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9226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节物体的颜色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学生对于颜色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七种颜色,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 “赤、橙、黄、绿、青、蓝、紫”,然而这种说法存在错误,而且很少有同学真正观察过七种颜色,所以白光的色散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让学生观察到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其次,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物理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仍会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时存在困难,因此色散现象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2.学生现状初二学生对于颜色肯定是不陌生的

2、,本节课首先需要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接着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团体协作来完成整个的探究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3.教学器材(1)学生课前准备:一块圆纸板、一根火柴棍、彩色颜料。(2)教学器材:三棱镜,七色光板,红、绿、蓝三色透明板,ppt课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2.过程与方法探究光的色散,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

3、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提出 问题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问:在阳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人工喷泉在空中喷出的细小水珠,有时也能形成“人造彩虹”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构成的吗?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思考。光的色散演示实验: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墙上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学生观察。白光色散的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七色光 复合成

4、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过快速旋转来演示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现象。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颜色比例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七色光板。让学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动手制作七色光板:在预先准备好的圆纸板上,划分出六个面积不等的扇形,扇形区的颜色和圆心角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红色106、橙色53、黄色45、绿色61、蓝色61、紫色34。颜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笔涂上,也可以贴上不同颜色的纸然后用笔在圆盘中心扎一个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制作。学生做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转动这个圆盘,观察盘上颜色的变化。光的三基色色光的混合演示实验:旋转红、绿、蓝三色盘。(1)调整三色

5、盘的红、绿、蓝比例,可看到灰白色。(2)红、绿色光的混合。调整三色盘,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先使红色占绝大部分,再逐渐增大绿色面积。改变红、绿比例,旋转时,在盘上会依次出现红、橙、黄和绿黄等几种颜色。(3)绿、蓝色光的混合。盘上只露出绿色和蓝色,开始让绿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混合色就会由绿变成蓝(出现靛、孔雀蓝、蓝等)。(4)红、蓝色光的混合。盘上只露出红色和蓝色,开始让红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会看到紫红、深紫等颜色。总结扩展:色光的混合遵从加色法原则:两种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因此旋转的七色光盘是色光的加色法混合,所以显白色。学生自己动手观察。 颜料的 三原色介绍颜料

6、的三原色:红、黄、蓝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混合是反射光的混合,遵从减色法原则:两种颜料的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了。因此七种颜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混合,所以显黑色。学生观察。学生看“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图片。物体的 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实验探究: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七色光带。让七色光带打到绿色玻璃片上,绿玻璃片只让绿光透过,而把其他颜色的光几乎全部吸收了。同样,彩色光带分别通过红、蓝玻璃片后,在白屏上也只分别呈现出红色光带和蓝色光带。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看上去就是无色透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用不同色光分别照射白纸和黑纸,得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故呈白色;黑色的物体,它几乎把所有的色光全都吸收了,故呈黑色。根据这个道理,将红光照在蓝布上,蓝布呈什么颜色?先请学生思考,再用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通过红色透镜观察:通过蓝色透镜观察:学生活动:观察小白兔的颜色。学生先猜想结果,再动手做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