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导学案模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4536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导学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导学案模板.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导学案模板篇一:体育学案合作学习教案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内容上根 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 关。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

2、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明白长骨 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 为和后天性行为,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 【教学目标】: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3、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

3、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骨骼肌的结构特性。教学难点:人体运动如何产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师:板书“肘”,认识肘。请学生一起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在哪个系统的指挥下,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提示:屈肘的动力是由于哪个器官的收缩?使什么绕着什么活动而形成的?)问:神经系统 骨骼肌 骨 关节师: 指出这个动作中起杠杆作用的骨,支点是肘关节,动力于骨骼骨的收缩,指挥是神经系统。指出骨骼肌、骨连结、骨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许多动作都 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产生动作。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问: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

4、折或肌肉拉伤、瘫痪的情况,还 能进行正常的运动吗?能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吗?这体现了它的什么功能?(支持)板书:人体的支持与运动运动系统。新课一、骨骼师:人体的骨有206块,指出骨、骨连结合称为骨骼。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生:骨是单块的骨,骨骼是由多块骨通过骨连结组成的。(骨骼可以是整个人体骨骼,也可以骨骼的某一部分,如上肢骨骼、躯干骨骼。)师: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结构成的。1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图片,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问:看看人体骨骼可分为哪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骨?生:对照身体,读图认图。生:指着骨骼模型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问:头骨的各块骨只有一块下颌骨

5、能活动,其余不能活动,各块头骨围成了一个空腔(颅腔),颅腔有什么重要器官?2、躯干骨中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它们围成了什么腔,腔里有哪些重要器官?那么人体的骨骼除了有运动、支持功能还有什么功能呢?生:保护师:指导阅读:DIY探究自己的足印。问,足部的形状有什么特点?生:在人的骨骼中,足部的一些骨和足底的韧带、肌肉共同构成了一下向上弯曲的弓状结构足弓。问:人的行走方式?生:直立行走。问:足弓对于直立行走有什么生理意义呢?生:体重全部由双足承受,足弓与承受直立行走的全身重量相适应。师:补充,足弓还有利于增加直立行走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同时避免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师:指出什么是扁平足,扁

6、平足的功能缺陷:长时间行走易疲倦,血管与神经受到压迫,易痛。问:骨骼上你还能找出哪些是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提示1、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明显区别?)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提示1:观察脊柱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生:侧面有弯曲师:指出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小结与直立行走适应的特点: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足弓,下肢骨粗壮。过渡生:阅读小资料。人体的骨骼非常坚固,却很轻,只占全身重量的14%,全身的肌肉重量一般要占体重的35%4

7、0%。师:那么人体的骨为什么轻而坚固呢?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之相适应的特点?下面我们以长骨为例,研究骨的结构。2观察长骨的结构。(播放观察录象)取一块新鲜的猪的长骨(如股骨)用锯子把它纵向锯开,从外向内依次观察。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 这是骨膜。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坚韧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观察骨膜的颜色红色,里面有血管(营养作用),还有神经(使骨能接受中枢传来的兴奋,有感觉功能等)。2)观察骨松质与骨密质。注意两种骨质的分布部位(骨密质骨干,骨松质长骨的两端)。骨质的形态结构、硬度、承受压力方面有什么不同?(骨密质致密而坚硬,抗压力很强;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可以承受一定

8、的压力)3)观察骨髓时分布在什么部位?是什么颜色?这两种颜色的骨髓谁有造血功能?4)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说明长骨是什么形状?(管状)师:对照图片,总结归纳长骨的结构。讨论1: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讨论2:人的骨骼系统为什么轻而牢固?这样的结构对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什么意义?(因为骨是中空管状结构,使骨既轻而坚固。与运动支持功能相适应的) 讨论3:骨能不能长长和长粗?骨折以后骨能不能重新愈合?为什么?生:思考阅读信息库回答。(骨端软骨层在儿童少年时不断产生骨组织,使骨长长;骨膜中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质使骨长粗)过渡:骨不但轻而坚固,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儿童骨的弹性与老年人

9、相比,谁弹性大?老年人的骨弹性小,容易发生骨折?为什么呢?生:阅读信息库回答。师:小结骨的成分与特性,不同年龄的人骨的成分的含量,特点。骨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人 的骨中这两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合,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变化,骨的成分含量会出现变化,骨的硬度和弹性也会有所改变,成年人的 骨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儿童的骨有机物大于1/3,无机物小于2/3,这样的骨硬度小,弹性大,易形变。老年人 的骨有机物小于1/3,无机物含量超过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容易发生骨折。想一

10、想:为什么儿童时期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脊柱变形)总结本课。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人体与运动 教学设计20XX-05-21 15:451、设计理念: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骨骼、关节、骨骼各肌的构造和功能;掌握青少年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想出一种发展身体某一肌肉群的方法。能力目标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大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11、并体验到成功。这种积极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情感目标:通过展示精彩视频与直观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适当将竞赛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3、教学对象:九年制初中一年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的概念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运动的基本原理,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资源:人体与运动一课,是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中的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理论课。教材由“骨骼和关节”、“肌肉”、“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

12、系统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4、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初中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资源:人体与运动演示课件、幻灯片课件教具资源:人体骨骼模型、体操垫。5、教学策略:体育理论课由于在教室内进行,场地受到限制,教材内容又显得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根据新体育课标的要求,我通过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试一试,动口问答,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由动而乐,在乐中学。七年级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又特别活泼好动。因此我对他们不进行过深的理论讲授,只讲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内容。在讲授时也不是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使内容生动、形象,创设语言和练习情

13、境,使讲练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 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我想通过讲清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 人能够运动,从而为初中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七年级第一次体育理论课就安排了人体与运动。想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开学的第一节体 育理论课,培养对学生对体育的兴趣。6、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了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试验式教学法、总结归纳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及分组合作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7、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8、教学过程:一、给同学展示NBA顶尖球

14、星在赛场上的精彩视频,引出讨论问题:他们在赛场上自由驰骋,是依靠自身的什么完成的?总结:无论是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一般人,只要从事体育运动,就必需依赖与自身的运动系统。二、一边展示刘翔跨栏的视频一边告诉学生:奥运冠军刘翔就具备非常适应于跨栏的运动系统!如此高强度的运动,这一切都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三、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最后在黑板上写出运动系统的分支图:人体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四、介绍骨骼1、在幻灯片上展示人体骨骼的正面示意图。骨骼: 正常成年人的骨骼数为206块,可以分为附肢骨骼和中轴骨骼两部分,其中附肢骨骼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中轴骨包括椎骨、胸

15、廓骨和颅骨。(主要人学生能了解什么是中轴骨什么是附肢骨)2、概念传授:骨骼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别向学生展示四种骨头的形状,介绍各种骨头的特点与特定的作用: 长骨:由股骨所代表的那种长大的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短骨: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