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815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任军,男,1974年9月出生,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二级)。主要事迹: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生产大国。2014年,我国生猪出栏7.35亿头,猪肉总产量5671万吨,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和我国肉类消费总量的62%。然而,我国商业生产的核心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开展种猪遗传改良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猪种是国家战略需求。面对这一需求,被推荐人自2004年2月德国博士毕业归国,12年来一直坚持工作在国内经济和科技欠发达地区,专注于种猪遗传改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与黄路生院士一起,累计指

2、导4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其中15人考取美、欧和国内知名学府的博士或开展博士后研究,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多篇论文入选江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为实验室副主任,协助实验室主任黄路生院士,把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展为全国生猪领域唯一、江西省首个独立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江西省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此外,实验室还牵头组建了江西省第一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生猪良种培育及高效扩繁协同创新中心,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先行示范效应。作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点的骨干成

3、员,为该学科建成一级博士学科授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学科,为团队成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被推荐人与黄路生院士团队成员一起潜心科学研究、在种猪遗传改良领域取得多项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的创新性成果。被推荐人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7篇。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二),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与团队成员一起,创建了抗大肠杆菌K88仔猪腹泻、增加肋骨数、优化健

4、康脂肪酸组成等3项猪基因育种新技术,实现了我国种猪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突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代表性成果“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些成果推广应用我国20个生猪主产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养猪业的行业科技进步与发展。在基础理论创新方面,在家猪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发现,首次在哺乳动物中发现古老种间杂交导致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证据,改变了人们对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的认识。论文以全文的形式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5、 Genetics),同时作为国际农业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首例被该杂志在其博客评论网站进行专题介绍。基于上述学术成绩,被推荐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首批“赣鄱人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2)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是BMC Genomics, Heredity, Scientific Reports, Bioinformatics, Genetic Se

6、lection Evolution, PLoS ONE, Animal Genetics, Genomics, Gene, Mammalian Genome, BMC Genetics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近5年来,先后应邀在第11届世界畜牧生产大会和9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担任第34届国际动物遗传学会大会报告主持人(Coordinator),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刘成梅,男,1963年7月出生,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事迹:刘成梅同志长期在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一线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成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认真贯

7、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工作单位党政决策和工作安排,具有维护单位稳定发展的大局意识和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单位领导班子的团结。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本着为师生服务的态度,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带领全院师生奋勇向前,使得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第4名(江西省唯一进入前5专业)后,并且我校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的农业科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今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已经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刘成梅同志作为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的教授,言传身教,为学

8、生树立起榜样。钻研教学方式方法,主编了食品工程原理国家规划教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认证,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培养了多名江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我国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刘成梅同志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始终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6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2项,享受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9、在J Agri Food Chem, Nutrition Carbohyd Polym, Food Hydrocolloid, J Cereal Sci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在企业实现产业化。相关研究成果如“早籼稻生产高品质蒸谷米集成技术”,“南酸枣深加工与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已经在中粮(江西)集团和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科技转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陈日新,男,1956年11月28日出生,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 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事迹:陈日新教

10、授是我省灸疗创新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专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由于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安徽省教委、安徽中医学院以及其导师,都要求陈日新留在安徽工作。但是,陈日新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从此扎根于挚爱的红土地,为江西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青春。他上下求索,20余年如一日,历经坎坷执着如一,用坚实的双脚开拓了热敏灸新疗法的广阔天地;他为人低调,默默奉献,用一片爱心培桃育李,用一片真心妙手回春。陈日

11、新带领科研团队在临床中发现了透热、扩热、传热、非热觉等6种灸疗奇特现象,这是现代医学尚无法解释的神奇生命现象!历经26年艰辛探索,不懈努力,陈日新教授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热敏穴位,创立了热敏灸新技术,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提出了“腧穴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辨敏施灸”等灸疗新理论,灸疗学科有了突破性进展。热敏灸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缺血性中风等常见病、疑难杂症有着独特的疗效。历经26年科学研究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热敏灸技术的创立与推广应用”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2、)。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评价:“热敏灸引领了灸疗学的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2015年10月热敏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代表总会对热敏灸高度评价:“热敏灸是中医继承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典范,对针灸事业的发展尤其对灸法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陈日新教授以高尚的医德、大医精诚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将热敏灸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500余家医院应用热敏灸技术,社会效益显著。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热敏灸成为参展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针灸原始创新成果。2011年开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2014年江西省卫计委组建了全省热敏灸医疗联

13、盟。2015年又开办了山东枣庄热敏灸分院与国外葡萄牙热敏灸分院。至今,热敏灸已经走出省门,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刘季春,男,1960年3月出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主要事迹:自工作以来,恪守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尊重患者个人隐私与权利,因病施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遵纪守法,廉洁行医,顾全大局,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多次荣获农工党江西省优秀党员,担任农工党江西省委常委及南昌大学农工民主党主任委员,作为政治协商江西省委常委,提出的目前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评为2008-2010年度优秀提案。从事心胸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

14、0年,多次成功治愈心胸外科疑难、危重病症,率先在省内完成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外科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大血管替换及腔内修复、马凡氏综合症、冠状动脉搭桥、急性心内膜炎急症换瓣和高龄心脏病等高难度手术,成功主持全省首例心脏移植术;担任江西省“两病”救治先心病专家组组长,指导全省先心病手术治疗;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分别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名,指导博士研究生获2014年度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承担国家及省级研究课题30余项,发表80多篇论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3次获江西省

15、科技进步奖。作为分管科研副院长,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相继申请成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士工作站”、“江西“海智计划”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一流转化医学研究院。积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造良好申报平台,近年每年全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领跑全省各大医院。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出,2015年全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发表论文602篇,其中SCI论文185篇,非SCI英文论著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28篇(CSCD-C 92篇,CSCD-E 46篇,北大核心90篇),非核心期刊论文185篇,专著/译著14部,7项科研成果荣获2015年度江西省

16、科技奖,占全省医学科技奖的“半壁江山”。廖春发,男,1965年3月出生,江西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主要事迹:廖春发同志热爱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了钟爱的科教事业甘于清贫吃苦,不图名利。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均可到发达的省城工作,但该同志毅然放弃优良生活环境,回到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革命老区赣州(江西理工大学)工作。该同志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多年来,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连续三次获得江西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受到广大师生的称赞。其突出的业绩在同行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先后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第六届稀有金属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国家铅锌锗技术产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稀土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冶金工程与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