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6756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1.1藻类植物一、单选题 1. 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生长在地下,有不定根,进行孢子生殖下列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A.水绵 B.贯众 C.马尾松 D.桃2.海洋中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可达地球大气含氧量的()左右A.20% B.40% C.70%3.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 ) A.满江红B.紫菜C.白菜D.肾蕨4.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E可表示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D.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5.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都不结种

2、子B.植株都很矮小C.都可以食用D.都必须生活在水中6.下列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A.藻类植物B.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绵是常见的海洋藻类植物B.海带是多细胞植物体C.水绵的植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D.组成海带植物体的三部分是根、茎、叶8.藻类没有根、叶、茎,但仍属于植物是因为( )藻类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呈绿色营养方式是自养都生活在水中都由细胞构成A.B.C.D.9.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

3、似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10.“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由于以下哪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1.海带、葫芦藓、铁线蕨等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有茎、叶 B.都有输导组织 C.都有根 D.都用孢子繁殖后代12.下列几种绿色植物中,符合“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起固着作用”特征的是()A.海带B.葫芦藓C.满江红D.苏铁13.海带是常见可食用的藻类植物它具有的特征是()A.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能产生繁殖后代的种子

4、D.只有茎、叶的分化二、填空题 14.核潜艇在海水中长期航行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科学家设想在潜艇中建立一个小球藻(一种单细胞藻类)空气净化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请回答:(1)这一设想的依据是_(2)空气净化器必需提供的原料是_和_ (3)这个空气净化器若要运行还需要_ 15.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能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_ 16.根椐如图填写水绵各部分结构名称,并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水绵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水绵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填图中字母)(2)水绵是_(填“单”或“多”)细胞植物,图中的E为带形呈螺旋状的_是进行_的场所(3)把一团水绵放到盛有淸水的烧杯中,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烧杯中

5、有气泡产生,收集这些气体,用将要熄灭的火柴检验,火柴会_(填“熄灭”或“复燃”),说明水绵在光下产生了较多的_三、解答题 17.如果你在森林里迷路了,你能不能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分辨方向?说明你的理由 四、综合题 1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生活在水中的是_,适宜生活在潮湿绿地环境中的是_(2)没有专门输导组织的是_(3)具有根、茎、叶,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是_(4)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_19.图一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达40厘米,可用孢子繁殖后代。图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 成熟的具有钩刺的果实可钩挂在动物的毛上,藉以散布他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植物

6、属于_植物,判断的依据是除了用孢子繁殖这一特征外,这类植物的茎内有了_组织,所以可以长得比较高大,我们一般可以在森林和山野的_环境中找到野生的它们。(2)图二中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判断的依据是:_。(3)图一和图二中的植物哪种更适应陆地环境? _。(4)生物圈中与图一中的植物繁殖方式相同的植物类群还有_和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蕨菜、满江红、卷柏、贯众等桃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

7、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故选: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开始出现了输导组织,据此解答2.【答案】C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海洋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故选:C【分析】藻类植物的数量庞大,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藻类植物有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的作用3.【答案】 B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

8、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如衣藻、海带、紫菜等都是藻类植物而满江红、肾蕨则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白菜则是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的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可见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的分类与特征:(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3)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

9、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4)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5)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故盆栽蕨类应该摆放在背阴、潮湿处.4.【答案】C 【解析】【解答】解: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

10、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所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故选:C【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孢子植物的特征P是藻类和苔藓的共同特征,Q是藻类、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E是藻类和蕨类的共同特征,F是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藻类植

11、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答案为:A【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比较如下: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内有输导组织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肾蕨、蕨高等 出现迟阴湿环境苔藓植物:假根,有茎、叶分化,内无输导组织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墙藓中等阴湿的环境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如:海带、紫菜、水绵低等 出现早水中6.【答案】 D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D【分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水绵生活在淡水中,是常见的淡水藻类,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带是多细胞的植物体,起固着作用的叫根状物,最上面的叫叶状体,连接根状物和叶状体的部分叫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