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2338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蓬安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报告陈文辉民营经济作为蓬安经济社会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在发展一二三产业、繁荣县域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服务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按照统一安排,近期我深入部分重点企业和县级相关部门,采取听情况介绍、看企业发展和走访座谈,深入探研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效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转变政府职能切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着力经济发展环境的

2、提升,驱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热潮的升温,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18年底,我县工商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户数为1803户,比2016年增加768户,比2017年增加336户,注册资金为690069.41万元。个体工商户为15645户,比2016年增加5230户,比2017年增加2818户,注册资金为105820.01万元。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增长幅度很大,而且是逐年在增加。2017年民营经济生产值达到95.85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县GDP的60.6%。

3、民营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贡献也越来越大,已占了全县经济的大半壁江山。(二)经济贡献比较显著。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主渠道。2018上缴税金50573万元,占全县税收69259万元的7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4.95%。民营经济贡献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发展。(三)社会效益不断增强。首先,民营经济成为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2018年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约32490人。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特别是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民营经济人士成为光彩事业的主导力量。富裕起来的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回报社会

4、,扶助贫困、抗灾救灾、修桥铺路、捐资助学以及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做了大量义举、善举,近三年民营经济人士捐款达1700余万元,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赏。(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的重要抓手,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合理摆放项目,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投资兴办企业。招商引资有效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佳美、亿联、一品天下、博萨、隆固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相继落户蓬安,有力推动了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二、我县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我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得益于我县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降低了民

5、营企业主的创业门槛,减轻了民营企业主的兴业负担,使蓬安成为了民营经济发展和投资的洼地,助推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前置条件,降低民营经济发展门槛。一是取消或调整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出台蓬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取消和调整县级部分行政权力事项的通知和关于第二批取消和调整县级部分行政权力事项的通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9项,调整4项,暂停1项,目前我县共保留行政审批178项。二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对公司制企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除国家特定的行业外,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全面实施“先照后证”改革,除保留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仍然实行“先证后

6、照”登记制外,其余134项一律作为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认真落实“多证合一”改革,企业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等“二十证合一”,有效解决了经营者证照重复登记、办证照来回跑的问题。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出台蓬安县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对“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住改商”登记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放宽了住所(经营场所)等登记条件。三是认真开展中介服务事项和村社区证明清理。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完成行政审批涉及中介服事项目录编制,进一步明确了中介服务事项名称、设置依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服务时限,实现了中介服务阳光运行,规范了

7、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清理村(社区)证明,凡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的证明予以取消,可通过部门内部、系统内部或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全县共取消村(社区)证明170项,仅保留必需的17项村(社区)证明。(二)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减轻民营经济发展负担。一是再造优化审批流程。对35项审批(备案)事项的审批流程全面进行精简、优化、再造,编制了审批流程图和办事指南,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切实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出台了蓬安县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办结时限、报审材料、报审样本“四张清单”,一个重点投资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到竣工验收涉及的35项审批或备案的承诺办理时限从原来的

8、400余天提速到现在的180余天,我县审批事项办理提速达92.8%。二是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暂停(免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6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28项,暂停(免征)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51项,保留蓬安县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100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22项。三是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按照“流程最简、材料最少、耗时最短”的思路,全面梳理各单位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砍掉各类审批环节586个,减少前置审批材料273份,向社会公布了 “最多跑一次”事项1282项,占群众和企业需办理事项的94.6%;编制形成事项清单、流程清单、样本清单、负面清单“四张清单”,在此基础上,制定办事指南参考目录和一次性告

9、知手册20万份,让企业和群众对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思路,在县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独立办事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集中受理窗口,对“最多跑一次”事项,执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办结一窗出件”的办理模式,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楼上楼下跑”“一事跑多窗”。(三)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增添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一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市级创业园1个,市级创业型乡镇1个,县级创业园5个,创业合作社286个。二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一个中心、四个园区”(即:蓬安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石梁返乡人员创业园、大学

