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9701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贸回顾与展望一经济回顾日本经济成长39(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經貿回顧與展望 (一) 2010年經濟回顧 2010年日本經濟成長3.9%,擺脫連續2年負成長的窘境。2010年日本經濟復甦較原預期強勁,主要係因中國大陸、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需求暢旺,致使日本出口大幅成長,加上政府推出節能家電積點回饋及環保型汽車補助等獎勵消費措施奏效,不僅刺激民間消費成長,連帶企業獲利亦隨之改善進而提高設備投資所致。2010年第一季日本實質GDP大幅成長6.0%(與上年同期比),受惠於出口熱絡,連續四季呈現正成長;第二季經濟因內需低迷不振及出口受日圓快速升值影響,僅小幅成長2.1%;第三季景氣中度成長3.3%,主要貢獻來源為民間消費擴增及企業回補庫存;第四季因民眾搶先於79月

2、在政府補助購買環保車等獎勵方案截止前提早大量消費,致使第四季國內消費由高點跌落之反轉現象,導致經濟亦由正成長轉為衰退1.3%。 2010年日本景氣雖緩步回穩,但國內通貨緊縮壓力仍未見紓解,勞務、商品的價格滑落不止,日本政府大規模動用財政手段,藉由日本銀行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國內需求;惟各企業為求生存競相削價,更趁日圓大幅升值之際,以廉價回饋討好消費者,間接影響企業營收減少,引發社會失業及家庭收支惡化,進一步制約企業設備投資及消費意願,讓通貨緊縮現象更加嚴峻。為因應日圓遽升及早日擺脫通貨緊縮困境,日本政府於2010年10月提出規模達5兆日圓之緊急總合經濟對策。 依據日本內閣府公布,2010年全年的

3、實質GDP成長率為3.9%、名目GDP成長率為1.8%,係3年來的首度正成長。但是,名目GDP總額為5兆4,742億美元,低於中國的5兆8,786億美元,經濟全球第2的排名被中國逆轉取代,跌落至第3名。2010年日本各項別經濟狀況簡介如次: 1. 進出口貿易 外需一直是日本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2010年受惠於汽車、汽車零組件等產品出口增加之帶動,2010年出口總額為7,671億美元,較上年增加32.1%,係3年以來的首度增加;進口總額為6,900億美元,同增加25.0%,亦係間隔3年的成長。進出口總額相抵,貿易順差為771億美元,大幅增加143.7%,連續2年呈現正成長。 2. 工礦業生產

4、2010年工礦業生產指數為94(2005年100),較上年大幅增加15.9%,係3年以來再度正成長。另外,經季節調整後,2010年12月工礦業生產指數為94.6,較11月上升3.1%,連續2個月呈現正成長。對生產指數增加貢獻較大行業為運輸機械工業、電子元件、半導體工業及鋼鐵業等。以產品視之,家用轎車、蓄電池、驅動傳導及操縱零組件成長幅度甚為明顯。 3. 民間設備投資 因出口與生產增加,以及實施稅制改革及其他相關政策措施,2010年企業設備投資額(扣除金融及保險業)達38兆3,039億日圓,較上年大幅成長9.1%,係3年來再度呈現正成長,尤以對新興國家需求暢旺之汽車及智慧型行動電話等電氣機器投資

5、額明顯增加。以業種別視之,製造業投資金額12兆6,275億日圓,較上年增加7.9%,製造業17業種中,除鋼鐵、造船、紙漿外,14業種均呈現增加。另外,非製造業投資金額25兆6,764億日圓,同大幅增加14.6%,其中對智慧型電網投資的電力公司金額大幅成長17.7%。 4. 消費者物價 2010年日本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生鮮食品、2005年100)為99.3,較上年大幅滑落1.3%,連續2年持續呈現負成長;另2010年日本企業物價指數平均值為102.8,亦較上年減少0.2%,顯示消費市場低迷引發之通貨緊縮情況甚為明顯。以項目別視之,受高中免學費的影響,公立及私立的高中學費之跌幅分別為73.8

6、%、18.7%,照相機、個人電腦及電視機等教育娛樂耐久財亦大幅滑落。另外,因政府於2010年10月大幅提高香菸稅捐,導致香菸價格上揚9.6%。 5. 失業率 日本2010年完全失業率平均水準為5.1%,與2009年數據持平,惟係史上第3高水準,連續2年持續突破5%大關;以失業人口數來看,失業者達334萬人,較上年減少2萬人,就業人口數為6,256萬人,較2009年減少26萬人,就業市場雖出現好轉跡象,惟失業率依然維持高水準,大學等應屆畢業生的錄用形勢仍然嚴峻。此外,勞動力人口與總人口數的比率為59.6%,係史上最低水準,顯示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2010年日本有效求人倍率平均值為0.52

