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0137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确保无菌物品安全供应。方法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定期不定时进行指导、监控与评价,采取正向及反向缺陷追溯管理。结果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检查缺陷发生数由20032004年的87例减少至20052006年的20例,缺陷发生相对比减少77,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前后各项检查项目,经对比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缺陷追溯管理,强化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环节质量,从而使整体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减少了质量缺陷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消毒供

2、应中心成为独立的专业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护理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又探讨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制、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召回制及管理办法。2006年以来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指导、质量监控与评价,对缺陷实行追溯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方法一、常规质量管理方法(20032004年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1完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一级质控:护士长按照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质量标准,严把环节质量关,随时对各组各操作环节进行检查,纠正偏差。二级质控:科护士长每周对各组工作环节质量进行随机检查。三级质控:护理部每月进行

3、随机检查和终末质量控制,对检查中发现的缺陷进行组织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2根据发生缺陷的程度制订三级质量缺陷标准。(1)轻度缺陷:一般差错或缺点,不影响正常诊疗护理工作,未造成后果。(2)中度缺陷:影响诊疗护理工作,延长治疗等待时间,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3)重度缺陷:供应的物品不符合灭菌质量标准或灭菌不彻底,用后引起患者感染,给患者造成痛苦或其他严重后果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按照发生质量缺陷程度,根据医院制定的处理程序实行责任追究,中、重度缺陷填写“护理差错事故报表”,报送护理都,护理部分析后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直至达标。4质量评价内容和方法。消毒供

4、应质量,每次随机抽查制度落实3项,随机抽检清洗后器械20件,灭菌前的诊疗包包装5个,回收下收、下送发放4人次,压力蒸气灭菌1锅次,记录文件4份。检查缺陷具体见表l。表1常规质量检查缺陷统计例5质量缺陷分析。工作人员区域更衣、洗手等自我防护不规范;器械洗涤分别为器械关节处、咬合面欠洁净、器械处理后有少量自斑;包装分别是个别器械扣齿及锐利器械未采取保护措施,包装方法欠规范;灭菌员将洁净物品装放在灭菌器内操作不规范、放置物品动作过大;下收回收物品数量少收、回收临床使用后的已失去功能的器械;下送发放准备物品时少装、漏装、错装,导致少送、漏送、错送;记录文件不及时、不规范等。6发生原因分析。管理不到位,

5、制度欠完善,员工配备不足。新上岗员工培训不到位、业务不熟练。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慎独素养差。洗涤水质不达标等。二、实行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方法(20052006年质量管理方法)1护理部加大管理力度,合理配备技术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定质量缺陷追溯管理制度。发现消毒、灭菌物品在处理、质检、监测、记录等方面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质量缺陷器物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等立即前往使用科室召回。并及时对缺陷进行追溯性的讨论,收集缺陷资料一分类一原因分析一制订改进措施一落实措施纠正偏差一跟踪监控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一记录存档。3追溯方式。正向追溯,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内部质量管

6、理的一种主要追溯方式。在一级质控中发现问题,及时追溯并予以纠正。反向追溯:临床使用科室的反馈或护理部检查发现问题,根据手术器械包,外粘贴信息卡(信息卡内容包括品名、灭菌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无菌有效期打包姓名和编号),追溯到具体操作责任者等。结果表1显示,在20032004年定期不定时各项质量抽检中发现陷87例,其中经分析轻度缺陷85例,中度缺陷2例。经过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缺陷追溯管理后,20052006年在定期不定时抽检中发现缺陷20例,均为轻度缺陷。与20032004年未实施质量缺陷追溯管理之前相比,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前后状况见表2。表2显示,护理缺陷追溯制度实行后,消毒供应中心制度落

7、实、回收下收、下送发放、器械洗涤、包装、灭菌、记录文书等质量缺陷发生数由前2年的87例减少至后2年的20例,缺陷发生相对比减少77,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前后各项检查项目,经对比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质量缺陷追溯实施前后结果比较讨论1护理部加大对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时抽查、指导,随机抽样监控、评价及缺陷追溯。落实各项监测制度是做好全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1121,以跟踪为突破口,跟踪实际运行全过程,建立信息采集和交换机制。规划的采集信息,即:过程、人员、时间、材料等情况。2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关键操作流程和供应工作手工记录或电子记录,主要包括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制作、灭菌

8、、发放等流程。所有要素都需要被界定和记录,实现可追溯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摆脱多年来的经验管理状态,趋向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的阶段【】。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各级人员的职责、岗位责任制、工作日程安排。组织人员认真反复学习,逐条理解、掌握、执行并落实,开展绩效管理,让管理更科学。3注重人员培训,强化质量“零缺陷”意识及工作理念。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在各项工作流程中,实行“三工序”管理,即监督上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好下工序【61,工作中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补漏,不合格的物品返回前一个工序,严把环节与终末质量控制,杜绝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4实行消毒灭菌物

9、品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机器清洗消毒设备运行状况和操作的过程记录;灭菌器械运行参数及灭菌效果记录;手术器械包外粘贴信息卡(信息卡内容包括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I:1期、无菌有效期、打包姓名或编号、校对者)及质量过程记录。定期对各种存档记录进行分析,查出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5护理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管理体系,强化了每位员工质量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环节质量,达到质量管理关口前移,更有效的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权利,降低患者受到伤害的危险;确保了医疗护理无菌用物的安全,避免了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科学、规范地向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