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410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篇一:科举制度前 言相当重要 独立创造。中华民族独立创造的,是中国人的专利。 历时长久。公元605年1905年,历时1300年,几乎占据了中国20XX多年封建社会3/5和5000年文明史的近1/3的时间。 影响深广。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了解科举制度,就不能说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华文化。众说纷纭 顾立雅第五大发明? ( Greel)最早从事儒家研究的美国学者,年出版孔子与中国之道。“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可以明确地

2、说,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人间炼狱? 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将其与缠足、鸦片、纳妾一样视为腐朽落后的东西,中国近代落后于日本的一个重要原因,首推是“中国有长期的科举制度,而日本没有”。(一)童试(小试、小考)县试:知县主考,分四场。府试:知府主考。通过者为童生。院试:学政主考(学政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通过者为生员(秀才、相公),取得参加 大比乡试的资格。选拔生员参加乡试的考试:岁试:学政到任第一年举行科试:学政到任第二年举行秀才的荣耀政治地位:见了知县不必下跪(以前的知县权利很大,等于一国的皇帝,有谚语:“杀人的知州,灭门的知县”),官府不能随便对他们用刑,一

3、般人见了要称先生,地方有事如丧葬、婚嫁等,多要请秀才。经济地位:可免除部分地丁钱粮,甚至差赋徭役。外表:穿青衫,头戴方巾(身份的标志)。其房门也总比一般人家高出三寸。儒林外史里的胡屠夫教训范进。(二)乡试(大比、乡闱)三年一考(宋朝形成制度),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在省城(唐宋时期在州治。称州试、发解试),通过者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 三场考试,八月进行(秋闱)。举人的地位举人已是一种正式的科名,有资格做官,一般担任地位较低的地方官和地方官学的教官。社会地位:在地方上可以称老爷。可以随便见知县,随便说话,与知县可以平起平坐经济地位:儒林外史写范进中举,喜极而狂。(三)会试(

4、省试、礼部试)中央礼部主持,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故又称春试、春闱。考三场,通过者为贡士(一般也称进士),第一名为会元。进士的地位:进士都是官员,必加老爷相称,“有空筒的举人,没有空筒的进士”。在与知县的交往中,若进士家有婚丧等事,知县多要送礼,如进士住在城内,则知县往往亲到。(四)殿试(廷试)在会试的第二个月举行,由皇帝主持开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第一名为状元 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二、科举考试的内容(以进士科为主)传统经典(经义) 文学功底(诗赋、论) :现实政治(时务策)一)唐诗:科举考诗赋推动了唐诗的繁荣(二)八股文:明清士人的“敲门砖”称谓: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五经文与形成

5、:主要是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的古文发展演变而来,定型于明朝中期。 结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文的要点一是破题重要性:“未作破题,文章由我;已作破题,我由文章。” (清代八股文)方法:清代崔学古少学讲破题之法:“初学破题,以多为主,只此一题,正破反破,顺破逆破,明破暗破。始则为师者做一破,即讲一格,继则为弟者,领一格,再做一破。一作未是,再作;再作未是,三作,然后出名篇印证。”二是对偶有关教材:声律启蒙、笠翁渔对属对之法:有蒙学教材介绍一“增字法”:“假如一虎字,对以龙;虎字上增一猛字,对亦增一字曰神龙;猛字上再增一降字,对亦增一字曰豢神龙;降字上再增一威字,对亦增一字

6、曰术豢神龙;威字上再增有奇字,对亦增一字曰异术豢神龙。以此类推,自一字可增至数字。”八股文与人的思维训练消极作用:读书少、空话连篇、束缚人的思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非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积极作用:以命题作文和严格的结构规定为特色,从而有助于:强化训练思维的集中性、准确性、敏锐性、全面性、辨证性等。八股文与政治得失八股误国论清朝初年,吕留良记明亡时有人在朝堂上写有一帖: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 晚生 文八股 顿首清朝末年,甲午战败。康有为“公车上书”: 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湾、辽东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7、;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八股无用论八股文章,实与政事无涉。 八股时文,朕览之多不能解。鄂尔泰: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三、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先进性)(一)考试比之世袭推荐,“最号至公”先秦的世袭制度:重血统、出身汉朝的察举制度:重人情、讲推荐:“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重谱牒(血统、出身)、讲推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重智力、知识、才能 ()自由报名,没有推荐;()以考试成绩一决高下:“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二)历代统治者对“至公”原则的

