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6848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国社会制度更替过程篇一:法国政治制度演变二外法语期末论文法国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姓名:学号:法国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征服法兰西民族的祖先高卢人后,在高卢设置行省,实行奴隶制,建立与罗马帝国相仿的行政机构。罗马皇帝通过高卢贵族进行统治和征税。从 5世纪开始,法国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由于推行分封制,国家长期处于割据状态,形成法国早期的封建割据君主制。从14世纪开始,国王为加强王权,打击教会势力,开征新税,召开了由僧侣、贵族和市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形成了国王和等级代表制相结合的等级君主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兰西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从16

2、世纪起,法兰西出现了中央集权,国王统治全国的领土,中止三级会议,建立了官僚制的御前会议。从此,法国由等级君主制发展到“朕即国家”的君主专制制。17世纪后半叶,君主专制制发展到顶点,王权空前强大。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此后,法国政治风云多变,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和共和制的多次反复更替的过程,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诞生,才最终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相继建立了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它使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法国共和政治体制臻于完善。经过了大革命的洗礼,各种基本

3、接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也初具雏形,虽然在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还没有最好定型,但我们仍然可以说,19世纪以来的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都是在大革命所奠定的原则上进行的。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制度特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治制度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于1791年召开制宪议会,制定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赋予国王很大权力。1792年在人民的压力下,国民公会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了共和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雅各宾派政府颁布宪法。宪法规定,法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确立议会共和制,最高立法机构为一院制的立法会议,议员由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产生;最高

4、权力机构是由24名成员组成的执行会议,成员由各省的选民会议选出。公民除享有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规定的权利外,还享有劳动权、受教育权、获得社会救济权,以及对侵犯人权的政府的起义权。虽然由于法国政局多变,这部宪法未能实施,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初步确立了近代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789年6月17日三级会议转变成国民议会这件事标志着旧有秩序的崩溃。当时革命者的主要诉求便是制定一部旨在保卫人权、限制国王权力、使政治生活有序化的成文宪法。1789年国民议会又宣布改名为制宪议会。在这种情况,1789年8月26日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9月3日宪法得到了通过。其中,前者只

5、是一项旧有超越时空性质的原则宣言,而对于具体的议会制度并未规定,甚至对于议会政治的重要性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议会政治具体化的任务在1791年宪法中得到了初步的完成。根据该宪法规定,法国的主权属于国家,这一主权由立法机构和国王代表,立法机构是一院制的国民立法议会。当时的国民立法议会共有745名议员,由选举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但这并不是一种普选制,只有“积极公民”才享有选举权。所谓积极公民,是指那些25岁以上、出生在法国或归化了法国的、有固定住所的,特别是缴纳了不低于三个工作日日值的直接税的男性公民。宪法还规定了国民立法议会的权限主要是:法律的创制权(提出法案的权力)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决定公

6、共支出及赋税的权力;决定公共收入在各省间的分配及运用的权力;与王一起决定宣战的权力;批准与外国签订的和平或同盟条约的权力。由于在这种宪法的规定中,国王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其频频使用否决权,从而导致了双方矛盾的激化,最终到了1792年的年中,这部宪法实施上就已经被搁置了。1792年8月10日,巴黎爆发了起义。9月21日,国民公会正式开幕,取代了国民议会的地位。1793年6月24日,国民公会通过了新宪法。与1791年宪法相比,1793年的新宪法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首先,从性质上来说,这是一部共和宪法,其废除了世袭的权力,规定一切权力必须经选举产生。同时,为了扩大选举的范围,其还废除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

7、的界限,废除了选举权的财产资格。一切年满21周岁的男性公民在某地居住了10个月后,都可参加该地的初级议会,然后在初级议会中按人口比例选出选举人,参加对国民议会的选举。其次,1793年宪法宣布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从而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指导思想。但是,1793年宪法在实践中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当时决定着法国政治的是国民公会及下属的各个委员会,尤其是公共安全委员会,因而,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段时期是议会专政的时期。1794年7月发生了反革命的热月政变,雅各宾派政府被推翻。1795年大资产阶级通过宪法,废除了普选权、直接选举制和一院制,立法权属于两院制的立法会议,行政权属于督政府。1799年拿破仑波

