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制度与皇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701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宦官制度与皇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宦官制度与皇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宦官制度与皇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宦官制度与皇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宦官制度与皇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宦官制度与皇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宦官制度与皇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宦官制度与皇帝篇一:皇帝后宫太监并不全是男人皇帝后宫太监并不全是男人 在一般人看来,宫中太监都是男人阉割后净身而来,这仅是狭义上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全是这样。图:由洋人拍摄的一张太监裸像既然男人是威胁,甚至连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大太监都能弄乱后宫,起用女人来管理后宫,便是帝王们一个明智的选择了。于是,在传统的宦官制度下,又出现了女官制度女太监。现代的女子是“半边天”,在古人则完全无地位可言,出来做官的更是凤毛麟角。而独在后宫内女人可以做官,这或许应该感谢帝王对身边男人的严防,不然根本轮不到女人当官的份儿。女官,民间俗称女太监。汉代有名的才女班昭、宋代女进士林妙玉、唐代女校书薛涛、明朝女能人万贵

2、儿,都曾是宫中女官,便是女太监。女官存在的历史很长,记录3000年前周代礼制的周礼天官中,便有女史一节:“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周代共设女史8人。图:唐代才女、曾当过女太监的薛涛(连环画封面) 汉代有女御长、宫长、中宫学事史等;唐代更完善,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食、尚功等“六尚官”,还有司记、典记、掌记?女官超过200名;宋代有司宫令、六尚书、二十四司、司正、彤史等;明朝女官制度比唐宋还完备。女官完全不同于宫妃,相貌不是主要的,进宫并不是给皇帝当妃的,初衷不与皇帝发生性关系。如明代,不少女官是从民间找来的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寡女。女官

3、的任务很杂,有的掌管文印、记录皇帝起居,性交情况、宫妃怀孕情况都要记下来;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则负责给皇帝传授性技巧、给皇太子进行性启蒙。当然,如果皇帝一时性起,看上了女官,性交也无不可,有的甚至成为皇妃。但是女官再多,也管不了皇帝的后宫,宫妃不检点的事情朝朝都有,女人的心是管不住的。朱元璋的后宫管理很严,哪怕是听说哪位宫妃有问题都要处死,郭宁妃、李贤妃、葛丽妃都在捕风捉影后被处死,装在一个柳条筐里乱葬在野外。但朱元璋的后宫还是不时传出宫妃与人有染的消息,其宠爱的胡妃便是在后宫下水道出现死婴后被疑心病重的朱元璋活活杖杀,后来证实是冤死。北魏时胡太后便强迫男人与自己私通。梁书杨华传(卷39)记

4、载,“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苦恋杨华不能自拔,特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凄惋焉”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图:清宫中的太监宫妃做出如胡太后这般出格的行为,应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多女人,却只有一个男人,当然满足不了衣食无忧,生理正常女人的性欲,如果年轻守寡,那日子更难熬。后宫因此出现了不少女同性恋人。明世宗朱厚熜时,一名妃子空房孤寂,便让两名宫女假扮男装,与床上嬉玩。恰巧让朱皇帝撞见了,结果,两名宫女立即遭杖杀。篇二:浅谈清代宦官

5、制度浅谈清代宦官制度历史文化学院09级2班朱恩会209012530宦官,已成太监,文书上称为很多,例如阉人,阉臣,宦者,中官,内官,内侍,内监等,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据后汉书宦官列传序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用调他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决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中当差。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看,没有与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为皇帝和后妃的仆役,支撑着

6、皇家宫廷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优裕舒适的生活条件。宦官制度是封建专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由于太监不仅涉足于王公贵族的日常生活,而且或多或少的接触复杂的政治斗争,所以当中不乏专横暴虐这结党营私蒙蔽圣听,残害忠良。中国古代历代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而且汉,唐,明三朝的覆灭就与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这些人虽数量不多,但残忍狠毒,狡黠阴险,危害性极强。我想这不仅与外部条件有关,更是由于他们生理残缺所造成的心理畸形。鉴于宦官势力膨胀危害极大,故历朝都有些许限制宦官的规定。然而在朝代后期,皇帝一旦没有威信或者过于幼小,都会依赖于其一起生活的太监。生活上的依赖一旦升级为心理

7、依赖,后果不堪设想。宦官专权时期往往是一个朝代最为黑暗的时期。宦官主演过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明朝最甚,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他们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加剧了明朝的腐败,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改革了明朝臃肿的太监机构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清初规定宦官鬼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辖。敬事房亦称宫殿兼办处,设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大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大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领班,大师傅,师傅

8、,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如此层层节制,一级压一级,统治的十分严密,而总监并不大过四级官职。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三千余人,直至清末过此数。宦官升迁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些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臣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专权的现象。例如,公元1813年,爆发李文成,林清理教起义,宫内太监刘金、刘德才、杨进忠等在入宫前即是天理教徒,他们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清王朝。起义

9、失败后,刘金等人被杀害。经此变故,清廷对宦官的约束更加严格,规定宦官一经当差,就不准回本主私宅。违者都要严惩,杖毙宦官时有发生。这时,宦官们的地位很低,管束又严,生活困苦,反抗行为也在所难免。清朝后期,朝廷内忧外患的同时出现了母后垂帘的局面。在母后的支持下,出现了像安德海,李莲英等大宦官,虽然没有如前朝一样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但这些大宦官们也曾经威风一时。安德海是清咸丰帝时的太监总管。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安德海与权力欲极为旺盛的懿贵妃相互勾结。适逢咸丰帝病死在热河,遗诏载垣、肃顺等人为顾命八大臣,辅佐皇子载淳。已经晋升“西太后”的懿贵妃企图制服八大臣,实现自己专权的目的,急需联络远在京城的恭亲

