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61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户籍制度的论文篇一: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目录内容摘要?1 关键词?1一、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1二、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3(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率?3(二)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三)改革户籍制度有利于农村产业发展?5三、推行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对策?7 参考文献?10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通过现行的户籍制度来维持着二元化的城乡管治格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暴露出现行户籍制度的诸多弊端。本文首先分析了户籍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着提出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对策。【关键词】户籍制度 弊端 改革 必要性 可行性户籍制度是

2、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依法搜集、确认、提供住户居民的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并进行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狭义的户籍制度是指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登记条例为核心的限制农村人口的流入城市的规定以及配套的具体措施。广义的户籍制度还要附加劳动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等辅助性措施,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子女落户等方面衍生的许多具体规定。一、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户籍制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成本、低效率。首先,市场经济的前提性条件之一就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

3、将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限制在土地上,从而产生了工业化快于城市化的“欠城市化农村病”。现实当中最直接反映便是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阻塞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渠道。有数千万农村人口在城市打工,处于流动状态。然而,由于他们不具备城市永久居民身份,工作预期不稳定,其消费行为并没有城市化。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保障城市常住人口就业,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限制外来人口就业种类,出现“城市关门现象,抑制了劳动力和人才的自由流动。同时,户籍制度造成的身份差别,使得外来打工者群体缺乏基本的归属感和确定性。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

4、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这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他们投身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户籍制度容易导致人口流动低效率和管理混乱。“迁移式”户口迁移理模式是现行高校户籍管理制度的主要管理模式,在大中专新生入学报到时,要求统一将户口迁入考入的学校,毕业时再统一转出,形成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入学校,再从学校回迁原先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迁移模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迁移项目繁多,审核流程复杂,加上数量多,流程长,而时间又非常短,造成效率低,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户籍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求“人户一致”,户口随着人走,人到哪个地区户口也必须在哪个地区,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客观

5、原因,“人户分离”的现象大量存在。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后在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正式就业前,常常做些流动性比较大的,经常变动的工作,由于工作的不稳定,就造成户口无法在工作所在地落户,同时有不愿意把户口回迁到原户籍所在地,而是随身携带户口迁移证,甚至存在着户口迁移证损毁,丢失的现象,成为无户口人员。同时“预就业”现象,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这是因现行户籍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的间接不利影响和结果。户籍制度损害了社会公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凡是中国公民无论有没有身份证明都应当享受中国公民待遇。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分类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由于户籍制度的设计不合理,

6、使城乡居民由于出生便与生俱有的不平等法律地位。农村人口长期的普遍受到城市人口的歧视和排挤。二、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率。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将有大量的、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到城市生活,这样大的一个群体将会加快城市的各种建设,小到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大到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样一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城市的发展。除此以外,根据资料城市人口的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村人口的3倍,这对于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民工进城,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中国经济在一片繁荣的统计数据下面蕴藏着本质性的结构失调国内消费低迷

7、、储蓄高企,从而导致投资过旺和外贸依赖。要予以根治,就必须提高国内消费,尤其是农民的消费。那就要尽快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之所以和人类历史上普遍的城市化道路相违背,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户籍制度。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农村居民尽管能够进城务工,却无法改变户口而变成城市居民。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更加明显,很多城市开始尝试户籍改革,如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打响了户籍制度改革第一枪。深圳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深圳落户。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20XX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8、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做大城市经济,推动新兴城市发展。报告中还特别强调,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并提出要完善大城市落户政策,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有计划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问题。要推动城镇化,就必须打破那些原来对外来人口、农村人口或农民工设置的门槛,消除制度性歧视,只有做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才能释放出来。以加快城镇化来扩内需,就是利用进城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来刺激广东省内的消费。(二)、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

9、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部分城市规定凡是在城市工作上或者是经商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限且有固定的住所就可以申请城市户口,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篇二:关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关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一、引言总所周知,现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需要进行改革,而户籍制度改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多次在一些重要会议上被提及,如20XX年11月17日全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遵循城镇化

10、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意愿,扎实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这不禁让我思考,我国的户籍制度是怎样的?它存在哪些问题而使得我们要对其进行改革呢?二、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一般可以分为3个阶段:1949-1957年为中国户籍制度酝酿和形成阶段,1958至1977年为中国户籍制度建立和巩固阶段,1978年至今为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阶段。1、户籍制度形成阶段(1949-1957年)这一时期,通过一系列的规定、条例,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例如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这一时期

11、,虽然户籍的管理逐步制度化,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宽松,对于公民迁徙的限制不多,这也体现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的精神:“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2、户籍制度建立和巩固阶段(1958-1977年)这一时期,新生的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艰难地发展。城乡居民第一次被明确地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二元的户籍制度在当时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这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也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建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阻碍了人口的流动,带来了一些列的不平等问题,为以后的改革埋下了伏笔。3、户籍制度的改革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化和城镇扩大化,大量农民工涌入

12、城市,高等教育发展为社会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城市扩容已经延伸到周边地区和农村,以前的户籍制度无法适应这些改变,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开始并延续至今。三、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前文叙述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情况,可见在不同时期我国有着不同的户籍制度。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必然是因为它存在着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以前的户籍制度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1、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较大。每个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现实的情况,户籍限制不能做到相对机会均等。拿我的家乡贵州来说,她位于中国

13、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一些学生会选择到湖南等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去进行学习。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这些学生并不能像当地的学生一样通过正常的途径进入理想的学校学习,而往往需要缴纳相当数额的择校费用。而且。就算顺利进入某外地学校进行学习,高考时也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而在不同的地方高考,考取通一所大学的机会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考生考本省市的高校会较外地考生有优势。而在贵州全省就只有贵州大学一所211重点大学,而且其中还有部分专业属于二本甚至三本,与外省一些一流高校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所以作为贵州的考生,要想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学习,就必须考虑外省的高校,而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就拿我们交大来

14、说,交大每年在贵州招生的名额仅有二十几个,而在上海市却有好几百个名额,录取的难易程度可想而知。这种户籍制度造成的地域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分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障碍和难点,大大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2、就业差距不管是农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都想考取一个较为理想的大学,希望毕业以后能留在本地或者到发达地区谋求一职,希望落户到有养老、医疗以及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的大城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毕业分配的政策,导致了农村学生即使考上了城里的大学,也无法保证就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由于人才膨胀,也使得那里的就业压力增大。由于没有本地户口,毕业

15、生无法跟当地人一样享受当地的城市资源(住房、医疗、生育等),也就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才能换取相应的某种便利。因此,如今的户籍制度也导致了很多就业问题,这也是今后户籍制度改革所需要解决的。3、城乡居民社会福利不平等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城镇居民优于农村居民,享受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福利。随着二元结构日益严重,城乡居民在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公平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二元户籍制度已经把城乡分割开来,不同的居民有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巨大的差异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心理上的互相抵触。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更多的开始了歧视农村居民,而没有拥有城市户口的进程务工者不仅在福利上得不到平等的待遇,更多的在心理上变得自卑,失去自信。这与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在二元户籍制度下,我国城乡居民在享有社会福利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这与我国制度的公平正义原则相去甚远。还是拿我所在的上海来说。上海人与外地人相处时,不管有没有表现出来,上海人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而相反,外地人则经常带着一种自卑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