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9036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长: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康有为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孙中山2.英国在香港设官治理,逐步将香港变成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开始于(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缓挥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3.“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

2、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4.近代史上,中国的国都北京数次遭到外国军队入侵。其中首次入侵北京的是()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美国6.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60年发生的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B18

3、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侵占我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D.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7.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8.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1856年秋,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4、9.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事变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占领天京 D.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0.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 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 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 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 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11.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

5、的这辆列车。”这 里评述的“某一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12.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A 创办民用工业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D宣传民主科学13.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A.刘步蟾 B.林永升 C.邓世昌 D.丁汝昌14.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

6、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5.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 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C. 中日马关条

7、约的影响 D. 辛丑条约的影响17.“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欲为亡国之主。”这句话来自( )A. 李鸿章的奏折 B. 光绪皇帝的上谕 C. 林则徐的文稿 D. 陈独秀的文章18.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 训练新式陆海军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9.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中外纪闻 D创办万木草堂20.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

8、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22.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 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雨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

9、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3.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24.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25.20世纪初,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其目的是()A大力宣传儒家学说

10、B实现独裁和专制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封建专制2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护国军力量强大C. 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 北洋军阀力量分裂2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推翻君主制度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28.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国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9.在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

11、上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C自由、平等D民主、平等30.“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2、 材料题:2题,共25分(31题12分,32题13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财政收人结构(单位:万两)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税、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人发

12、生变化的原因。(列两点即可)(2分)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长江外海生意,全被洋人轮船夹板占尽,近年华商殷实狡黯者,多附洋商名下,如旗昌、金利源等行,华人股份居其大半。闻本利不肯结算,暗受洋人盘折之亏,官司不能过问。若正名定分,立有华商轮船公局,暂准照新关章程完税免厘,略予便宜。” (3)在材料中,李鸿章陈述了中国近代的什么经济现象?他的建议是什么? (4分)(4)李鸿章的主张在其洋务实践中有何具体表现?他的这一行为有何意义?(4分)32.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难忘国耻】材料一

1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材料一中“同英国的战争”“同日本的战争”分别是指什么战争?这两次战争之后,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4分)【沥血抗争】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2) 面临西方列强发动的三次灾难性战争,请

14、你列举两例“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2分)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这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2分)【积极探索】材料四: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变法。川教中国历史八年级上(4)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是指什么运动?掀起这场运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