8、追求及相关措施唐朝“至公”观念的形成及纪律“唯秉至公,以为取舍。”唐宣宗敕文:“有司考试,只在至公。”唐朝维护“至公”的纪律一是举子之间相互结保二是防止内外串通作弊:“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 唐朝影响“至公”的行为行卷、公荐、通榜宋朝维护“至公”的多种措施别头、锁院、糊名、誊录郑獬的得意;苏轼的意外;李廌的无奈元朝贡院开始建立“至公堂”“至公堂”建筑是“至公”理念的具体化、物质化,是考试公平性的象征。明清时期坚守“至公”原则的各种办法审音、搜落卷(左宗堂、张謇)官民分卷、商民分卷磨勘:在乡试和会试放榜之后,调拨试卷至中央礼部,礼部组织人员对考试的

9、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在清代还要进行复勘。复试搜检制度明朝的规定:“生儒点名进场时严行搜捡,入号舍后详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于举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明朝的搜捡记载:“每诸生一名,搜捡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踝虽壮者无不齿震悚慄 ,大都寒冻不知为体肤所在。”清朝防止挟带的严格规定:“士子服式,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俱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珲裤绸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单片。?至士子考具,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镂空,水注用磁,木炭止许长二寸,蜡台用锡,止许单盘,柱必空心通底。糕饼、饽饽各要切开。”四、科举制度的历史贡献(一)科举制度促进了社

10、会的流动,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平民与精英之间的上下层级之间的流动。 官与民、中央与地方的流动(官员可以荫补,但不能世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社会流动的意义:第一,历代统治者可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显示政权的开放性,并保持其活力。 第二,文化知识和教育得到更大的普及和提高。第三,对主流文化价值的广泛认同。第四,有利于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二)科举制度维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学大师钱穆:中国文化是一个人(种族)连续地跑,西方文化是几个人(种族)接力跑。 科举制度为儒家“四书”“五经”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经典地位、主体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儒

11、家文化:孔子创立汉武帝变为统治思想科举制提供制度保障科举制度是面向全社会的,其开放性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 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要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持久的崇尚知识、崇尚读书的风气(三)科举制度的世界影响科举制度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日本:最早仿行,公元8至10世纪朝鲜: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公元958年至1894年。越南:最迟行科举、最晚废科举(10751919年)。贡院与八股文。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二者有两点本质共性:考试选官文人治国一般认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的。1829年,东印度公司在借鉴中国科举基

12、础上,在印度实行考试任官制度。这一办法随后在印度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逐步普及、广泛采用。五、评价科举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原则(一)应当明确科举制度不是单纯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罗志田:科举制度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institution),它上及官方之政教,下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循环的流动之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中介作用。(二)注意具体历史阶段的划分大致说来,在唐宋时期,其进步性明显;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影响更大。这还要跟世界比。此时西方世界已走向近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我们还埋首故纸堆,就严重落后了三)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区分大致说来,它以考

13、试的方式来决定人才的进退,是历史的进步,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但其内容愈来愈狭窄,也越来越呆板,到近代就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了。还要注意:它侧重的是笔试,而不是面试四)注意前后的比较既要与之前的选官制度比,也要与废除之后的社会现象比。科举制度废除后,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丢掉了什么? 这里要注意:不要把废科举后的所有坏现象推向废科举一事上来。(五)要以得失相分的眼光来看科举制度在延续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增强社会流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等方面的确扮演过重要作用,不能轻易抹杀,否则就不能理解它竟然能够流传1300年。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它的官本位、它的独木桥特点、它的八股文、它的束缚性、它的偏狭

14、内容(没有自然科技等)等等弊端,否则就不能理解它在近代被废除的历史命运。六)不宜怀有恢复科举的念头 梁启超:“科举非恶制也,复科举便!”任继愈:“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恢复科举制度。”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是整个专制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代已经变了,社会结构已经变了,科举不可能恢复起来了。结 语余秋雨谈论他写的散文十万进士时曾说:对中国科举制度,有的时候叫做又爱又恨,说不明白你的去向在何处,就是精神去向非常矛盾,恨的地方,这显而易见。但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特别对欧洲文明了解以后,我突然发现,欧洲的学者对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官选拔制度评价极高,我仔细一想,我们中华文明的延续的过程当中,科举制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篇二:科举选官制度古代科举选官制度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