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250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所在系部: 商学系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2010141248 姓名: XXX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协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重点区和机制改革的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和重要支

2、撑。进入21世纪以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创造出的新增资源要求被配置到最有效益的产业和部门,要求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开始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省是全国的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作为拥有将近一亿人口的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之首,在中西部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程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和良好招商引资政策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力良好的环境。河南省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设施不断完善,对集聚区内产业的发展构成有力支撑。(二)各类企业加

3、快入驻,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三)产业集聚区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投资的增长。(五)吸纳劳动力就业成效明显,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河南省商丘市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也有一些不足亟需解决,从而使产业集聚能够更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二、文献综述 针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王珺(2012)、战炤磊(2011)、赵祥(2010)、谢永琴、钟少颖(2010)、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孙久文、叶振宇(2007)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关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 王珺(

4、2012)指出: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与收入差距是一个从相互对应变为不对应的过程。第二,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具有阶段性特征。第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体制环境决定了在阶段性转变中的转折点差异。第四,体制与政策因素对我国在阶段性转变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一是数据中的新发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一样,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地区分布与地区收入差距也经历了一个倒“U”型过程,分权竞争体制在这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二是理论上的新解释。我们用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分布指标与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分工指标对地区间产业分布与分工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理论观点,即专业化集

5、聚、多样化扩散与专业化扩散。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跨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处于多样化扩散阶段。谢永琴、钟少颖(2010)指出:一、从改革开放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由于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交易成本显著下降,各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明显提高。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东部地区的特殊经济政策逐渐减少,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贸易成本不断降低。这促使了一些行业向中西部地区集聚。东部地区在集聚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规模不经济效应产生的“离心力”加快了一些行业向中西部地区集聚。三、不同行业由于产业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收入弹性不同,随着贸易成

6、本的下降程度的变化其集聚程度的变化率是不同的。四、产业集聚是要素成本禀赋、贸易成本。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本地市场需求、产品差异化、市场前后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关于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战炤磊(2011)指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双向效应。正向效应:一、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率。2.产业集群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二、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创新的助推剂:1.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2. 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区域创新的成本。3. 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综合的服务支撑网络。三、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

7、方式。负向效应:一、从产业集群的内在属性出发,分析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二、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赵祥(2010)指出产业集聚对区域差距的影响:首先, 产业集聚可以产生金融外部性 ( pecuniary externality), 也称静态外部性 ( static externality), 是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 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其次, 产业集聚还可以产生技术外部性 (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也称动态外部性 ( dynam ic externality)

8、, 是指技术和知识外溢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最后, 经济增长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本地产业集聚。孙久文、叶振宇(2007)指出:产业集聚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加快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对大区域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分散力和集聚力,当拥挤成本足够高时,产业活动会产生离心力倾向,最后在区域间发生扩散、迁移现象,这意味着新的经济中心将出现。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都是在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从而奠定我国区域经济多经济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如中原、武汉、长株潭、关中、成渝等城市群。在此,我们认为多中心的空

9、间格局已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产业集聚使产业转移受到制约,使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产业集聚会形成一种迁移惰性或者粘力,其中包括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机制、制度障碍和湮没成本等都会增大产业集聚力,而且它们促使产业更进一步根植于地方经济发展,无形的壁垒阻塞了产业正常的转移渠道。3. 关于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研究 陈腾、雒海潮(2011)指出:一、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的基本情况:1.产业集聚区发展较为集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2.行业分布趋于合理。3.行业带动作用日益显著。4.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10、务业的项目引入力度加大,集聚区潜力巨大。二、存在的问题:1.产业集聚区总体规模不大。2.产业集聚区间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3.机制体制仍有漏洞。4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三、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充分抓住机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2.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推动外部服务业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发展。3.提高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核心品牌。4.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指出:一、集聚与增长的内生互动机理:1.以劳动力要素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2.以物质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3.以知识溢出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

11、长机制。二、集聚与增长的经验研究:1.集聚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性。2.集聚与增长的正相关性不显著。3.集聚与增长相关性不确定。三、简评:1.首先,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结论大多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和消费函数基础上,并受到严格假设条件的限制,而这些假设或是 过于严格而与现实不符,或者部分严格而只适应于解释特定地区的集聚与增长现象。2.其次,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结论并未完全与理论研究结论一致。 魏忠、李杰(2006)指出:一、关于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库兹涅茨早就指出, 经济活动出现空间集中和主导是与现代经济增长相关的现象之一。二、1.滨海新区

12、的产业基础优势。2.滨海新区的交易成本优势。3.滨海新区的知识资本溢出优势。三、为了实现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带动环渤海的经济发展的设想, 笔者提出实施以下几条措施:1.充分抓住机遇, 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力。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促进世界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3.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 促进环渤海经济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有关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在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前述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

13、现在1.对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析比较笼统2.未统计列出相应的数据与相应的分析方法,不能直观的指出问题所在。3.对相应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基于产业集聚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的理论,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探索,以求为促进与商丘市经济协调发展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系统地概述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然后对产业集聚进行介绍,在全面介绍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态势的同时,并总结产业集聚区带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影响。文中主要以河南商丘市为例,来具体讲述产业聚集对商丘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本文

14、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国产业集聚区规模快速扩张的大背景出发,简要介绍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从而引出商丘市作为河南省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河南省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第四章是产业集聚对商丘市区域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用实证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发展产业集聚的优势和不足,哪些因素阻碍了产业集聚的发展又有哪些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发展,用具体数据呈现),并给出相应的分析结论。第五章根据商丘市产业集聚的状况和实际情况,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出发,具体探讨当地发展产业集聚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详细措施或对策。(二)研

15、究方法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发表或撰写了许多关于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章和书籍,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到大量关于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文献资料和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学习、研究、归纳和总结。(1)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法是本论文整个研究过程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解释和回答一些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研究这一命题时,少不了回答“怎样做”这就需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本文在实证研究中大量采取宏观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商丘市经济增长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2)运用微观案例分析与宏观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商丘市产业集聚区的集聚状况时本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于一些数据的收集难度大问题,本研究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讨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四、主要参考文献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3Porter M.E. 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4李具恒,李国平.西部开发的广义梯度推移战略J.科学学研究,2003(2).5盖文启,朱华展.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