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0770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第四季度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小结20XX年第四季度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小结手术部位的感染增加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住院费用,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据我院初步统计资料对手术病人实施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以有效降低手术后病人医院感染率。现将20XX年第四季度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小结如下:一、 监测方法:1、每个手术病人均需填写“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调查表”。2、床旁询问手术病人,了解切口愈合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3、调查中特别注意手术病人发热是否38,切口外观的改变,发红、有无分泌物,切口敷料变化,应用抗菌素的情况,提前拆

2、线以引流,切口分泌物流出情况及医生已诊断的切口感染。可疑感染的切口应做分泌物拭子涂片细菌培养。4、每个手术病人出院时应给予出院指导,并告知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与责任医师或感染管理科联系。5、病人出院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二、一般监测情况:20XX年第四季度我院手术病人共810例,按手术危险因素分类:手术危险因素分值为0的有602例,手术危险因素分值为1的有192例,手术危险因素分值为2的有14例,手术危险因素分值为3的有2例;按手术切口等级分类: 类手术切口201例,类手术切口551例,类手术切口58例。20XX年第四季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人共2人,2例次。三、手术病人感

3、染统计:1、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观察期间手术病人各部位医院感染病人例次数/观察期间手术病人总数100%20XX年第四季度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2/810100%=%2、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类手术切口感染率=2/810100%=%四、小结本季度手术部位经感染监测,并发现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总体控制较好。类手术切口、类手术切口均未发生感染,类手术切口有2例发生感染(剖宫产2例)。由于所涉及的病种手术例数太少,计算出的感染发生率不能说明问题。然而,我们也与相关的医生沟通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进一步控制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院 感 科20XX年12月30篇二:20XX年感染工作总结20XX年感染管理

4、工作总结在卫生局多次亲临监督指导下,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配合下,严格执行各项感染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的完成了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现将20XX年的医院感染工作总结如下:一 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职责我院按相关文件精神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及感染管理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相关的职责。二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察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三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监测今年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

5、实施强制监测,对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化学监测,并有严格记录和整改措施。四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的分类、转运及存储,尤其是锐器盒的使用管理,杜绝交叉感染。五 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产生。1 制定医院抗生素应用原则,规范临床用药。2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六 完善基础设施,规范院感管理:成立消毒供应室;增加医疗器械及消毒储槽等;购买多酶清洗剂及除锈剂等。七 规范预检分诊及发热诊断室的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八 印发了大量宣传季节性传染病的资料,加大了传染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力度。20XX年医院感染总结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院领导和院感染管

6、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 、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职责我院按相关文件精神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及感染管理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相关的职责。二、医院环境监测方面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三、细化院感

7、质量管理措施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察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列制度。1.促成全院各科室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确定由指定人员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2.制定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五、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1.定期抽查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2.定期查看置管及留置导尿病人情况,要求

8、医务人员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减少导管留置日。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卫生厅网站下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OP,并下发到相应科室并对照执行。六、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产生。1. 制定医院抗生素应用原则,规范临床用药。2.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七、完善基础设施,规范院感管理:成立消毒供应室;增加医疗器械及消毒储槽等;购买多酶清洗剂及除锈剂等。八、 规范预检分诊及发热诊断室的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20XX年12月院感科20XX年第四季度院感总结针对医院上等级检查中,对院感方面所发现的问题做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整改措施如下:

9、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2.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二、医院环境监测方面1.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定期对手术室

10、、注射室、换药室的空气、物表、器械、消毒液等进行抽检,在今后应监督各科室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使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率达到100。三、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1.新职工培训对近三年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 对新入院见习医生、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3. 筹划并组织一次“手卫生”活动。通过“手卫生”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

11、行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务。四、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制订医院各科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完善对重点科室的定期院感督导检查,每月到各科室进行打分考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逐步整改。20XX年12月院感科篇三:20XX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20XX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20XX年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医

12、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院感科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定期召开院感委员会议和科室控感员会议,研究解决院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在上级机关检查和检测中全面打标。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1、病历监测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

13、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感染率监测:达到卫生厅规定的7%要求。漏报率的监测:符合卫生部要求的20%。2、消毒灭菌监测高压锅每周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11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对70W/cm2的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3、抗生素使用调查对全院抗

14、生素使用进行了调查,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三、开展了现患病率调查根据中管局“医院质量管理年”要求,7月份按院感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病率调查,对我科室再院约100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前对我科院感员参加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1、 全院各科室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医院的专职人员下收,并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2、 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逐日登记,利于回收存档。五、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每

15、季度抽查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要求医务人员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六、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1、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 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2、对我科医务工作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了消毒隔离、卫生洗手等知识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进行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对新入科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大力宣传手卫生,使大家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行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务。提高手卫生依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