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279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篇一:专升本刑法_试卷_答案专升本刑法一、 (共75题,共150分)1.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2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B2. 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 (2分) A.属于故意犯罪 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 .标准答案:C3. 下列各罪

2、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2分)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标准答案:D4. 下列行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 (2分) A.受到诱惑而实施的行为 B.人在睡梦中的动作C.身体受到暴力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D.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 (2分)A.甲到湖中游泳,见吴某也在游泳。吴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吴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

3、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导致其衰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标准答案:C6.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色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 (2分)

4、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标准答案:C7. 大学生甲男在火车站候车时邂逅乙女,二人开始攀谈起来。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称自己最崇拜大学生并建议去车站附近公园逛逛。至公园僻静处,二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经查,乙是个精神病患者,甲对此并不知情。甲的行为( )。 (2分)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 D.构成犯罪,但可以免除处罚 .标准答案:A8. 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分)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至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

5、窒息死亡。甲成立正当防卫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倒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乙不成立正当防卫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丙成立正当防卫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丁成立正当防卫 .标准答案:B9. 甲、乙两人有仇,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准备杀乙,途中见有警车路过,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2分)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标准答案:B10. 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某文物机构的文物。甲负责放风,乙负责窃取文物,丙负责运输销

6、售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2分) A.犯罪集团 B.必要的共同犯罪C.复杂的共同犯罪 D.简单的共同犯罪.标准答案:C11. 陈某在街上乘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分)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标准答案:C12. 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间,私自跑到海南去经商,

7、检察机关得知后,多次发函督促其迅速返回原籍,吴某不予理睬。对其应该( )。 (2分) A.抓回原籍予以行政拘留 B.按脱逃罪论处C.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D.撤销缓刑,按原判刑罚加重处 .标准答案:C13.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 (2分)年 年 年 年 .标准答案:B14. 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 (2分)年 年 年 D.终身 .标准答案:B15. 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 (2分)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

8、,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标准答案:D16. 甲某是某工厂的电焊工,在一次维修厂房过程中,未消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棉纱和锯末,就进行电焊作业。高温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棉纱和锯末上,引起火灾,造成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同时还导致当时在车间内工作的两名工人被大火烧死。甲某构成( ) (2分) A.失火罪B.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标准答

9、案:C17. 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2分)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保险诈骗论处 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标准答案:A18. 对偷盗婴儿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 )。 (2分) A.导致该婴儿死亡的B.出于出卖的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 .标准答案:C19.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

10、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2分)A.盗窃罪 B.诈骗罪C.销售赃物罪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 .标准答案:A20. 贪污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可以是下列哪种形式?( ) (2分) A.盗窃 B.侵占 C.诈骗 D.抢夺 .标准答案:D21. 中国( )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均适用我国刑法。 (2分)A.公民B.军人C.国家工作人员 D.

11、公派出国人员 .标准答案:B,C22. 甲某曾当众受乙某的侮辱,心怀怨恨。某日甲乙二人郊游,在山顶悬崖处,甲拿出准备好的猎枪向乙射击,不想没有打中乙,但乙受枪声的惊吓,失足滑落悬崖摔死。( ) (2分) A.属于因果关系的错误B.不构成犯罪,属于意外事件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标准答案:A,C23. 以下行为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是( )。 (2分) A.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B.绑架过程中危害被绑架人的C.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D.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标准答案:C,D24. 国家工作人员甲贪污公款8万元,逃到外地友人处,经友人规劝,甲向原

12、单位党委写了一封信,信中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赃款去向,后归案,还检举原单位乙贪污20万余元的事实,后该案得以侦破,认定甲有重大立功。对甲的处罚原则是( )。 (2分)A.认定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标准答案:A,D25. 派出所所长甲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甲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甲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2分)A.甲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甲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13、.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标准答案:B,C,D26. 重刑主义刑罚思想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原则相违背?( ) (2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标准答案:B27. 张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 )。 (2分) A.适用新加坡刑法 B.适用中国刑法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 D.适用第三国刑法 .标准答案:B28.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2分)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某一种

14、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 .标准答案:A29. 下列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 (2分)A.曹某在日记中写道:“林x x太坏了!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的!”并在日记中摘抄了几种杀人的方法B.上官某下班时遇到一疯子拿着刀向他乱砍,情急之下,上官某拿起路旁的一根木棍朝该疯子打去,将其打昏在地C.朱某在酒店里当服务员时,遇到一位客人对其调戏,难以摆脱,朱某借口说给其拿白酒去,遂将一瓶硫酸故意当白酒让该客人喝下,客人喝下后整个食道被烫伤 D.秦某梦游时将白某家的房子点燃烧毁 .标准答案:C30. 甲某男,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

15、,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 (2分)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标准答案:A31. 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分)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侮辱尸体罪 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和侮辱尸体罪 D.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标准答案:D32.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 (2分) A.故意伤害罪B.正当防卫C.防卫不适时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标准答案:B33. 甲某因私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