8、拿巴政变上台,集大权于一身。1804年拿破仑建立帝制,以第一帝国取代了第一共和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是这时的波旁复辟王朝已经不是1789年以前那种封建的、宗法的君主政体,但又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种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半封建、半资产阶级君主制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复辟都是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复辟王朝,又一次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它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和其制度特点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政治制度 1830年巴黎发生“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际上是君主立宪制,代表一小撮金融贵族集团的利益,它不仅受到法国新兴工业资产

9、阶级的抵制,也引起广大工农的不满。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总理和政府成员。但总统权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如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议会仍为一院制,拥有较大权力;它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公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1848年宪法重新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同时权力分割的原则再次得到确认:“权力的分割是一个自由政府的首要条件”。立法权由一院制的立法议会行使。立法议会与总统共同享有法案的创制权,议会负责法案的表决通过。此外,议会有权批准国家

10、预算,并监督政府的日常工作,任何人包括总统在内均无权解散议会。行政权则由总统享有,总统由普选产生。实际上,1848年宪法同时创立了两个强有力的权力:总统和议会。二者之间只是一种分权关系,并不相互制衡。所以这种政治体制是一种总统制与议会制的综合。也正是由于这样,导致了1848年宪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不强,最终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灭亡。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具有王权的一切特性。”君主派的路易波拿巴 1848年当选为总统后,利用这一特性于1852年12月推翻共和政体,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月14日,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灭亡之后,路易波拿巴签署了新宪法,即

11、1852年宪法。路易波拿巴在政治体制上事事模仿其叔父拿破仑波拿巴,因而1852年宪法事实上也就成为1799年宪法的翻版。行政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议会权力则受到了削弱。1852年宪法实行的多院制立法体制:议会共设三院,与总统共同行使立法权;由政府官员组成的参议院负责法案的准备和起草;立法团讨论并通过法案;元老院负责审查这些法案是否违宪。1860年之后的几项元老院令为当时的政治生活增添了几分自由主义色彩。议员们与总统一起拥有了法案的创制权,拥有了提出修正案的权力,拥有了对政府的质询权。元老院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第二立法团。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改变第二帝国专制政权的性质。第二帝国一直持续到1870

12、年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期间出现政体的反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法国近代革命时期,阶级冲突相当尖锐,代表旧王朝的封建复辟势力强大,在多次的起义中人民的力量也逐渐壮大,两大对立势力之间决不妥协,而中间派别力量又太小,所以冲突尤其尖锐,革命形势迭起。其次,法国革命多次受到外来势力的干涉,巴黎人民为挽救祖国危机而屡次起义,推动革命形势一次次高涨。最后,近代法国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各种思想为建立新国家的政体提供了指导。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制度特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国人民推翻了第二帝国,恢复了共和政体,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3、,但政权被资产阶级组织的政府篡夺。法国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资产阶级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巴黎公社。但不久,巴黎公社便被资产阶级反动派所镇压。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人民与共和派一起同保皇派进行长时期的较量。1875年1月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了瓦隆修正案,规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历史上的1875年宪法,终于确立了共和政体。第三共和国实行多党议会制。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众议院由普选产生,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对众议院具有极大的牵制作用。总统是

14、国家元首,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连选连任。总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命军政要员,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内阁要对议会负责。随着各阶级和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内阁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篇二:在法国政权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

15、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

16、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三:法国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法国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在其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非常复杂和多样。法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内容涉及1789年以前法国的政治制度、17891870年法国的政治制度、1871年巴黎公社的政治制度、1870年以后法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1法国资产阶级在近现代为实现其专政所采取的以单一中央集权制为核心,议会制、总统制和法国政治制度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征服法兰西民族的祖先高卢人后,在高卢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