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036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短句作用分析篇一:初中语文语句赏析技巧与训练语言赏析题语言赏析的方法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

2、、“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答题格式:。词表现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对比

3、: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三、从句式的角度赏析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从句式的角度来分析,句式的类型有:感叹句、疑问句(包括反问句、设问句,这两个句子都是无疑而问的)、祈使句、陈述句(包括肯定局、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包括排比句和对偶句等)和散句。例:对于梅,人们喜欢它开花时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赏析

4、: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语言优美,清新隽永,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四、语言赏析题一般答题思路:解答语言赏析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样写的;例: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写得怎样; 生动形象地 突出了(强调了)(3)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对象的?特征(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河湾奔去。”赏析:作

5、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专项练习1、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与自己有关的一切。2.“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它要比别处的其他大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4.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

6、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5.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咆哮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可怕的怀中。6.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方醒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晶莹,那么珠光闪烁。7.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8.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刺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9.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橡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10.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

7、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11.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12.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贝多芬参考答案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的粗大和枝繁叶茂,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6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红海滩的热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7“贪婪”、“啃”生

8、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通过情态表达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8突出了里克学会游泳的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语气上也较舒缓。9运用叠词“拍拍”、“指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造好房子后的喜悦、自豪。11此句的语言特点在于“点”“磕”“退”“上前”这几个动词的恰当使用。能准确而又生动地写出了农家少年驾船技艺的熟练、敏捷,表现了他们的聪明勇于。12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钢琴比喻成“巨熊”“蹲伏”在那里,突出了它在贝多芬生活中的分量。篇二: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歌唱得好修饰

9、、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二)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主干:鲁班是工匠。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主干:生产力落后。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答案:(鲁班)主语(接受

10、)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主干:鲁班接受任务。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主干:鲁班得到启发。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答案:主语谓语补语.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

11、上铺了一层麦秸。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一、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

12、”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1)今 天 晚 上 特别冷。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1) 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主语(动词) 谓语(2)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二、谓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他只答应了。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的梦。主

13、语 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北京。篇三:20XX年中考语文考点之分析句子作用分析句子作用常见题型1. 试分析某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2. 小说某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3.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意义和作用。4. 选文结尾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公式呈现1.文章段落之开头的作用?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具体从三个方面思考?对上: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本身:渲染气氛;或突出表现了?对下: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文章段落之中间段落

14、的作用?(总括)过渡,承上启下。?(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文章由转为3文章段落之结尾段落的作用?结构上:或者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或者使文章前后照应(照应开头或题目);或者层层深入,总结全文。?内容上: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 ,深化的主旨,强化作者的观点。含蓄类-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最小的星星也闪光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