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1487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学习货币银行学基础(第五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兑换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信用货币。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三个过程。 实物货币 称量货币 商品货币 金属货币(铜、银、金) 铸币货 纸币、银行券(现金)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电子 2.职能与作用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使用方便了交易,扩大了市场,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包含四个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

2、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货币制度的发展:金属本位币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构成;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行;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势必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量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4.货币的发行与区域货币国家对货币制度和货币发行的管基于两个方面的利益考虑:货币作为公共事业所带来的间接利益。随着铸币的产生

3、,国家可以依靠发行不足值的铸币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能够为发行者带来直接的铸币税收入区域货币也称地区货币,它是由一定区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制度联系的紧密性做决定的。譬如我们国家的“一国多币”(人民币 港元 澳元 台币)和多国一币(欧盟集中发行的欧元。罗伯特A.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因倡议和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被称为“欧元之父”。还有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货币区。)附带理解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

4、相交换的能力。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含义: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这种借贷活动可以采取商品形式,也可以采取货币形式。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信用的发展: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社会主义信用2.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进行交易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一种书面凭证(期票 汇票 融通票据)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与

5、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系。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与产业资本的运动状态相一致。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的信用方式。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上的局限性。行业范围上的局限性(只能在同一产业内上、下游产品企业之间提供信用)。地理范围上的局限性。管理调节上的局限性。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供的信用。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银行信用的特点:具有广泛性(范围、规模、期限等)。是一种间接信用。具有综合性(反映、监督、调节、管理经济)。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

6、所进行的信用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国家信用的特点: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用途具有专一性。国家信用的作用: 国家信用的直接用途是弥补财政赤字。调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给。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具体形式和工具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借记卡主要有

7、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和储值卡三种贷记卡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户金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合作信用租赁信用赁信用就是以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赁信用分为:融租赁(财务租赁)营租赁(服务性租赁)杆租赁(平衡租赁)国际信用3.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直接信用是指企业自己或通过经纪人、证券商向金融投资者(即储蓄者)出售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而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商业信用、国家信用以及消费信用中由企业提供的部分、股份信用等都属于直接信用)。直接信

8、用的特点:借款人自己直接通过发行信用工具进行融资,中间人仅仅是牵线搭桥,收取佣金。融资主体自主性、灵活性大:数量、期限和工具的选择自由灵活。融资过程公开性强:公开、公平、公正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原则。融资风险相对分散:参与者众多与融资工具多样化。直接信用的缺陷性:对于筹资者来说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高于间接信用。资本市场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大多数企业很难进入。 证券市场如果运行不当,往往会引致投机,引起证券价格的暴跌猛涨,导致市场动荡,影响融资效率,并连锁反应到其它金融市场甚至其它国家,不利于经济和金融稳定。 间接信用是指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间接获取储蓄者资金的融资方式。金

9、融中介机构在间接信用中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消费信用中由银行提供的那部分也属于间接信用的范畴)。间接信用的特点: 间接信用中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对于筹资者来说间接信用的融资成本低。对于投资者来说间接信用的风险小。融资弹性较大,融资速度快。 间接信用的局限性:限制条款较多。 使用期限较短。 融资数量有限。 资金需求者融资主动权较弱。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联系:无论是直接信用还是间接信用,都是资金融通或交易的方式,均是将社会闲散资金纳入营运过程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量上的此消彼长;2.直接信用是间接

10、信用的基础。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虽然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存在种种联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融资,其主要区别在于:1.信用行为的主体不同(直接信用只有筹资者和投资者,间接信用的主体是筹资者、投资者和进入中介机构);2.运动形式不同;3.融资的成本及风险不同;4.灵活性不同(直接信用较间接信用灵活性);5.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不同(间接信用的规模直接影响货币流通量,而直接信用中长期信用与短期信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不同的)附带理解赊销(sale on account ):商品买卖双方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赊销方式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赊销方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赊销方式实际

11、上是销货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向购货者提供了短期资金融通.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1.利息发展与利息理论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利息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利息率与利息市场化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公定利率由民间权威

12、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3.决定利率的主要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平均利润率银行成本通货膨胀预期中央

13、银行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借款期限与风险借贷资金供求状况政府预算赤字国际收支状况国际利率水平当前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化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4.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实现市场经济和利率市场化存在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人们的预期存在滞后性和不完全性利率具有弹性。利率发挥作用的原理利差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存贷款利差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第四章金融体系1.金融体系的形成及评价银行的含义: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兑换货币经营(货币的收付、保管、结算、汇兑等)早期

14、银行(高利贷性质) 现代银行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建立。三个特点:利率水平适当;业务范围拓展; 具有信用创造功能。金融体系的功能:聚集和分配资金的功能。支付结算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分散、转移和控制风险的功能。2.银行机构金融体系大致由四类不同的机构组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专业性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投资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根据其经营原则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商业性专业银行和政策性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进出口政策性银行)清算银行3.非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证劵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典当行。4.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机构国际化、联合化经营管理全能化、专业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营运电子化第五章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定义:是指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