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漏报调查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3132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亡漏报调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亡漏报调查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亡漏报调查总结篇一:居民死亡登记漏报调查小结*县居民死亡登记漏报调查小结为了贯彻执行鲁疾控慢函【20XX】17号通知精神和山东省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县死亡报告工作,提高死亡统计工作的质量,现将20XX年度漏报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调查范围樱桃园镇将军寨村、庄和村和东耿王村;燕店镇安庄村、东孙庄、西孙庄、后孙庄和罗村庄;张鲁回族镇南无村、南沈庄、北安头西街、马村北街,共12个村的所有家庭。二、调查方法1、根据从公安户籍管理、殡仪馆、妇幼保健院及村委会等提供的死亡人员名单形成摸底名单,与网报的名单逐一核对,未能上报者为漏报,然后分病种分村统计漏报情况。2、针对漏报的病例

2、逐一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调查表格。三、调查结果本次实际调查死亡人数是 194人,网络直报了161人,漏报了33人。根据走访调查其中樱桃园镇将军寨6人,庄和4人,东耿王3人;燕店镇安庄3人,西孙庄4人,东孙庄1人,后孙庄1人,罗村庄4人;张鲁回族镇南沈庄1人,南无村1人,北安头西街5人.随后根据摸底,对部分死亡人员进行了网络直报。四、存在问题1、死亡推断书填写不够规范,项目不全,地址不详细,特别是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确的,没有填写详细的死亡原因。2、报告时间不及时,有的乡医拖延一个多月才送报告卡,存在迟报现象。3、有些村没有乡村医生,致使死亡推断书没有人填写,有的村里的妇女主任填写了忘记送乡镇卫生院进

3、行网报。4、其中部分村民躲避火化,自行偷埋,隐瞒死亡信息,致使我们的工作出现困难,增加了漏报率。五、下一步工作建议1、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对死亡推断书的填写。2、加强辖区内死亡人员摸底登记工作。3、通过卫计局与有关部门协调,将辖区居民死亡登记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县疾控中心慢病科 20XX年9月篇二:XX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20XX年XX区死因漏报调查分析报告摘要为了解XX区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XX区采取医疗机构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20XX年10月开展了现场漏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率

4、%,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经校正,全人群粗死亡率为/10万,婴儿死亡率为。调查发现,院外死亡漏报严重。建议当地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常规的死亡登

5、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XX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XX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我区开展了20XX年死因漏报调查。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一、目的了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方法(一)调查覆盖时间和范围调查覆盖乡镇14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0个,辖区覆盖率100%。调查覆盖时间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二)现场调查时间于20XX年10月开展现场调查,持续时间为30天,投入人力共计81人。 (三)调查内容收集辖区常住人口中死亡情况。包括基本信息:死者姓名

6、、性别、年龄、职业等;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生前诊断信息:生前最高诊断依据、生前最高诊断单位。(四)调查方式1、入户调查:采取主动入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死者家属死者生前疾病史和症状体征,并现场查阅死者去世前就医的医疗证据,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既往已报告死亡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2、医疗机构调查:查医院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获取死亡名单,并现场查阅死者去世前就医的医疗证据,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既往已报告死亡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填报。三、调查步骤 (一)入户调查1、基础资料的摸底调查:通过民政、公安、妇幼、医保部门和村委会干部摸清辖区人口、出生和死亡信息

7、的摸底调查,形成死亡数据一览表,为入户调查工作奠定基础。2、拟定调查计划: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计划明确了参与调查的人员、时间、地点等。3、做好调查前的宣传工作并提前下发通知:根据调查计划,通过乡政府、村委会、村干部、村医等多渠道宣传并提前通知村民做好待调查准备。4、入户调查:根据死亡数据一览表开展入户调查,在入户过程中发现新的漏报个案,将其信息补填进死亡数据一览表,并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既往已报告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5、死亡名单核对:将入户调查死亡名单与已登记报告死亡名单进行核对,新增死亡个案即为漏报死亡个案。(二)医疗机构调查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漏报调查涉及医疗机构及科

