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选区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49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选区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集选区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集选区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集选区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集选区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选区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选区制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选区制度篇一: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定期活动制度代表小组至少每季度集中活动1次,代表小组活动要根据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指导意见,制定年度小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前,僭表小组长要提前3天将活动的内容有关事项通知代表学习制度代表小组至少每两个月集中学习一次。除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还要结合视察,调研等活动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视察、调研制度一、代表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二至三次视察或调研活动;二、视察、调研活动要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理大事项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视察、调研活动方案,有视察或调研报告,有提出的议案或建议;三、代表小组代表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

2、证视察。调研,并将视察、调研情况向代表小组长汇报;联系选举单位和选民制度一、 代表小组及代表要经常保持与选举单位的联系,小组长适时组织代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热点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要求;二、 定期向本级人大常 委会、人大主席团和选举单位报告开展活动情况;、三、 代表要根据要求向选举单位或选区选民报告履行职责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请假制度全体代表都要积极参加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的,要提前向代表小组长请假,每位代表每年请假最多不得超过2次。活动记录制度代表小组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小组活动情况记录簿、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刻录簿等,由代表小组长或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填

3、写。乡镇人大代表职责一、 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二、按时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根据会议日程安排,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依法履行会议期间的各项职责。三、根据乡镇人大主席团和所在代表小组的安排,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学习、调查、视察、评议等各项活动。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主动地为民代言、敢于为人民利益说真话,实事求是地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五、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和法律,做好群众工作,协助本级政府和自己所在单位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依法推行工作。六、自觉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

4、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敢于与社会腐败现象、违法行为、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七、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关心群众,团结同志,坚持向选民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八、积极完成乡镇人大主席团、所在代表小组委托交办的各项任务,带头完成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在单位依法下达的各项任务,在生产、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起带头作用。乡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责1、 检查宪法、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本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的执行情况。2、检查督促本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本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并向代表通报。3、检查本乡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4、对本乡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

5、问题,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或提请主席团审议,特别重大的提请本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5、负责处理列入乡人民代表大会议程的代表议案,检查督促本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6、负责联系本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评议等工作,依法保障代表权利。7、主持本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补选。8、筹备、召集、主持本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大主席团会议制度1、主席团会议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举行会议。2、主席团会议讨论研究主席团工作职权范内的有关事项,贯彻落实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布置的工作。3、主席团会议由人大主席负责主

6、持。主席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可委托副主席主持。4、主席团会议必须有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方可举行,主席团决定问题以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5、主席团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本乡人民政府负责人列席,也可邀请本乡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代表和本行政区域内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6、主席团会议应做好会议记录,所决定的事项,应确定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落实工作,并将落实情况向下一次主席团会议报告。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制度1、主席团根据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确定每位成员负责联系代表小组或若干人大代表。2、主席团成员负责指导所联系代表小组的各项活动,为代表活动提供相关服务。3、主席团成员走访代表活动由主席团统

7、一安排,原则上每半年走访一次所联系的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必要时主席团可将代表反映的建议抄告有关单位办理。4、主席团成员负责指导和督促所联系的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维护代表形象。5、主席团成员必须做好所联系代表小组和代表的工作记录,向主席团作出书面报告。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制度1、人大代表5人以上提出的议案由大会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经大会表决通过后,作出决议交本乡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不列入大会议案的转为建议处理,由主席团交本乡人民政府办理。办理情况经主席团审议通过后,印发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2、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

8、见(包括议案转为的建议),主席团应在会后十五日内移交本乡人民政府办理,乡人民政府应在三个月内办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代表。规定时间内难以办理的必须向主席团报告,经主席团认可后,延期办理时限不得超过一个月。3、乡人民政府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应及时研究办理工作,明确办理目标和责任。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和沟通,面商率达100%,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提高办理质量。4、主席团应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在办理结束后收集代表对办理建议工作的反馈意见,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建议,责成本乡人民政府重新办理并答复代表。5、乡人民政府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书面提出的建议应视同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联

