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7258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高中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群体,在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上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本人认为在高中期间应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体育锻炼欲望和需求,养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本文就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学生因性别差异、喜好差异、环境差异、主体意识差异等而引起的不同课外体育锻炼倾向与行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桐庐县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作参考。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锻炼 意识 行为 调查分析1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试图就目前桐

2、庐县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进一步了解高中生的体育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以桐庐县各高级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2当代高中生特点高中阶段学生已进入青春期的尾期,其身体形态、机体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向成熟发展。2.1生理方面此时的高中生身体形态发展已趋完善,这一阶段表现出青春期的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判断能力明显提高。由于神经过程的灵

3、敏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2.2心理方面高中生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出现大量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并渴望得到满足;情绪化强烈。善于独立思考、求知欲强而好争辩;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同时滥用精力与蛮干,有时在客观条件未具备时,急于谋求需要的满足;对情绪、情感缺乏控制并易陶醉于低级情绪中。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因素动机因素是人们为什么能够思维与行动的原因,是决定思想和行动的因素;对行为的发动、维持、制止以及选

4、择做出解释。其体现在人对行为的主观的思想的倾向和主观意识上。3.1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倾向高中生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有强烈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欲望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和缓解自身压力。他们精力旺盛,需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表1 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倾向调查统计表想参与可以参与无所谓不想参与男生(260)15178292女生(222)12763284占被调查人数%57.729.311.71.3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都有很高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57.7%的学生有较强的参与课外体

5、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倾向;29.3 %的学生有参与的主观意愿;只有不到 1.3%学生不愿意参与。可以肯定地说,处在高中期间的学生有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倾向性。这与他们现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吻合。此时的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恢复机能。能够高频率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3.2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意识因素高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其必然的主观意识因素,而且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各有不同。表2 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意识倾向调查统计表强身健体提高竞技水平同伴的认可、赞赏毫无目的男生(260)15436682女生(222)13519671占被调查人数%6011.4280.6表2中我们可以

6、看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60%的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希望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环境,为将来能够在社会立足而进行身体的储备。这种内在的动机是长期的、持续的、在主观意识中难于动摇。从外在动机上说,11.4%的学生认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从而在各种体育竞赛中有所收获,促动进一步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力。也有28%的学生是为了能得到同学及同伴的认可、赞赏,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外在动机虽然在时间上和维持程度上比不上内在动机,但其具有较强的刺激效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动。0.6%的高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毫无目的,而这些学生

7、正是不想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可见,有目的有目标才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3.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通过调查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的学生并没有其主观思想行为倾向中表现出来的那么一致。表3 高中生平均每周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统计表不锻炼1次2次3次4次4次以上男生(260)201017345165女生(222)37131411030占被调查人数%11.848.123.811.43.91表3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并不象其主观思想倾向表现的那么强烈,只有不到5%的学生每星期进行四次或四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而近有60%的学生每周只参与一次或少于一次的课外体育锻

8、炼。这明显与他们的主观思想倾向相违背,主观思想在行动中得不到实施。他们主观上的愿望只代表一种思想倾向,而能否实施于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客观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现差距,他们希望的锻炼条件(场地、器材、时间、课业负担等)得不到主观上的满足。那么他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性便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因而出现可去锻炼也可不去锻炼的的情况,最终影响并导致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的怠懈。久而久之,高中生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人群中消失。3.4影响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高中生群体中客观锻炼条件在实施高中生主观课外体育锻炼倾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9、如下表所示:表4 影响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统计表场地器材时间同伴身体其他男生(260)5055106201019女生(222)67237239128占被调查人数%24.416.336.912.34.55.6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的活动区域跟以往相比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场地、器材(40.7%)仍然是制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说明了学校活动区域和活动器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需求。再则,36.9%的学生是因为时间没有而不锻炼或少锻炼,可见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对紧张些。在主观倾向得不到满足时,主观思想倾向就转为消极状态。进而由锻炼逐步变成少锻炼乃至不锻炼的状态。

10、所以应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和完善,安排一定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来满足学生主观倾向的需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外体育锻炼习惯。同时我们发现男女生因同伴因素而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比率差距较大。女生中因同伴而放弃课外体育锻炼的比率为17.6%;而男生中只有不到7.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这于女生较为含蓄内向的情感特点相吻合。3.5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择项高中学生处在青春年龄时期和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在课外体育锻炼择项上应体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与高中生兴趣广泛相适应。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这与我们设想的相差甚大。表5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择项统计表足球篮球排球

11、羽毛球乒乓球长跑其他男生(260)838432242901占被调查人数%3232.312.29.211.303.8女生(222)0111711444036占被调查人数%04.97.751.819.6016表5中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择项面窄。同时男女生也有明显的差异性。男生中76.5%的学生选择三大球类项目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女生71.4%的学生选择羽毛球、乒乓球作为锻炼的项目。男生明显倾向于较激烈有对抗性的大球类和能体现个人技术的小球类项目。而女生则较多的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这也与其完善自我的主观动机的倾向性相吻合。男女生的共同之处在于不愿意做机械、单调、乏味的中长跑。3.6高中生

12、课外体育锻炼择项的主观思想 性别上的差异和特点造成了不同的择项主观的思想原因。如下表所示:表6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择项主观思想原因统计表特长爱好有挑战性同学影响家庭影响为了身材更好锻炼娱乐性强男生4895148103847占被调查人数% 18.636.55.32.9414.618.1女生1926341966553占被调查人数% 8.5 11.915.28.529.92.223.8表6中明显体现出男女生间的差异,36.5%的男生是为因为具有挑战性而选择锻炼项目的。这说明男生有较强的情感外倾性,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敢于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性格相匹配。而女生中只有11.9%的女生选择具有挑战性项目,

13、这恰恰是女生情感内倾,易受他人行为选择的影响,以自我完善为主的主观思想的表现。这也说明在高中期间男生已有较强的成人特性,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追求个性的欲望较强烈、情绪化较强烈。而女生回避对抗性项目而趋向娱乐性项目和加强形态美的项目上。这于她们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关联。他们在择项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以自我提高为主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形态美的发展。同时女生较为含蓄内向的情感特点导致她们在择项上较多地趋向同学及同伴间的择项,而放弃主观上的意愿。另外,影响学生择项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也是高中生择项面窄的原因之一。如表3所示,场地、器材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高中学生选择锻炼项目的主观意愿。4结

14、论与建议4.1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取向取决于学生的性别和主观倾向。我们在高中体育指导上应加强性别的差异和主观倾向性差异,使学生的主观倾向性尽量得到满足。4.2加强对体育各个项目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们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倾向性成发散型。拓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择项面。4.3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减少因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消极状态。4.4根据各校的实际,尽可能在体育教学中多安排一些适合高中女生的个人或集体的教学内容,如:形体操、健美操、羽毛球、女子防身术、乒乓球、呼啦圈等,以便在课外活动中使用。4.5课外体育锻炼时也尽可能进行分层分区域活动,防止一些体育锻炼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有观看的份。4.6合理使用女生的从众心理,教师可以先带领一部分喜欢体育锻炼的女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然后激起其他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趣。4.7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要结合小型的专项体育比赛和集体对抗的比赛,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从外在动机上刺激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4.8对部分参加体育锻炼毫无目的学生,应加强教育,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参考文献1夏峰,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中国学校体育,2001(五)2祝蓓里等,心理学教材(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顾雪兰,全民健身与大学生健身对大学生体育投入现状调查与分析。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