8、室;2、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记录,形成死亡数据一览表并补报漏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既往已报告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3、死亡名单核对:将死亡数据一览表与已登记报告死亡名单进行核对,新增死亡个案即为漏报死亡个案。四、漏报调查结果(一)调查人数累计调查人口数419581人,调查死亡2524人,其中婴儿死亡2人。 (二)漏报率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见表1。表1 20XX年XX区各乡镇死亡漏报调查结果(%)乡镇 名称 文澜镇 草坝镇 雨过铺镇 新安所镇 芷村镇 期路白乡 老寨乡 鸣鹫 冷泉乡 水田乡 西北勒乡 合 计已报告

9、 死亡数 1043 229 176 227 132 127 89 90 182 91 70 2456全人群漏报调查死亡数 40 3 1 5 3 2 4 3 4 2 1 68漏报 率已报告 死亡数 19 1 1 3 2 0 0 0 1 1 1 29婴儿漏报调查 死亡数2 0 0 0 0 0 0 0 0 0 0 2漏报 率 0 0 0 0 0 0 0 0 0 0(三)各性别、年龄校正死亡率经校正,各性别和年龄组死亡率见表2。表2 20XX年XX区分性别、年龄校正死亡率(1/10万)男性年龄 0 1 5 10 15 20 25 30女性校正死亡率报告死亡率报告死亡率校正死亡率35 40 45 50

10、55 60 65 70 75 80 85 合计五、发现及建议 (一)漏报重点人群 院外死亡漏报严重。 (二)漏报原因1、部分村委会较偏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村卫生所(室)辖区划分不明确等因素,导致部分人群未进入监测范围,死亡人员无责任报告单位报告。2、部门间协调困难 由于与公安、计生、民政、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存在较大困难,我区死因监测信息的收集、核对、人口资料的获取也较为困难,导致相关数据3、由于对死亡登记报告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使基层对此项工作存在误解,导致乡村医生未及时上报死亡病例。难于落实或准确性不高。家属因个人利益,不愿到公安部门注销户籍,有意隐瞒死亡信息,以及乡村医生自身对死亡病

11、例登记报告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等。(三)今后如何减少漏报,提高完整性1、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2. 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3. 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0XX年12月4日篇三: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2、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评估常规报告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校正报告死亡率,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慢病综合监测点开展漏报调查,以获得相对准确的人群死因死亡率数据。一、调查目的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死因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准确计算死亡率及期望寿命。2、了解我镇慢病监测点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3、准确估计我镇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准确描述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人群的死因模式。4、准确描述辖区内人群的死因顺位。二、调查内容1、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2、报告死亡数,实际死亡数。3、死亡报告卡填报质量,包括填报卡的完整性和正确性。4、根本死因符合情况三、调查对象及方法1

13、、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郭镇13个自然村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单位,被抽取村委会的每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本次抽取的14个村委会,调查被抽取的10个村委会为20XX年1至12月常住户籍人口的死亡人数。2、调查方法1、组织被抽取村委会的干部或部分居民座谈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分管工程师组成调查组,分成二组对被告抽取的村委会所有常住户籍人口进行上门挨户调查。四、调查步骤(一)死亡漏报调查前到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二)根据死亡报告卡,列出本次调查已报告的死亡者名单。(三)挨户调查和组织村民座谈,把查出的所有死亡个案与报告卡核对。(四)有报告卡者为已报告案例,否则为漏报。对漏报案例应补填写死亡报告卡。(五)在样本人群中对已报告的死亡病例核对主要填报项目,判断是否填写完整和正确。五、组织领导与实施在丹阳市疾病监测系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疾控中心下发统一死因漏报调查要求,对调查员统一进行培训,调查组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名医生组成,由疾控中心人员负责实施和质控。六、时间进度(1)5月10日调查组人员经疾控中心统一培训,以统一调查要求和方法。(2)在调查前各街道完成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及根据死亡报告卡,列出本次调查已报告的死亡者名单交疾控中心。七、数据汇总和分析调查结束后,整理调查资料,写出本次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