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93156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综合练习卷一、单选题1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B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C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2西汉中期以后,董仲舒等人提倡将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为裁判的依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这种做法A否定了先秦以来依法治国的理念B保证了司法的公平公正C使法律丧失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D维

2、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3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格物致知的方法论B唯心主义的世界观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4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是: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是“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这位作家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贝克特5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

3、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A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B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C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D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6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7明代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追求浪

4、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C动摇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D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8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说明康德A反对人们拥有自由B认为人在道德上要自律C认为道德不受限制D承认人在各个方面的自由9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A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B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C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D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10王阳明在回答弟子问

5、题时曾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此话喻指A心即理也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D致良知1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是多么高贵!”这些对人性的赞美之词,出现在A智者运动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2下表反映的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时期特色第一期(17921800年)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第二期(18011814年)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第三期(18151827年)该时期作品都有绝对自主的形式A对古典乐派技巧加以继承B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

6、C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D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13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获救,人如何摆脱控制着他的焦虑、恐惧、虚无和绝望。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人,上帝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拯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A圣经至上B简化宗教仪式C因信称义D王权高于神权141936年,卓别林自导自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映之后,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体反击。这主要是因为该电影A通过行为语言揭露经济危机B借助艺术手法否定工业革命C假借影视艺术阻碍经济新政D利用现代科技解读社会问题15董仲舒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

7、。这种思想对政治制度建设所起的作用是A提出了君权神授主张B强化了君主专制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体现了天人合一16“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理性。”与材料相同流派的作品是A巴尔扎克人间喜剧B高尔基母亲C海明威老人与海D雪莱西风颂17德尔菲神谕说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马克思说他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以下属于苏格拉底观点的是A“美德即知识”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C“人生而平等”D“人是万物的尺度”18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

8、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A追求神韵B尚意C重视法度D重情19先秦思想家慎到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慎到的主张A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B体现了扬儒抑法的特点C反映诸子思想的融合趋向D动摇了宗法制度的基础20“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出自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神曲。该名著的作者是A但丁B莎士比亚C达芬奇D贝多芬21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是希腊最著名的神圣之地。据说,神殿的石墙曾刻有

9、两句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和一个神秘的大写字母“E”。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国王克罗伊索斯与波斯王居鲁士进行战争时,派使者去德尔菲神殿请求神谕。这一次,克罗伊索斯讨来的神谕说,有一个帝国将会陷落。克罗伊索斯于是断定波斯帝国将会灭亡,便集结部队准备进攻。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吕底亚大败,亡国之君克洛伊索斯至此才明白德尔菲神谕的真正含义:准备出兵攻打别人的人,自己却遭到了毁灭。真是没有认识自己啊!对此解读正确的有吕底亚与波斯的战争推动希腊文明进入“古典时代”希腊城邦共同遵守和信仰德尔菲城阿波罗神殿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凡事勿过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种明智

10、的态度和方法ABCD22明朝末年,作恶多端的魏忠贤遭贬自缢后,人心大快,世间分传,演绎魏忠贤的小说一时成为热门。这主要说明了A评论宦言专权是明末小说的题材之一B市民阶层对通俗小说有更深认识C魏忠贤的倒台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D明末印制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3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这反映出,孙子兵法A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B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C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D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24发表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的著名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25“如果一个

11、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这里的“苹果树”实际上代指伽利略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最早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制作了第一台望远镜D否定绝对时空观26东汉崔瑗曾经说:“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材料体现的书法是A楷书B草书C行书D隶书27“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儒家学说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A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

12、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28近代有学者指出“孝”与“忠”有连带关系,在家以事亲为孝,在朝以事君为忠,“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迫亦散。儒教不革命,中国即无新思想、新学术、新国民。”此观点意在A明确“孝”“忠”的逻辑关系B倡导运用暴力革命进行变革C抨击君主专制,推翻清王朝D阐明改造中国伦理的必要性29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

13、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A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 B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30诗经有一类诗歌被人们称为“讽喻诗”,主要集中在大雅和小雅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表明诗经A借古讽今B客观真实C辞藻华丽D关注现实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论立法权一文中梁启超把欧美政法体制优越的源流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泰西政治之优于中国者不一端,而求其本原,则立法部早发达,实为最著要矣。泰西自上古希腊,即有所谓长者议会,由君主召集

14、贵族,制定法律,颁之于民;又有所谓国民议会,凡君主贵族所定法律,必报告于此会,使民各出其意以可否之,然后施行。”摘编自陈德正梁启超对希腊罗马史的引介和传播材料二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摘编自古代罗马史材料三马克思在回答当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的问题时,特别强调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

15、他人劳动的权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摘编自马小林关于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理论(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论立法权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指出罗马法的实质,怎样理解“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张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宋代儒学而言,它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内外两个层面:就外而言,是要排斥佛道二教,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承接先秦儒家的传统,站在理论的高度论证儒家仁义礼乐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起一个新的儒家哲学形态,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人们的精神归宿,进而能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