10、生创业园、县城商贸返乡人员创业基地及工业园区创业就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创业,增强创业创新活力。三是落实创业奖补政策。为全县1562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计5663 万元。聘请了20余名有经验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专家学者和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队伍,加强对民营企业主的创业指导服务。三、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县尽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众多客观原因和深层次问题,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依然存在问题。(一)规模不够大,民营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明显。一是单体规模较小,支撑作用不明显。从发展轨迹看,我县民营经济起步较晚,起

11、点较低,再加上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支撑后续乏力,客观上造成了其规模较小、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发展现状。我县的民营经济虽然占全县GDP总量已达60%以上,但与公有经济实体相比,单个体量较小。除佳美、亿联、一品天下等极少数几个招引企业外,本土没有成气候、有影响的较大民营企业,且注册在案的17448家民营经济实体,80%以上都集中在商品流通和服务领域,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对全县经济的带动和拉动作用有限,支撑作用不明显。二是企业素质不高,制约企业上档升级。我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始资本大多来源于家族或朋友,所以多数企业仍然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愿聘请专家、能

12、人管理企业,排斥外部资本进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资缺智,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加上一些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层存在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有些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人员流动性大,使必要的技能培训难予开展,造成了民营企业人才相对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三是与全县产业布局不协调,不能形成产业链。我县的产业布局为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需要在食品原料的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及机械的制造、组装、销售等上中下游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经济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整体经济的飞跃发

13、展。但我县民营经济大都集中在商品流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与我县的产业布局极不协调,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影响我县一、二产业的做大做强。(二)发展环境不够优,民营经济的吸引力不强。一是亲商爱商的氛围不浓。前期的引商工作有张力,后期的活商工作无后劲,对投资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破解少,协调化解乏力,责任担当的意识有差距。二是政策落地不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文件,但有些政策措施在具体承办部门落实得不够好。执行政策只有原则性,缺乏灵活性,或有选择性的执行,对部门行业的规定积极执行,对各级政府的规定有等、看、拖的现象。执行政策缺乏大局观念,服务发展只是喊在口头

14、上,讲政策轻灵活,讲规章轻实际,讲程序轻效率,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不是去着力研究“怎么办”,而是一味地搬文件,开口“不好办”、闭口“很难办”,或做表面文章,事事求稳,在优化经济环境上不敢作为,不愿作为,延误了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三是要素保障的创新驱动不活。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保护现有耕地和节能减排等各种约束性指标的确立,生产要素的稀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用地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用地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仅有的用地指标优先供应了县内各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使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一些项目用地更加紧张,即便有好的项目在手也因土地限制而无法落地建设。(三)服务水平不

15、够高,民营经济的发展助力不足。一是深化服务的意识缺失。服务经济工作承诺多、落实少,条件设置多、想办法抓落实少,坐等企业上门办事多、主动上门服务少,部门相互推诿多、积极配合少,办事的整体效能不充分。二是服务效率不充分。通过几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大幅压缩,审批程序有效简化,但群众办事时还深感程序繁琐,特别是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狭小,进驻单位少,加上部分单位对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目前进驻并能在中心办结的行政审批事项还不到30%,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窗口成为“中转站”,操作流程还是“体外循环”“两头受理”,办理各种业务不方便。由于未能推行集中办理机制,部分单位限时办结期限设置过长,就慢不就快,审

16、批流程不畅,部分客观上难以限定具体办理时限的事项,办理周期长,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缺乏活力。三是作风建设成果还需巩固。通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少了,但是“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换位体谅群众办事难的思想不强,对办事经验不足的群众缺乏耐心,对有办理困难的群众缺乏细心疏导,作风建设仍然在路上。四是信息建设滞后。目前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技术还不太成熟,系统以纵向服务为主,横向兼容服务缺失,信息无法共享。如县人社局的“五险一金”业务就有五套独立系统,由于系统不同,缴费标准不同,统筹层次不同,不但来办事的感到手续繁杂,甚至连具体经办业务的工作人员也意见较大。(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突出,民营经济发展门槛不低。一是企业融资难。由于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政策、信贷门槛提高,民营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加大,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扩张、技能改造等急需的资金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首先是抵押贷款难。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可供抵押的物品不多且抵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