7、,較上年增加0.05,係4年來首見改善。 (二) 重要經貿措施 1. 結合產官學界積極推動智慧電網 經產省協助推動結合多業種進軍國際市場、符合各地人士需求及加強技術力以推動標準化等目標。1,286家日本電力、汽車、IT及大學等企業及團體組成之智慧電網(Smart Grid)Smart Community Alliance,於2010年4月6日成立總會。秘書處由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負責,並設置掌握國內外情事及傳遞資訊、國際標準化、訂定技術開發行程表及Smart House等四項工作討論主題。該總會計劃與經產省為主的政府機構,合作爭取深具潛力之智慧電網新市場。2010年4月中旬

8、該總會的35家主要企業聯袂出訪美國,與該國Gridwise Alliance產業界團體共同舉行研討會,議題包括宣傳日本企業擁有之尖端技術及產業界與日本政府間的密切合作關係等議題。此外,在地方政府、豐田汽車、日本製鐵及經產省的協助下,2010年度內在橫濱市、愛知縣豐田市、北九州市及關西文化學術研究都市等地,針對5,000戶家庭,進行智慧電網相關能源供給自動調整、深夜節電及太陽能發電供應電力等實證實驗,期間為5年,所需費用約1,000億日圓,經產省編列補助40億日圓。 2. 公布新世代汽車戰略2010 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10年4月公布新世代汽車戰略2010,旨在普及使用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

9、汽車(HV),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該戰略把日本定位為新型環保能源汽車的開發和生產基地,並提出六大領域的產業配合,期盼在2020年含電動車等在內之新型能源汽車在國內的銷售量達到50%之比例。另外,日本政府將為新型環保能源動力汽車新增設置200萬處充電設施,並對消費者購買新型環保能源動力汽車時,給予適當補貼和部分減免租稅之優惠措施。電動車之二氧化碳排放目標設定為2015年155公克,2020年115公克,若低於限額的產品將獲得獎勵。技術研發方面由政府委託新能源研發機構(NEDO)進行新世代電動車用高性能蓄電系統技術研發,自20072013年每年預定投入約2億美元研發經費,目標於2015年電池容量

10、增為1.5倍且成本降至1/7,俾利降低購車成本。由美國Better Place、速霸陸、三菱等車廠共同參與日本環境省主導之電動車試驗計畫新能源車導入推動業務,測試電動車及電池更換站之可行性。 3. 產業構造審議會公布產業構造願景大綱草案 經產省於2010年5月18日舉行之產業構造審議會小組會議後公布產業構造願景大綱草案,除指出促進日本企業之併購(M&A)外,建議修改公司法及競爭政策法、使併購審查程序透明化、簡化手續等,並要求在2011年度將現行實質法人稅率40.7%降低5%,未來減至25-30%,藉以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上述意見彙總報告提交政府納入2010年6月中旬完成之新成長戰略,以強化國際

11、競爭力,創造利於企業進行M&A及大規模投資之環境。針對法人稅,該省首次提出具體下降幅度,除要減輕日本企業之負擔外,主要著眼於對抗20-25%左右低稅率積極招商之韓國及新加坡等國家。 4. 短中長期推展30項IT建設計劃 日本政府IT戰略本部於2010年6月發表,將於2020年以前分短期、中期、長期3階段推動30項IT建設計劃,估計各項計畫完成後,將可創造高達70兆日圓的新IT市場規模。日本政府期待上述各項IT建設的實施,能因應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趨勢,改善交通阻塞及減少CO2排放的環境問題,並節省企業的營運成本及創造新的IT市場需求。該戰略成長計畫分將推展ITS(Intelligent Trans

12、port System)、醫療、電子行政三大事業領域。短期計畫(2010 2011年度),推動的主要措施為:(1)創立雲端電腦特區。(2)開設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總合資訊網站。(3)設計製藥研究基礎資訊庫。(4)開發利用數位教材的教學方法。(5)建構共同擁有國際物流資訊的系統。中期計畫(2012 2013年度)推動的主要措施為:(1)開始提供高速公路ITS交通系統服務。(2)開始提供隨時都有自家醫院的遠端醫療服務系統。(3)於郵局等設置可提供行政服務資訊所需的終端設備。(4)建立經由網站使用政府各項行政資訊。(5)實施國民ID制度。長期計畫(20142020年度)則包括:(1

13、)建置隨時(每週7天、每天24小時)可申請戶籍資料的服務系統。(2)透過電腦終端的在家工作者人數至2015年達到700萬人的目標。(3)國內智慧電網普及設置,並拓展國外市場。(4)協助國內50%以上的各地方政府推展電子行政業務。 5. 國土交通省選定43個重點港灣提高國際競爭力 日本國土交通省於2010年8月3日在全國103個重要港灣中,選出32道府縣的43個港灣作為2011年度以後集中整備的重點港灣。在日本政府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以選擇與集中的觀點,就各港灣的未來前景及貨物吞吐量為基準選定投資標的,並以集中整頓的方式,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6. 經產省新設基礎建設系統出口部門 日本經產省在產業構造審議會(經產省的諮詢機關)中新設基礎建設系統出口部門,於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