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724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篇一: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和历史影响1主要特点: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师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2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1)从历史上看,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而历史上,魏晋时期也曾推行过尚书台制度。(2)从现实原因看,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2、。(3)根本目的是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3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篇二: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数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养祭祀?强本干,弱权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表明司马迁A肯定“推恩令”的措施B

3、推崇郡县制的统治结果C赞同郡国并行制D承认汉初实行封国制的作用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3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它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设置行省的目的是A监察地方 B方便地方自治C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4唐朝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

4、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据此判断政事堂是A最高议事机关 B最高立法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决策机关5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6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分封制仍然存在 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 世家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特权 选官的对象

5、和内容比较开放A BC D7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8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9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东京梦华录 明史职官志 明史太祖本纪 明成祖实

6、录A BC D10“牛背当年暖似衣,饥寒永在耳边提。大开黎庶通天路,剥尽人间狼子皮。”此诗描写了中国古代某朝皇帝的经历。为巩固专制统治,他采取的措施有A废除丞相制度 B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C建立内阁制度 D设立三司使分宰相财权11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12“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贫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由此可见,清初“都察院”

7、行使A行政权 B监察权C司法权 D举荐权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14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

8、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 从材料中“强本干?各得其所”可知,司马迁对事件本身的肯定态度。而从描述上看,事情的本身就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答案】 A2【解析】 B、D两项说法不准确,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没有改变,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9、A项说法也与材料无关,因为二者的争论并非是对于相位的争斗。材料说明监察官员敢于对宰相权力大胆制约,这源于皇帝的授权和背后的支撑,本质上反映了C项内容。【答案】 C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元朝行中书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机关,“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说明了行中书省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一个机关,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答案】 A4【解析】 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是最高的立法、行政、决策机关,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的办公机构只是最高议事机关,选择A项。【答案】 A5【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强化专制主义的

10、措施。根据材料可理解到宋代官制虽仍袭用唐旧,但相关做法与唐代完全不同,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反映了宋朝不断削弱相权,强化君权。B项内外朝制度是在西汉武帝时;C项众相制说法错误;D项内阁制出现于明代。【答案】 A6【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关键信息:“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分别体现了分封制、察举制,而察举制的标准孝廉是儒家思想的内容之一,故正确。【答案】 A7【解析】 题干强调九品中正制的“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的作用,即可以减少选官的随意性。B、C、D三项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答案】 A8【解

11、析】 考查材料分析和历史概念的剖析能力。题干材料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从政,这符合科举制的特点。A、B、C、D四个选项分别反映的是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故选D。【答案】 D9【解析】 设立内阁制是职官的变化,正确。此外明代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因此正确。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不可能记载明代的事情,故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但没有设内阁,因此排除。【答案】 D10【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贫寒,当过放牛娃,也当过和尚,他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答案】 A11【解析】 此题考查明

12、清的政治专制制度。由材料信息“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得出嘉庆帝认为军机处可能给皇帝集权造成危害。【答案】 D12【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都察院的职权是直言“政事背谬”、“贝勒、大臣骄肆慢上”及“贫酷不清、无礼妄行”等情况,这反映了其对政事、官员的监察。【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的问答题,考查的是对王朝更替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为自己选取的观点寻找论据,而论据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来收集。【评分标准】 一等: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13、;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答案】 答案一: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以唐宋更替为例: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流行。答案二: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以唐宋更替为例: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思想上,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

14、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理学。14【解析】 第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第问,注意观察地图篇三: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唐朝实行的节度使导致权利的分散国家动乱、宋朝时期彻掉所有武官官职全部由文官担任又太过绝对。总结历史经验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第二就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元朝时期我国疆域空前辽阔,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处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使大权收归中央。权利不分割,维护国家平稳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进而更好地对国家进行控制管理。行省制度的影响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天。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