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的概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134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籍制度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户籍制度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户籍制度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户籍制度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户籍制度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籍制度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籍制度的概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籍制度的概念篇一: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户籍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它有力保证了国家安全,保证了公共秩序,为国家利用城乡价格剪刀差,积累财富,迅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在政府宏观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流动的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别。一、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1、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

2、代的产物,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转移,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对人口的迁徙进行限制,人为的划分城市和农村两个人力资源市场,从而使得价格杠杆在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弱化,降低了经济的效率。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致使城市吸纳农民的能力不足,这些都源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成比例,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2、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要素,能够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以推动产业的升级,而现

3、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却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打破现有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3、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城里人和乡村人的身份等级色彩。这种限制不仅不是市场化改革的任何所谓制度创新,而只能是户籍制度和就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一种倒退。它直接恶化了外来劳动力所处的城市制度环境,迫使很大部分进城农民的就业由公开转入地下,成为打“黑工”。其所建立的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因而很难通过加强公共管理来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都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外来工的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这些情况在阻碍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然流动,人为的把

4、数量众多的农民圈在了农村,严重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4、对城乡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实际上是不公平的。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不同的户口有不同的待遇,很多的福利待遇往往只是针对城里人的,相对贫困的农民却被排除了在了福利保障之外。比较明显的有:城乡居民失业解决措施不平等,城乡居民税费负担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不平等。5、现行户籍制度已不能对我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20XX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瞒报、拒报、漏报现象严重,如陕西省应该登记的人数少了200万,湖南省则少了近千万。同时发现重庆市13万死亡人口户口未注销。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有籍无户,

5、农村“空壳”现象较为突出。流动人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普查工作的质量、速度和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实际的需求相差太远,我国的流动人口正以高速增长,而管得太死的户籍制度是以不变应万变,这自然会引起管理与普查工作的混乱。美国的流动人口情况比中国复杂得多,但普查期间人们非常积极地去登记,因为美国公民的各项义务、福利是与其户籍紧密相关的,你不去登记,你就不能享受所在地的费税优惠、住房待遇以及义务教育等公民权益。二、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由上所述,我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登记制度,它承担着一些其他的社会功能:区分了城乡户口的差别,对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

6、口流动进行限制,和不同的户口类别相对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正是户籍制度的这些附加功能使得户籍制度与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如果任由城市和农村自由竞争,而不对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作出相应调整,农村将会越来越落后,进而造成城乡差距的制度化和工农差别的固定化。这样,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很强的张力之中,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比较容易发生,贫富差距最终会发展到失控状态。另外,城乡的长期二元分置,使市民与农民在生活习性、观念意识方面形成差异,这些又将会加速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各种差距的产生。所以,户籍制原有的行政管理、安全治理的功能日益弱化,突出表现的是其负面效应和滞后性。它对居民身份所带

7、有得相当程度的歧视性不公平,正使得现行户籍制度的合法性不断受到挑战。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涨,户籍制度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三、户籍制度的改革方法户籍制度的附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确立了城乡户口的差别本身;二是对城乡不同的户口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因此我觉得户籍改革的目标最终是取消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当前应从缩小不同户口间的福利差距入手。首先要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层面,逐步给予城市外来人口公正的待遇和保障,同时,推进城市人口向农村地区流动发展,真正让理论上的城乡一体化成为现实。最终建立独立于户籍存在的人口福利,即公共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维护社会公平的二次分配。现阶

8、段,具体来看要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1、户籍和社会待遇逐步脱钩,不管是改变为农村户口还是改变为城市户口,背后的主要动机是福利制度。而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缩小城乡之间利益分配的差距,使户籍逐步与社会保障脱钩,恢复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管理功能,消除户籍所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现实是是城市的待遇高于的农村的待遇。要消除城乡的差别,不外乎两个方法:或者减弱城市的福利待遇,或者加强农村的福利待遇。第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在剜肉补疮,不可取。因此努力的目标应该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把农民纳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一方法已初见成效,农村福利制度正在逐步提高,特别

9、是农村医疗保障政策的颁布,现在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制度规定,凡是农村户口人员,每年缴纳30元医疗保障金,一旦出现重大疾病,可以享受百分之八十的医疗报销,这无疑是造福于民的优惠政策。2、适当放宽人口迁移政策,吸纳农村优秀人才进城,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利用这个中间群体带动农村发展。目前,很多地区正在实行条件准入制户籍政策,允许那些购买商品房、有固定职业与经济的外来居民落户,使得农转非有了新的途径,如重庆市近几年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与尝试。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村的发展需要依托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工业实现了现代化才可能反哺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0、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个中间群体所具有的能力、技篇二:户籍制度浅议现行户籍制度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朝鲜、贝宁三个国家实行限制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现行户籍制度有三大弊端:一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迁徙不自由;三是户籍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相挂钩,被人为付予了太多的“附加值”。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中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不利于形成中国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关门”抑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

11、户口,待遇不同。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流动人口,他们外出谋生求发展必须带齐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亦导致了相关政府部门与移民者或仲介间的行贿现象,为公权力寻租提供客观市场。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身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现行户籍制度已不能对中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20XX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瞒报、拒报及漏报现象严重。中国的流动人口正以高速率增长,而不灵活的户籍制度是以不变应万变,引起管理与普查工作的混乱。当然,户籍制度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通过公民身份

12、登记,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 2、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3、户籍管理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和重点,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取到了巨大作用。 4、身份证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户口簿,但户口簿除了身份证具有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关系甚至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其作用目前是无法替代的。 5、中国目前地区间贫富差距显著,加之中国人口庞大,如无有效途径控制人口流动,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对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政府实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让农业为工业“输血

13、”。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城市则出现了食品供给紧张。1958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而最重要的控制手段,就是严格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从此,户籍制度就像一堵无形的高墙,将人们泾渭分明地分割成了两种身份:农民和市民,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长期处于凝固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但身份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被贬为“黑户”,甚至“盲流”。从经济学角度看,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无疑是一

14、个很大的障碍。它的一个缺陷是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新世纪初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但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要素,能够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以推动产业的升级。而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却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另一缺陷是,大量来城市务工的农民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不得不将土地作为自己的最后保障,即使自己暂时不种,也不愿意放弃土地的承包权。这不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从而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一些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只要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补贴(无论是明补还是

15、暗补)、福利措施和制度安排(如社会保障措施)没有和户籍相剥离,户籍制度就会成为一些社会不公平的根源。这些政策的剥离也将成为户籍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核心。近年来,全国十多个省市探索实施了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进一步放宽夫妻投靠、老年人投靠子女及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简称“三投靠”)落户的条件限制,进一步放宽对投资、兴办实业和购房人员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等。这些户籍改革措施解决了一些现实的突出问题,在服务经济社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向深水区推进,一些地方开始感受到多种壁垒。率先推动“户改

16、”的城市虽然在户口形式上都统一为“居民户口”,但一到落实相关政策和附加的社会福利待遇时,差别常常就浮现出来。城乡户口差别背后隐含的社会不公仍旧不少,诸如社会地位、收入标准、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保、福利、高考、升职、培训等等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壁垒正制约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全面推进户籍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城乡户口性质统一问题,让户口回归本位。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不研究解决好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问题,不破除各种壁垒,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全面稳步推进。篇三: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今年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