑞士)的边际效用论和当时的一些其他说法进行综合,如供求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和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折衷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理论体系。 其中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其主要著作是经济学原理(1890)。 其价值理论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13、况下,由商品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主张用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价值,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分配理论是“四位一体”公式,即认为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息和组织得到利润,把国民收入看成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物,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运用连续性原理、均衡概念、边际增量范畴及主观心理动机来分析经济状态及价值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庸俗后经济学)代表人物 马歇尔,四、20世纪30年代,传统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三次重大修改与补充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代表人物是张伯伦和罗宾逊(1933) 第二次修

14、改和补充出现于1936年。针对西方世界1929年后的大萧条,为了给西方国家干预经济寻找理论根据,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通论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在方法上开创了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其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维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的宣扬,而且为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次修改与补充。价值与资本 (希克斯于1939年出版)一书代表着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修改与补充。该书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15、:价值与一般均衡论。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序数论对资产阶级有利。该书的出版也对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起到了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发展于20世纪中叶,即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二战后一年居于正统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有所削弱,70年代后滞胀使其深受打击。主要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等,其主要著作有经济学等。 新古典综合学派把包括第一次和第三次和补充的传统西方经济学当做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构成第二次修改与补充内容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 该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同时,该学派把现代资本主义说成是“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个部分所组成。,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凯恩斯、希克斯、萨缪尔森等),斯蒂格利茨、曼昆和泰勒等新凯斯主义者,五、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所经历的变化 首先,该学派失业和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的结论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胀即失业与通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