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7140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上课学校:昆钢实验学校 上课教师:徐 刚 上课年级:(水平四)七年级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昆钢实验学校 徐 刚一、 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先练后教,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掌握了运球的落点、用力的方法、身体重心的平稳、高低运球的节奏变化技术,才能较好的完成行进间运球技术。学生能积极主动尝试教师安排的练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有所

2、提高,从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运球。2.篮球接力游戏。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确行进间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左右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运球的技术。40%左右的学生能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通过专项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同伴之间团结协作配合能力。四、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行进间运球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也是篮球教材中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运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行进间运球的学习。高一学

3、生对行进间运球技术掌握肯定有问题。因此本次课在教学中重点解决控制球能力中运球的落点在人的左侧、用力的方法、身体重心的平稳、高低运球的节奏变化等技术。让学生在学与练中掌握运球动作逐步提高进间运球的能力。五、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差异较大,但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生长发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求知欲望非常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练习,使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让学生明确篮球行进间运球的作用,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球的落点、用力方法、身体重心

4、、节奏变化。难点:控制球的能力。七、教学策略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局制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立足与熟知、熟练为主,对运动技能教学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行进间运球动作的速效形成,并通过橡皮筋而设计多种练习方法,有效地解决行进间运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与练中掌握运球动作,体验运球的节奏,逐步提高行进间运球的能力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八、生理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20次/分最高心率 135次/分练习密度35左右九、教学(流程)1.导入与热身部分采用NBA 篮球比赛出场形式,相互鼓励击掌,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开始。抱球绕场分裂跑到边线和端线、球操与球性练习、激发学生学

5、习热情。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为下一步学练运球技术做好准备。2.学习与体验部分先复习原地篮球运球练习,巩固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稳定学生运球的时机、速度、落点,加强同伴间合作。在行进间运球教学中采用了先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办法通过观看视频、讲解示范、纠错、展示。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技术动作从易到难,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让全体学生都由所提高3.愉悦身心部分 教师采用跟音乐放松活动,示范引领,带领学生调整呼吸和身心。最后进行语言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交流心声,体验成功。体育与健康篮球课教案

6、授课教师徐刚学校昆钢实验学校上课时间2017.5.17地点昆钢实验学校教学对象水平四(八年级)人数52课次第1次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运球。2、游戏:篮球运球接力与拼字。重点运球的落点、用力方法、身体重心节奏变化难点控制球的能力和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确行进间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左右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运球的技术。40%左右的学生能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通过专项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同伴之间团结协作配合能力。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练

7、习次数时间导入与热身 7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二、入场“仪式”。三、绕球场行进间运球分散到边线和端线。四、在老师的带领下随便音乐进行球操练习。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绕球练习8字跨下绕球练习原地运球练习手指拨球练习抛接球练习一、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学习内容与目标。三、设立小组长。4、 教学过程:、安排学生取球。调整队伍,讲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做球性练习。一、指定地点集合,体育委员检查人数。二、学生入场,和老师相互击掌入场。三、明确本次课的内容。听清指令。四、练习1、两路纵队行进间运球成散点站立。2、注意力集中并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球操练习。组织:四列横队m m m

8、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组织:二路纵队开始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1902学习与体验30学习与体验30一、游戏:掏球比赛男、女生分开在规定的区域里进行掏球比赛。二、行进间运球教学手段:1、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进行限制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行进间运球技术练习:两人拉一根10米橡皮筋作为标志线,高度为40厘米。小组进行自主性练习。(如:图1)两人拉一根10米橡皮筋作为标志线,高度为140

9、厘米。小组进行探究性练习。(如:图2)两人拉一根10米橡皮筋作为标志线,高度为160厘米。小组进行自主性练习。(如:图3)两人拉一根10米橡皮筋作为标志线,高度为165厘小组进行自主性练习。(如:图4)五、综合素质练习“行进间运球接力与贴字”游戏。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队人数相等,每组10人,在篮球场端线前站成四路纵队。比赛开始,快速运球到对面标志物处,然后到展板处进行帖字。贴字完毕后快速运球返回接下一个依次进行。那组先完成运球和贴字为优胜队。(必须把字贴稳才能返回)以最短时间完成为胜队。一、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设疑:如何控制好球。怎样保护好球。小结:运球手掌打开,眼看前方。1、讲解动作

10、要领及示范。从中发现问题,准备怎样解决。讲解示范、重点指导学生运球的落点、运球的高度、用力的方法、身体重心的平稳、高低运球的节奏变化情况下完成行进间运球练习。易犯错误:行进间运球时球的落点太近或太远,身体重心不稳、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示范并强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全身协调用力。选优展示1、示范并讲解练习方法2、组织学生分四个小组进行游戏。3、组织分四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行进间运球和贴字比赛。一、学练过程:1、学生一人一球在规定的区域里进行掏球。2、认真听教师讲解及观看示范。2、学生进行行进间运球练习。3、观看示范,听教师讲解练习要求重点体会,球与人合一、身体重心平稳,手脚协调配合,克服易犯错

11、误动作,合作配合中练习。4、学生展示,认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看清示范听清游戏规则。2、分组一路纵队进行行进间运球投篮比赛。3、鼓励本组队员。掏球比赛队形组织: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按规定的区域进行游戏活动要求:尽可能控制好球,不被别人把球破坏。组织:四列横队从球场底线开始(来回进行运球练习)图1图2图3图4组织:全班分四小组,各小组如图站位。mmmmmmm mmmmmmm mmmmmmm mmmmmmm 101010122130303030301140愉悦身心3一、 放松活动。二、课的小结、评价。三、回收器材。四、师生再见。一、组织学生随音乐进行放松。二、教师总结与评价。三、安排体育委员委收回器材。四、宣布下课。一、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放松活动。二、结合自已本课练习情况听教师小结。三、体委回收器材。四、全体下课。组织:四列横队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要求:逼真,放松,愉悦。1-21场地器材篮球场、41只篮球、音箱、贴画板4块橡皮筋4根。负荷预计练习密度: 35%左右平均心率: 120课后反思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