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113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市长:昨天还想把桉树砍光,但今天我的态度变了-凤凰新闻 “我们昨天讨论的成果是到2035年把桉树全部砍掉。但是今天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广东省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2015年桉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出了自己对桉树观点的转变。广西、广东地区曾鼓励大面积种植桉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去年广西部分市县颁布“禁桉令”、“限桉令”,如今仍有地区在讨论是否该禁止桉树种植。从鼓励到种植,政策变化会对庞大的桉树产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一直是木材及造纸等相关企业关心的焦点。有说法称,正是由于桉树对生态有破坏作用才被政府说“不”。专家表示,传言是对桉树的误解,部分地区出现的问题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第一、经营方式不科学所致

2、,并非桉树树种的问题。政策正在转变目前我国桉树的树种主要是速生桉,树如其名,速生桉最快3年即可成材出售,用以制造胶合板或纸浆。广西曾以每年200万亩的增速、3000多万亩的总面积成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省区。进一步吸引了斯道拉恩索、金光集团等外资企业加大对华投资。斯道拉恩索广西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6亿欧元,是广西最大的外商投资,也是斯道拉恩索集团最大的海外投资。对比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桉树种植不仅省时省力,经济效益也更高,许多农民加入桉树种植行列,加上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广西、广东等地曾掀起一阵桉树种植的热潮。但“好景不长”。坊间关于“桉树是抽水机”、“种过桉树的地方寸草不生”、“破坏水源”等说法

3、四起。2014年5月,上林县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限期清理占用耕地种植速生桉的紧急通知。“水源涵养区、旅游、耕地、二级路里大约5万亩的桉树,五年内逐步退出。” 今年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种植速生桉人工林的通告:在全县范围内禁止新发展速生桉种植,在2018年前全部清除速生桉。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下发通知提出,调减桉树种植面积使其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从降到以下;基本农田、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自然保护区、江河源头、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高速公路、铁路两旁和主要河流两岸米范围内可视一面坡、水库倒水第一面坡,不得种植桉树等。这些“限桉令”、“禁桉令”的

4、颁布,被视为政府对桉树亮红灯的信号。不少人认为,政府从大力鼓励到限制、清除,桉树的负面作用可见一斑。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地区的“禁桉令”是对原有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对水源地的保护,需要长周期的树种,桉树这样短周期轮伐,对水质、水资源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不是它树种本身的问题,而是经营方法的问题。“大面积的桉树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单薄,生命周期短,35年就砍伐,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方面存在很大争论。”王中丙告诉本报记者,这是过去他一直担心的问题,但现在政府的态度有所转变,要科学种植桉树,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木材主要收购商是木材加工厂和造纸厂,有

5、舆论担心部分地区的禁桉政策会影响外商在广西的投资计划。对此,斯道拉恩索集团高级副总裁江澜剑表示,“在水源地禁止种植桉树的政策,我们是非常支持的。我们的林地选址经过科学规划,禁桉令不会造成影响。”曾经争议不断关于桉树人工林对生态影响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些环保组织认为,桉树是“抽水机”、“会致癌”,影响周边生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长得快、回报高”的桉树种植背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此,多位林业专家表示,这是对桉树的误读。“桉树人工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同样具有生态功能,只是比天然林功能差一些。桉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马尾松等人工树种没有差异。”项东云认为。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主任、

6、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谢耀坚表示,商品林重在经济价值、生态林重在环境保护。商品林尤其是速生林的轮伐周期短、树种单一,因此在地力维护、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与天然林不同。但商品林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产生了生态效益。“桉树生长快,耗水量相对多一点,但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耗水量只占当地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同时,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桉树有毒。”谢耀坚补充道。然而,仍有反对者认为,此前西南地区干旱是桉树造成的。对此,谢耀坚表示,国家林业局与国家气象局曾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干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导致,森林对气候

7、只是起到局部改善的作用,例如增加空气湿度等,对大区域的气候作用微乎其微,桉树与干旱更是毫无关系。“这简直是把桉树妖魔化了。”有媒体报道,桉树林中寸草不生。对此,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政策总监兰樟仁提出,一般来说7年是桉树的黄金轮伐期。他曾参观过许多林地,有部分农户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肥,大量使用除草剂,3年就砍伐,透支了生态环境。但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桉树种植都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在广西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甘蔗和桉树争地问题。”项东云补充道,农田有限,就在林地上种植甘蔗。但其实现在的蔗糖供应量早已供大于求。“很多官员不愿意抛弃这部分产业,是甜蜜事业背后的苦楚。”“我不认为现在的一些生态问题是由桉

8、树带来的,在我的祖国南非有超过五十万人口受益于桉树种植产业,最重要的是实现桉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林联主席迈克约翰温菲尔德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在问及国家桉树政策时,谢耀坚告诉记者,国家林业局没有任何限制桉树发展的文件,桉树、杨树、马尾松等都属于人工林,政策是一样的。所谓“禁桉令”并不是对桉树的清除行动,而是规范林地布局。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虽然只有450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4%,年产木材却超过了3000万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产量的26.9%。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认为,桉树人工林不仅对解决中国的木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减少中国的天然林采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增加就业、促进乡村发展、减缓贫困、改善民生方面也显现出重要的作用。“据实测,桉树一天可长高3厘米,一个月可长高1米,一年最高可长10米。而且轮伐期短,与我国北方60年成材的落叶松、南方30年成材的马尾松相比,有很大优势。要通过科学培育与经营利用桉树价值。”赵树丛介绍了他对桉树发展的建议,认为要因地制宜发展桉树。避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高山陡坡区域、河流水库周边等营造桉树林。通过科学研究,发展桉树附加值,以更好地保护天然林。项东云表示,很多地区立地条件较差,盲目禁桉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并营造比桉树更好的水源林。更好的方式是对现有桉树林进行合理改造,避免对土壤和水源的二次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