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8235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讲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与创新思考我国银行制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1984年:我国银行制度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且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单一的“大一统”的金融制度安排,即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银行组织体系高度集中垄断,人民银行一统天下。国家对银行业实行集中的行政控制和计划管理,信贷、计划和资金合一。从1984年起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的,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1994年: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在积极推进国有专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具有比较典型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开始出现,即进行体制外商业银行的“增量”改

2、革。这些体制外商业银行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意义十分深远,使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货币资金配置效率。第三阶段为1994年以来:我国的银行制度变革向商业银行化和市场化迈进,基本确立了银行制度变迁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制度环境,接着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进行了界定与分离,同时,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外资银行发展极为迅速。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的特征一、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目标动态化:在改革前,国家银行实际上是从制度安排选择集合中被剔除掉了的一种制度安排。1978年后银行制度才被纳入制度安排的选择集合中,但基于银行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并不十分明确,从19

3、79年至1984年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试错”特征的改革,其制度变迁则是从国有金融产权的分解或重组开始的,直到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确定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才真正确定。二、变迁方式的选择:我国银行改革主要选择了改革阻力小、摩擦成本低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将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国家银行体制之外,即在进行“存量改革”的同时,主要是进行“增量改革”在原有的国家垄断的国有金融产权结构之外,推进其他商业银行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一些可与国家银行对等谈判的金融产权形式。三、我国银行制度变革是一种国家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过程,财政压力下的国家主导型银行制度变迁,强化了国有银行

4、对财政的替代,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性越位”以及风险的集中,同时,也使转轨中我国银行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现行我国银行制度的缺陷分析产权结构这个实质性内容并未触及:“大一统”的国家银行组织制度虽经分解和改组,变更了银行的组织体系,但并未触及产权结构这个实质性的内容。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制度具有明显的双轨性:首先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由于其较大的市场份额,容易获取较高的垄断经营利润,其经营风险又可以倒逼央行进行“外部化处理”,使其成为新旧两种体制的受益者,容易形成“变革惰性”,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外的新兴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金融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经营活力,但由于它们在机构设置和

5、业务覆盖的“先天不足”,在市场竞争和业务拓展过程中,不少商业银行在产权关系、管理结构、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等方面,有趋同于国有银行的迹象。我国银行制度创新的类型一、银行制度创新的类型。一般制度创新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供给主导型,另一种为需求诱致型。我国的银行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第一种类型,即以国家来领导的供给主导型,以国家“暴力潜能”而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第一行动主体都是政府,结果导致了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使制度创新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者的客观需要。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就是要进行金融深化,将政府供给主导型逐步过渡到需求诱致型,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国家只是改善宏观环境,切实做好有效监

6、管。二、银行制度创新的方式。由于我国银行制度创新一直是以“增量改革”为主,“存量改革”为辅,可能会经常偏离效率最优先的制度选择目标。因此,我国银行制度创新应该打破现有体制框架与结构基础上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建立既包括国有银行制度外非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增量的变革与创新,又包括国有银行制度存量突破原有体制框架与结构的变革与创新,并且加快国有银行制度存量变革与创新更为迫切和必要。三、当前我国银行制度创新首要的是产权制度创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产权边界的重新界定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产权制度,从而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律所有权(终级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法人所有

7、权)的分离,最终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原作者:程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黄迪摘自现代管理科学2001年第3期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将制度看成是会变迁的并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的观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及所面临的风险基本折射出了我国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了解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必须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制度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变迁是制度选择经济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一个对各主体都较优但对整体却未必最优的结果;强制性变迁的原因是政府认为其自身的利益就等价于

8、社会福利,因而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外部规则,也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改进,但知识的限制使政府的选择很可能不符合实际的特定环境,最终损害社会福利。在我国的制度变迁中,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特点仍非常突出。这种强制性使制度变迁一旦推行就必然伴随着一些经济主体风险的增大,这些增大的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银行的信用风险表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就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史,因此,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风险基本上都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即不良资产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国有商业银行所累积起来的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制度变迁的结果。一、国有企业的融资体制变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