9、系选民制度1、代表应与选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反映民意。2、代表定期深入选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通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3、代表应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其实际问题及困难。4、代表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切实为选区办实事。5、代表应在届内向原选区述职一次,向选民代表汇报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和为选区办实事情况,选民代表对每个代表的履职情况作评估,并提出建议。6、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应做好工作记录,及时向主席团报告。开展争先创新活动制度1、主席团开展争先创新活动应坚持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督促,年终有考评。2、主席团应引导代表积极

10、参加争先创优活动,争当遵纪守法、发展经济、履行代表职责的表率,努力为选区办实事。3、主席团应督促各代表小组以提高代表素质和发挥代表作用为目的,经常性地开展代表活动,为代表行权履职提供服务。4、主席团应及时总结宣传代表小组及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5、主席团要在年终开展评选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并次年人代会上予以表彰。篇二:第三章选举制度第三章选举制度P13320XX-09-08 09:36:43|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第三章选举制度?P133第一节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P133一、选举制度的产生P133l 选举制度(概念与内容);历史追溯(雅典;古罗马);l 现代选举制度的形

11、成P134;等级会议(英国;法国);现代意义的选举制度P135;二、现代选举制度的发展P135l 普选制?;现代选举制度的变革的主线P135l 英国普选制演变的典型意义P135;著名的宪章制度P136;1949年人民代表制法P137;普选制的成熟P137;小结P137;l 法国普选制演变的发展P138;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P138;一次倒退P138;五次共和国的相应情况P138-P139;l 美国普选制的演变发展P139;总统、国会议员的选举P139;财产资格限制P139;黑人、妇女选举权的变迁P140;l 文化测验、人头税、祖父条款和白人预选案P140;第二节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P142l 西方

12、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普遍原则P142;二、平等原则P143;三、秘密投票原则P145;四、自由选举原则P146;五、选举公开原则P148一、普遍原则P142l 普遍选举与民主政治的关系P142;普选原则;普选制的意义P143;二、平等原则P143l 平等选举原则P143、P145;民主政治P143;平等原则与民主政治关系P143;l 平等原则P144;一人一票,每票同值P144;l 不平等选举的两种情况P144;复数投票权P144;三、秘密投票原则P145l 秘密投票(不记名投票)P145;原则;公开投票及投票方式P145;l 公开投票P145;(欢呼投票;巨头投票;唱名投票;双记名投票)

13、P146;l 公开投票的弊病P146;秘密投票的局限性P146;四、自由选举原则P146l 自由选举概念P146;l 强制选举P147;决定自由选举的因素P148;五、选举公开原则P148l 选举公开概念P148;秘密投票、选举公开的意义P145、P148;l 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P148;六、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与实践的矛盾P149l 西方选举制度原则与实践矛盾的表现P149;投票率低的原因P150;金钱政治P150;l 选举制度的商业化P151;第三节选举制度的内容和运作程序P152一、选民与候选人资格P152l 选民资格的衡量标准P152;选民资格P152;衡量标准P152;l 肯定资格与否

14、定资格P15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P152;l 选民资格分类P152;l 选民资格限制P152;l 候选人资格限制P153;候选人资格;资格规定;选举保证金制度P154;二、选民登记与选区P155l 选民登记P155;l 选民登记方式P155;本人登记与非本人登记P155;选民名册编织方法P155;l 地域代表制P156;l 选区划分类型P156;现代选举活动的选举单位划分方式P159;l 选区划分类型种政治与党派的斗争P157;三、选举投票及选票计算制度P157l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投票制度P157;直接选举P158;间接选举P158;美国的间接选举并不与直接选举相对立P158;l 多数代表制P158;多数代表制概念P159;相对多数代表制P159;绝对多数代表制P159; l 加快投票进程采用的限制P159、P160;l 多数选举的具体程序P160;(一轮多数联盟制;二轮多数选举制;多轮多数选举制;)P160; l 多数代表制不利于小党,不反映民意P160;l 比例代表制P161;概念P161;具体程序P161;计算方法P161;“当选基数”;l (海尔限额法;最大残数法;最大均数法)161;l 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对党派斗争的影响P160、P162;l 混合代表制(概念)P162;日本例;德国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