10、王。安德海献苦肉计,被打得皮开肉绽后被赶回京师,正好成为与恭亲王通气之人。安德海还联络了手握京城兵权的胜保等武官对西太后加以支持。在恭亲王与胜保等人强有力的支持下顾命大臣或被杀或被斥,西太后政变成功。西太后掌权后,安德海又帮助西太后免除了已成为议政王的恭亲王奕的职务。至此,清廷中已无人能与西太后争锋。大权在握的西太后根本不把小皇帝同治看在眼里,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安德海亦步亦趋,不仅不敬畏皇帝,反而经常在太后面前说皇帝的坏话。对安德海充满仇恨的同治帝,因为安德海是太后的红人,也无可奈何。同治八年,安德海以为太后采办龙衣织料为名,在太后的默许下出宫。按清廷祖制,宦官是不能随便出京的,擅出都门者就

11、地处斩。安德海自恃有太后撑腰,耀武扬威地离开京城,与随从乘坐两条大船,冒名钦差,挂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的条幅,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很快到达了山东的德州。山东巡抚早已接到了同治帝一旦发现安德海立即逮捕就地正法的密令。当时西太后正在生病,这为同治帝除掉安德海、削弱西太后势力提供了大好的时机。山东巡抚果断地逮捕了安德海,安德海最初还有恃无恐,声言自己奉西太后旨意出宫办差。决心已定的山东巡抚以“太监私自出宫,违背祖制,本大臣并未接到朝廷的命令,必诈无疑”为由,处死安德海。由此可见,清朝的宦官制度虽然过于残忍无情,对于尽心尽力服侍自己的太监们没有丝毫的怜悯,甚至是残酷的剥削,但它极大地防止了宦官专

12、权,为保障政治的清明,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牺牲了受部分人的利益,保证了大多数人的生存权利,也是无可厚非的。篇三:太监为何比皇上更着急太监为何比皇上更着急据说清末有一位法国使臣叫罗杰斯,有一天他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一个健康人变成残疾人,其实很不人道啊。”可没等皇帝回话,贴身的太监姚勋立刻抢嘴道“这是我们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你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这个故事令人发笑,却引发了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何太监比皇帝更着急在这个故事中,太监的反应看起来很荒谬、很可笑,却是符合他所处的病态心理的。太监姚勋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严重残疾的

13、人,我们如何能期待他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呢?每个人都需要获得生存的意义感,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这种意义感是通实现自我而获得的。从心理学上来说,当一个人跟随内心真实的情感,成为了他自己,这个过程中便可获得人生的意义感!但如果一个人被剥夺了自我意识,泯灭了内心的诉求,认同了自己“奴才”的地位,那么,他通过内心情感和意志获得人生意义的通道就被堵死了,这种健康的获得人生意义可能性就被阉割掉了!那么,这些身心都被阉割的太监们怎么办?他们是否可以像狗一样度过他的“人生”呢?不可能的,即使被阉割了,被奴化了,他们依然是人类,依然不可能像狗一样成为“纯粹的奴才”,所以,他们会通过心理的变态机制进行补偿!这里的 “

14、补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指当人无法通过健康渠道获得心理需求的满足时,便会通过其它的方式来代替或模拟这种需求。比如在性方面,太监会通过一些变态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性需求和性挫折感,同样,他们也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补偿他们被阉割的“独立人格”。如何来补偿呢?就是完全的放弃掉自我意志,将自己依附于一个强大的他人的意志,通过实现他人的意志,来获得一种补偿的意义感。比如在前面的故事中,太监将皇权、皇帝的意志无限拔高,然后将自己所遭受的伤害解读为实现这种“伟大”的必要条件,从而给自己的伤害赋予意义!所以,当法国使臣罗杰斯谴责太监制度的残忍时,太监感到的不但不是关爱,而是威胁,因为这威胁到太监的自我价值感。如

15、果太监接受了阉割制度是一种恶这样的观念,那么他们人生的毫无意义就大白天下了,这会造成其内心价值感完全崩塌,而这种崩塌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所以,太监会比其他人更强烈的维护太监制度的合理性!也就是说,皇帝接受对太监制度的谴责比太监本人容易的得多,因为皇帝的人生意义感并不是建立在太监制度上,太监仅是他的生活工具而已,而对太监本人来说,太监制度的意义几乎是他人生意义的唯一,是生死攸关之地。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北航的韩德勤教授为何当街殴打老人了,因为这位老人对极权的质疑,威胁到了韩教授的人生意义底线!类似太监姚勋这样的受虐狂心理一直广泛的存在我们周围,其症状表现就是:长久的遭受某种伤害后,

16、受害者者反而是维护施虐者最坚决的人!比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就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太监的自我辩护便是这种症状的表现,即当人彻底无法获得自我意志时,他就转而安心的服从他人意志,并对此赋予积极的意义!很多丧失了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所谓学者,也有类似的情结,他们并不关心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因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已经泯灭了),他们反而极力歌颂剥夺他们独立思想的人、极力的赞美权力、赞美暴力,从而给自己的平庸和犬儒赋予意义!比如当街打人的韩德强教授就说,“大象走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