9、展开,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融资途径由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变迁。企业和银行的产权主体都是国家,这种预算软约束所带来的投资扩张冲动使企业的负债规模急剧扩大,过高的负债率在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无疑形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二、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不少企业改制后运行机制依然照旧,支持这种变迁的国有商业银行为此累积了相当的不良资产。三、政府的经济职能变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及转轨时期的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量直接参与微观的资源配置活动,难免使资源的配置出现低质量、低效率的问题。由于这些配置的资源有很大一块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因而在转变过

10、程中,那些低质量、低效率配置的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最终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四、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以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变迁同国有企业的各种制度变迁相比显得非常滞后,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和经营机制问题上却一直回避,但这种滞后的制度变迁却成为不良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五、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企业以其比国有企业更清晰的产权、更灵活的经营机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难以摆脱对国有企业贷款的依赖,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集中度。六、制度变迁的成本。我国每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

11、发展速度就要求有一定的投资,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新增贷款投放额,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缺乏活力、非公有制企业信贷市场尚未全面拓展、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又趋于完善、防范风险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要么是保证贷款质量下的违规操作,要么是资产质量的下降。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寻求避免不良资产的途径,但对既已形成的不良资产,必须通过另外的途径来处理。通过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货膨胀、呆坏账准备金、国有企业改革、增量贷款稀释来处理一部分,从而降低整体的不良资产率,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 制度变迁风险形成的机理在于制度,所以对这种风险的防范也要通过制度来解决。一、国有商业银行制

12、度变迁的推进,应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进行分配体制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 二、政府职能变迁的推进。政府应从大量承担资源配置职能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步向承担秩序职责方面转变。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应重点进行以下变迁:1、除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应大量减少国有股比例,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国有企业。2、国有企业领导者实行公开招聘,对经营管理不好的领导者,不得以任何理由重新任用。3、改革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大幅度提高领导者的年薪。4、改革国有企业的人事体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原作者:韩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黄迪摘自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

13、1期制度变迁中的银行产业组织改善19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系统地提出了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的理论后,金融深化的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80年代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动因,混业经营成为各国最终的追求模式。混业经营所带来的效率优势的发挥有赖于相关制度环境的成熟和完善。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潜在的金融风险是巨大的。一种是金融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在运行中产生巨大的相关投入,而此后的任何金融制度变更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巨大的沉淀成本问题。而且,混业经营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带来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因此,混业经营方式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分

14、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必定有一段漫长的过渡时期。在顺应金融业发展的要求和世界趋势的影响下,我国银行业实际上也从 1 999年开始了这一过渡时期,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的加入而不断推进。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同时也必将导致这一过渡时期的缩短,潜在金融风险加大。因此,加大监管和提高银行产业的竞争力就成为确保银行顺利过渡到混业经营的环境因素。本文将就过渡时期的银行产业组织改善作一探讨。银行产业组织改善的目标导向可以分为效率目标和安全目标,目前的产业组织状况极大地制约了产业效率目标与产业安全目标的实现。产业组织改善的效率目标 竞争是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法则,而竞争致胜的全部基础在于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效率

15、的提高一直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效率提高可以有两条途径,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获得。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固定成本支出的前提下,随着企业产量的提高,产品的平均成本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事实上委托代理成本的高昂和银行经营中的大量道德风险的存在,规模经济对银行绩效提高的作用被弱化。范围经济是指给定的具有相关性的产品组合由一个机构生产,其成本要比多个专业化机构分别生产的成本要低,它是规模经济在多产品企业中的体现。考虑到混业经营的较大经营风险和我国目前的监管能力、经济环境,范围经济的取得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产业组织改善的安全目标 对金融行业而言,产业安全具有自身风险的防范这一层含义

16、。在银行经营方式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时期,除去有效的监管和严格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以外,以下三点同样是涉及到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是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资产的内部结构。商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越大,说明一国企业间接融资的比例越大,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商业银行融资的依赖越强。同样金融内部的资产结构也直接影响过渡时期的金融安全。我国在向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渡时期,巨大的银行资产与较小的流通市值将对现有的金融监管、银行内控制度等构成极大的挑战。二是银行所在的市场是否具有垄断特征。导致分业经营的影响最大的“利益冲突论”发生作用的一个前提是银行市场具有垄断特征, 我国目前的银行产业具有高度的寡占特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居于高度垄断地位,银行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以提高融资成本或不再续订贷款合同要挟企业购买它所承销的证券的便利,以及将破产风险在交易中转嫁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