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7127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 试 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攒聚(cun ) 悖论(b ) 哽咽(yn) 浑身解数(xi)B. 地壳(k) 奔丧(sng ) 黄晕(yn ) 拈轻怕重(zhn ) C. 怒号(ho ) 暴虐(n ) 孱弱(cn ) 好逸恶劳(w) D. 香醇(chn ) 庇护(b ) 告罄(qng ) 自给自足(j)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剔透 哂笑 月明风清 得意扬扬B惧惮 销融 豁然开朗 随声附合C戎马 神秘 莫名其妙 锐不可挡D抱怨 分岐 马

2、革裹尸 陈辞滥调3. 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 (迷离 迷惘 迷醉)。 (2)不可否认,个别干部对群众疾苦 (莫衷一是 默不作声 漠不关心),而焦裕禄同志却是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干部。4.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 )(10)题中,任选一题 。(6 分)( l )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2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4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 5 )至于夏水襄陵, 。 (郦道元三峡)( 6 )小惠未徧, 。( 曹判论战)( 7 )不应有恨, ? (苏轼 水调歌头)( 8 ) ,看着你工作。(泰戈尔 金色花) ( 9 ) ,是失修的路基。(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0 )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 分) 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 ,使一个人

4、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 )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 2 )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 3 )第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l 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 分)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样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于指着那些钱

5、说。“听你的!” “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1分) (2) 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那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1分) 二、绿合性学习(7 分)来源:Z.xx.k.Com7.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识书信 写汉字

6、】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文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关的结合。 【 活动二:做调查 说现状】 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活动三:提倡议 共参与】 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2 分) 【 活动四:写书信 表情意】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

7、信纸上,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其实的人名,100 字以内)。 ( 2 分) 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三、阅读(共15 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该(共9小题,计30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 题。(12 分)中国珠算王渝生2013 年12 月4 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因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情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

8、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 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 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 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 颗相当于5 ,下面4 颗每颗当作1 ,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 盘珠算法 插图记载是上1 珠。午荣的 鲁班经 是上2 珠,下5 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 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 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 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 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

9、 。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开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 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浙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 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

10、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城。这些努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盘这个简单的工具,算术这门本来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在大众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开来。计算,已经不再是有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了。现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诀并辅以一定时日的拔珠练习,即便是不懂算术原理的粗汉,照样也能完成加减甚至乘除等复杂的日常计算。 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帐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豪

11、不差。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简简单单一副算盘,背后竟有这么多学问,能被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奇怪了。(选文有删改)8 根据第 段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珠算的特点。( 2 分) 9. 文章第段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珠算,请依据文段内容填空。(3分)第段:珠算盘的来历, 第段:珠算盘的构成, , 10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具体说说,“慢慢“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 2 分) (2)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 2 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珠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就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 算术这门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能在大众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为珠算法口诀及拨珠练习易于掌握的缘故。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