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5106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化优先名词解释篇一: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0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第14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3、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4、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

2、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斗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2

3、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3简述符号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以解释其规律的理论。(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2)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3)社会学家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

4、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其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4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三、论述题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5、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需要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马斯洛把

6、需要的满足看成是重要的。(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好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10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2(第58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群体:是指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2、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3、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收,流入城市的人口超出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称为过度城市化,或超城市化。4、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

7、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层。二、简答题1、 简述家庭的功能?答:(1)经济功能。主要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2)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3)抚育和赡养功能。抚育事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事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4)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包括劳动能力的恢复和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2、简述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1)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2)目标是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3)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4)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组

8、织成员的力量。(5)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会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上要素是各种社区的共同点,但在不同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

9、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五、论述题分析科层制及其功能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1)内

10、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即它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理想型的。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

11、求,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10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3(第911章)一、名词解释1、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2、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责任感,它是个人为了维护群体荣誉、保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做怎样的考虑。3、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人与环境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4、就业就业是指在劳动年

12、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动的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制度的含义。第一种,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第二种,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第三种,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2、简述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1)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它对

13、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2)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篇二: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社会学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优势需要: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3、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

14、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4、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二、填空题1、社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开始的,产生与19世纪30年代。2、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3、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4、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 普遍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的需求的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6、马斯洛于7、美国社会学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做出克贡献,他强调个人主观的的作用。8、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9、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变化的过程。10、巴普洛夫的三、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A) A、中国2、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 C实践哲学教程3、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B、康有为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D、马斯洛5、“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B、安全的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A、朋友谈心7、“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