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872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写作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写作 技法提分点29 如何更深刻【考情预览】题目信息考点考向年份内容或节选特点要求文体考点2018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时代精神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不限时代精神、个性表达2017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人生哲理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论述类个性表达、思辨能力20

2、16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节选)现象分析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论述类分析思辨能力2015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节选)正反辩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论述类分析思辨能力2014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

3、的很浅。相互联系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限想象、思辨能力命题规律1.选材近五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都是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注重材料的时代性、思辨性。2.命题重探索,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特别是思辨能力的考查;重积累,命题考查相应的文化积累功底;突出文体,注重论述类文章的考查。技法提分点29如何更深刻论点提炼三指向一、从“已发”指向“未发”一味重复他人的观点会让人感到厌烦,而完全与人不同的观点也可能让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接受。可在“已发”基础上“未发”,在同中求异,或在异中求同。如对于自信的看法,一般都理解为“要有自信”,但如果提炼观点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即同中求异

4、,指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就不要盲目自信了。这样立论就是“未发”。【典题示例】(2017全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论点提炼】材料所给关键词各不相同,可在异中求同。先将这些关键词分类,可归为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大类,然后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或焕

5、发魅力的原因,如包容、创新等。以此立论,宏观立体,而不是面面俱到,琐碎分散,这也是“未发”。二、从“正确”指向“担当”“正确”是立论的基本要求,但人人都知道的正确结论,就没有新意,但如果能就此联系现实,引申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就有了个性和深度。【典题示例】(2016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

6、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论点提炼】材料第三段提示我们思考的方向。我们可以依次寻找答案,确立我们的论点。如本能地拒绝是守旧派,势必行不通,因为历史潮流谁也无法阻挡,一味守旧,只能自取灭亡;选择热情拥抱,有时未免过激,甚至走向迷恋的极端。明智的做法就是理性对待,既开门接纳有利的一面,又果断拒绝不利的一面,如此,才能使新生事物完全为我所用。“理性对待”这一论点,比较鲜明、准确,但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一

7、步引申,确定论点为:充满责任和担当的现实生活,自会理智对待虚拟世界。如此就高人一筹。三、从“单一”指向“集约”从增分的角度看,单纯地呈现中心论点,缺乏一定的强化,会减弱论点的冲击力。如果用一定的方式进行“集约式”呈现,则可以给读者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集约”手法有: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引出论点,如“无论我是谁,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是高兴还是失落,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那就是回报”。运用鲜明对比深刻呈现论点,如“我相信拥有,相信时间的脉络会随处显现;也相信缺失,它让我读懂满是岁月印记的条条皱纹”。引用诗句、名言,增强论点的冲击力。善用分论点,复沓式强化中心论点。【典题示例】(2014浙江)阅读下面

8、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论点提炼】作文材料前段以人生的“门与路”为着眼点,后段以大学的“门与路”为着眼点。可以此为具体内容,展现自己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和想象,阐述门和路的辩证关系。由此可立论

9、:勤勤恳恳走路自会开启一道道人生大门。论点确定之后,可依次确立复沓式的分论点,如走得勤勉脚踏实地,走得谦虚戒骄戒躁,走得从容抛弃负累。以此增强中心论点的冲击力。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多角度提炼观点,并思考哪个最切合材料,最具现实针对性。材料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没有回答记者希望听到的“商机”两字。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材料二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立论提示】 材料的话题是“孝”,可以从“孝不我待”“孝的真谛”“孝的沉思”“孝与忠”“孝与人生”等方面立论。相比而言,“孝不我

10、待”更切合材料,也更具现实针对性,因为行孝不容等待,它比商机更易转瞬即逝。行孝不允许等待,它是天经地义之大事。在此“已发”基础上引申出“未发”:行孝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完整,那是善待我们的“来处”和童真;行孝会让父母获得安稳的幸福,是无价的。还可以指向担当:行孝是我们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尝试在行文中以分论点复沓的方式强化中心论点的表达。有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以专心致志地划船了。”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

11、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立论提示】 可先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中心论点:有备方能无患(或要有忧患意识);专心致志做事(或心怀顾虑,难以专心);心存后顾之忧,就不能勇往直前;做事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少犯错误。然后就其中一个中心论点确定若干个分论点进行强化呈现。如以为例,可确定如下分论点:a.有备方能无后顾之忧;b.有备方能勇往直前;c.有备方能应对突发状况,且能有精力创新;d.有备心中牢记目标,不会迷失方向。故有备方能无患。一、(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价值需要怎样的证明?有的人以他人的好评为准;有的人以证明自己为出发点;

12、有的人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刻意证明自己。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自拟题目,观点自定。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立论提示】可以从证明人生价值的“自证”“他证”“无证”三种方式中侧重一种展开论述;也可以将三种方式统一,阐述“什么是人生价值的证明”“为什么要进行人生价值的证明”“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证明”等,如从“已发”指向“未发”;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生追求会有不同的方式”“人生与他人无关,无需任何证明”等等。二、(2018台州市高三期末质量评估)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7年12月15日,电影芳华公映。剧中的男主角刘峰是一位公认的

13、“活雷锋”,是文工团中最善良的一个人。但他的善意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珍视、命运的眷顾,他不幸成为一个社会底层的残疾人。电影芳华引发了关于“如何善良”的广泛争论。2018年1月3日,湖南株洲公交车司机李晖在开车时因为突发疾病去世。在昏迷前,他尽力坚持,把车开到路边停稳,提醒乘客下车。新闻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虽然上面两件事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确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善意要不要以回报为前提。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立论提示】 立论时可从“正确”指向“担当”,人人都渴望善良,希望善良得到回报,故要避开

14、此立意,指向“担当”,如“善意是纯美生命绽放的担当,无价,故无以回报”,“善良是社会暖意担当,是灵魂舞者,用我们的暖意去回报它”等等。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米兰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然而,没有负重,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呢?轻,还是重?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此进行评说。注意: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立论提示】 这里的“轻”和“重”可以做两方面的理解。生活轻松、轻柔、轻盈、轻快,当然会让人感觉到愉快,但如果是轻薄,轻浮,轻狂,又当如何?同时,

15、“重”可以是生活的沉重,但也可以是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本题提供了多元的立意倾向,可以思考当下紧张的高中生活,也可以关注广阔社会人生,去关注生活背后的真谛,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可遵循从“单一”指向“集约”原则,采用分论点复沓式强化,如:生活不能承受之重;生活不能没有负重;生活就是脚踏大地。四、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最近网络上,“佛系90后”一词传播开来。大意是不少“90后”把佛祖的无欲无求转换到了自己身上: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生活中,任性懒散,随遇而安;工作中,心如止水,不喜不悲,也不思进取。谈恋爱,男生不热不冷不粘,不想太麻烦;女生不作不靠不娇,分手也不伤心哭闹。有人觉得,这是社会走出物质贫困的标志,生存压力变小,价值取向多元,可喜可贺。有人觉得,“佛系”没什么,化解戾气,淡泊名利,是压力下的放松,严肃中的调侃,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人觉得,这是一种颓废心理的“丧文化”的表现,说明整个社会因“阶层固化”而失去了进取与活力,亟待改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论述性文章,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