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812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测量课件第一讲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绪 论,摄影测量学,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要内容,一、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二、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定义 分类 平台 特点 任务,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遥感影像,地形图,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定义,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定义: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

2、y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摄影测量学:定义,各种类型传感器,被摄物体影 像,通过量测和解译过程,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DEM,DLG,DRG,DOM,P31 摄影经纬仪,RC30 框幅式航摄仪,ADS40 数字航摄仪,摄影测量学:定义,各种类型传感器,被摄物体影 像,通过量测和解译过程,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DEM,DLG,DRG,DOM,P31摄影经纬仪近景影像,航空光学影像,ADS40数字航空影像,摄影测量学:定义,各种类型传感器,被摄物体影 像,通过量测和解译过程,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DEM,DLG,DRG,DOM,

3、正射影像图,三峡正射影象图:三条航带 、175张航空影像,三峡景观图:三条航带 、175张航空影像,三维景观图,摄影测量:分类,航天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 地面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 显微摄影测量,地 形摄影测量 非地形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平台,摄影测量:特点,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 由二维影象重建三维目标 面采集数据方式 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摄影测量:任务之一,地形测量领域,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建立各种数据库,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摄影测量:任务之二,非地形测

4、量领域 生物医学 公安侦破 古文物、古建筑 建筑物变形监测,模拟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1.2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为摄影测量提供了基本手段 1851年,法国陆军上校劳赛达提出交会摄影测量并测绘了万森城堡图,标志着摄影测量的开始 1858年,法国摄影师纳达尔乘坐气球在巴黎郊外80m上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航空影像 1860年,美国人布莱克利用湿板拍摄了波士顿的航空像片 1885年,法国人乘坐气球从2000英尺高空拍摄了巴黎的航空像片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使航空摄影和航空摄影测量成为可能 1906年,美国人劳伦仕用17只风筝吊着巨型相机拍

5、摄了旧金山大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台航摄仪的问世、立体坐标量测仪和1318立体测图仪的使用,真正开始了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的起源,模拟摄影测量阶段 (1851-1970)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 (1950-1980)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970-现在),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单片测图 分工法测图 综合法测图,光学纠正仪,SEG-1,HJ-24,Wild A10 模拟立体测图仪,解析摄影测量,1954年,第一台

6、电子计算机问世 1957年,海拉瓦博士提出解析测图仪的思想,标志着解析摄影测量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解析摄影测量发展的鼎盛时期,解析摄影测量,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解析空三 解析测图仪 数控正射仪,德国Zeiss厂C-100型解析测图仪,瑞士Kern厂DSR-1型解析测图仪,瑞士WILD厂OR-1型数控正射投影仪,德国Zeiss厂Z-2型数控正射投影仪,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功能增强,成本降低,并为编制大型软件提供平

7、台 20世纪7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原型研究阶段 20世纪90年代:真正推出可用于生产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计算机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影像匹配 模式识别 DPW,VirtuoZo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讲授内容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要求,1.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摄影测量作业流程,摄影测量:基本关系式,表达像点与地面点之间关系,共

8、线条件,单像摄影测量:理论基础,共线方程,共线条件,立体摄影测量:目的,参考书 1、李德仁 等编,基础摄影测量学,测绘出版社 2、李德仁,郑肇葆 编著,解析摄影测量学,测绘出版社 3、钱曾波 编,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测绘出版社 4、袁修孝 著,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原理及应用,测绘出版社 5、李德仁,袁修孝 著,误差处理与可靠性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摄影测量:参考资料,教材 张剑清,潘励,王树根 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后续课程 1、数字摄影测量 2、近景摄影测量 3、遥感原理与方法,摄影测量:与其他课程关系,先修课程 1、测量平差原理 2、测量学 3、高等数学 4、线性代数 5、航空和航天摄影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