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092324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人员安全 基本 知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知识培训,人员安全部分,大纲,安全的定义 关于安全的分类 用电安全 消防安全 设备操作与维修安全,安全的定义,1、安全的基本定义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 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 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 3、安全的通俗理解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

2、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4、安全的高度理解 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 5、安全的前沿 生态安全、核安全,关于安全的分类,前释:为了评价企业安全状况,研究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有关规律,在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事故作科学的分类。 一、按伤害程度分类(对伤害个体) 1、重大人身险肇事故。指险些造成重伤、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故。下列情况下包括在内:.非生产区域、非生产性质的险肇事故;.虽发生了生产或设备事故,但不致于引起人身伤亡的事故;.一般违章行为。 2、轻伤。职工受伤后歇工满一个工作日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

3、度的伤害。 3、重伤。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列为重伤:.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可能为残废者;.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手术才能挽救的;.人体部位严重烧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烧伤部位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严重骨折、严重脑震荡;.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手部伤害。大姆指轧断一节的;其他四指中任何一节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各轧断一节的;局部肌肉受伤甚剧、引起功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屈的残废可能;.脚部伤害,脚趾轧断三节以上;局部肌肉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残废可能的;.内脏伤害。指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不在上述范围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参照上述各点,由企业提出初步意见,

4、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查确定。,关于安全的分类,4、死亡。第六届国际劳工统计会议规定,造成死亡或永久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每起事故相当于损失7500 工作日,这是假定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死或残后丧失了25年劳动时间,每年劳动300天,则损失的工作日数为 300257500(工作日)。 二、按致伤原因分类 国家标准GB644186按职工受伤的原因,将事故分为20类:我们公司可能出现的有14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破裂、崩块、碰伤,但不包括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包括铰、压、撞、挤、颠覆等);3、机器工具伤害(包括铰、碾、戳);4、起重伤害;(5

5、)触电(包括雷击);6、淹溺;7、灼烫;8、火灾;9、刺割(指机器伤害处的刺割,如钉子扎脚、尖刃物划破等);10、高处坠落(包括由高处落地和由入地坑;11、受压容器爆炸;12、其它爆炸(包括化学物质爆炸、炉膛钢水爆炸等);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扭伤、跌伤、冻伤等。),关于安全的分类,三、按一次事故的伤亡严重度分类 为便于管理,国家伤亡事故报告规程GB644186作出如下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负伤人员中只有重伤而无死亡的事故; 3、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4、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四、按管理因素分类 为

6、了从管理方面加强安全工作,我国有的行业还规定导致伤亡事故的原因,作如下分类: 1、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2、防护、保险、信号等装备缺乏或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4、光线不足或地点及通风情况不良;5、没有操作规程、制度或不健全;6、劳动组织不合理;7、对现场工作缺乏指导或指导有错误;8、设计有缺陷;9、不懂操作技术;10、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11、其它。 其中又分为物质原因(第1至第4条)、管理原因(第5至第9条)、人为原因(第10条),当一起事故涉及到多个原因时,必须从中找出一条最主要的原因。,用电安全,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

7、害。 2、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 正常功能。 3、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 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4、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5、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用电安全,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A.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

8、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 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2、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用电安全,B.接地和接零 接地 1、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

9、、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2、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3、保护接零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 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

10、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C.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用电安全,D.采用安全电压 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

11、6伏,24伏,12伏和6伏。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E.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用电安全,三、注意事项 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

12、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曲线锯、电磨器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

13、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用电安全,四、电器火灾的防止 1、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2、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3、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

14、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用电安全,五、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 1、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 2、雷电的防护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

15、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3、电磁危害的防护 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用电安全,六、电气作业管理措施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

16、度。,用电安全,七、触电急救 A、触电急救的原则 进行触急救,应坚持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原则。 B、触电急救的步骤 1、迅速脱离电源。如果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很近时,应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当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较远时,可用绝缘手套或木棒将电源切断。如导线塔在触电者的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木棍及其它绝缘物体将电源线挑开。 2、就地急救处理。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只有现场对安全没有威胁时,才能把触电者抬到安全地方进行抢救,但不能等把触电者长途送往医院进行再抢救。 3、准确地使用人工呼吸。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仅心慌,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还没有失去知觉,应让他安静休息。 4、坚持抢救。坚持就是触电者复生的希望,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下次安全培训着重学习心肺复苏法,消防安全,前言: 俗话说,水火无情。一根燃烧的火柴,一个没有熄灭的烟头,如果我们随处乱扔,那么将会后患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