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陈列-萧山三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965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陈列-萧山三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陈列(一)八千年回首跨湖桥文化的诞生欢迎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陈列厅、遗址厅和临时厅,现在我带大家去陈列厅看看。跨湖桥文明诞生到最后消亡,与当时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全景式的壁画,它描绘出了8000年前古湘湖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景象,温暖湿润的气候,茂密的亚热带森林和期间出没的食肉动物,看来跨湖桥人生活的古环境,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从距今约8200年开始,这一地貌相对稳定,并延续近千年之久,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但此后由于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海平面持续上升,水位的升高,对寄居在沿海地

2、区的人类活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从发掘地层剖面复原展示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海侵的原因,直接导致了跨湖桥遗址的淹没和毁弃。不过,没关系,瞧我们现在不是找到它了吗?在这一部分,“跨湖桥文化分布图”是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跨湖桥遗址发现之初,因文化面貌十分新颖独特,而碳14年代测定出土文物年代距今80007000年,打破了浙江考古界一直以河姆渡文化为参照探寻新石器遗址的习惯性思维。但据近年考古成果表明,在浙江中部山区浦江上山遗址和嵊州市小黄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中都存在不少跨湖桥文化因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跨湖桥文明的诞生是以浦阳江为发展脉络,无论在时间序列还是区域范围都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是从山地、洞穴向

3、河谷、平原发展的事实。主题陈列(二) 八千年回首跨湖桥人的活动大家知道跨湖桥人是以什么作为生活工具的吗?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他们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用火烧锛刳的独木舟更称得上是伟大的成就。跨湖桥人自然知识十分丰富,已经懂得用动、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涂有生漆的木弓狩猎,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有芡实、菱角、橡子等。特别是橡子多集中在储藏坑里,说明已经学会通过储备食物来预防饥荒,是跨湖桥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部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杆栏式建筑和跨湖桥人制作独木梯的场景,其出土的独木梯残件,是对杆栏式建筑的一种间接证明。而纺织技术的出现,是跨湖桥人类活动的亮点之一

4、。这里的文物展陈表明,距今8000-7000年前,跨湖桥人已经采用了水平式踞织机进行原始的纺织作用。还有细致油光的骨针,为缝制跨湖桥人穿戴的麻布和兽皮提供了依据。 跨湖桥出土的陶器类别较多,有罐、釜、盘、豆、钵等。在这里有我们最早的“草药罐”(它是一件小陶釜的代称,此件陶釜出土时呈煎裂状,倾斜弃于泥中,器内盛有一捆形状相近的植物茎枝,这捆植物茎枝丢弃过程中没发生散乱,比较符合茎枝被煮软后的特点。另外,陶釜外壁有烟熏火燎痕迹,考虑到这些茎枝不可能直接食用,综合分析,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草药罐”的发现说明人类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认识到自然药材的药用价值,这一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

5、索。 跨湖桥文化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古湘湖时期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在展出的彩陶器上凸显的圆圈、放射线组合图案,都是以太阳为模仿题材的。跨湖桥遗址彩陶上所见的太阳纹和火焰纹图案是我国东南地区最早形式的太阳崇拜。(另外,结合图版还展示了遗址中发现的分层台形建筑相关遗迹,平面略呈圆形,共分19层之多。每层都发现一个烧土面,是一种与太阳崇拜有关的祭祀场所)主题陈列(三) 八千年回首农业起源的探索从“世界农业起源三大中心”平面图上看:一是西亚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约10000年前,开始了大小麦的种植,这一区域后来诞生了著名的两河流域文明并衍生出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二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粟、稻起源区,诞生了我

6、们伟大的中华文明;三是美洲墨西哥一带的玉米起源区,诞生了玛雅文明。由此可见,农业起源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长江中游和淮河上游地区比河姆渡更早的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遗址又发现了水稻遗存,如湖南的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玉蟾岩遗址,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吊洞环遗址,河南的贾湖遗址。随着这些距今120007500年遗址的发现,稻作农业“长江起源说”、“淮河流域起源说”风靡一时。但随着跨湖桥遗址、上山遗址的发现,长江下游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跨湖桥文化时期,人类的生存形态已经开始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其中最引人注明的就是动植物驯化。跨湖桥遗址的

7、稻作遗存分布范围较广,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猪在被驯化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的改变,引起体制上的适应性改变。具体表现为下颌骨缩短,牙齿特征弱化等。在弱化过程中,牙齿尺寸的改变比骨骼尺寸的改变要缓慢,从而造成齿列明显扭曲。从展陈的猪下颌骨标本显示,猪牙齿因下颌的缩短而造成牙齿齿列挤压错位。这些现象说明,跨湖桥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主题陈列(四) 八千年回首聚焦跨湖桥遗址在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展示了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研究及文化命名的发展历程。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第一次发掘至今历时近二

8、十年。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打破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对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分体系,建立起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整体观念的形成树立了新的坐标。期间,社会各界和多学科专家对跨湖桥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这个段落里,通过文字图版和多媒体等形式,图文并茂的反应了跨湖桥遗址发掘获得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萧山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以及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张忠培等国内外专家齐聚跨湖桥遗址考察、研究的情况。同时也记录了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各大媒体宣传、报道独木舟出土的情况。通过模拟跨湖桥考古发掘现场模型和1990、2001、2002年跨湖桥遗址三次考

9、古发掘、2003年下孙遗址考古发掘灯箱片展示的形式,体现了当年考古发掘者的工作状况和专家风采。 跨湖桥研究成果通柜展示了历年各学科专家学者研究跨湖桥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其中包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考古报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文化论集,以及关于跨湖桥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 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命名。展陈客观的记录和反映了跨湖桥文化命名及跨湖桥考古报告首发式的盛况 跨湖桥遗址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水稻栽培、家猪驯养、漆器和独木舟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蹉跎岁月二十载,跨湖桥遗址上也经历了从临时保护棚、跨湖桥遗址陈列厅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我们会依

10、托跨湖桥文化丰厚的积淀,凭借湘湖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创造和演绎跨湖桥文化后续新的传奇。主题陈列(五) 水下遗址厅独木舟及相关遗迹水下遗址厅总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位于湘湖水面以下6.5米。整个遗址厅呈圆形,近处是跨湖桥遗址发掘现场的模拟场景,考古工作者正在工作,有的清理出土文物,有的拍摄照片,对面背景墙上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先生书写的五个大字“萧山八千年”,周边是根据跨湖桥人生活而制作的大型壁画。远处就是我们的独木舟,文保工作者已经对独木舟进行了一系列脱水保护。由于在保护中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独木舟只能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房里向大家展示。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又

11、进行了3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引起了考古学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经碳14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这充分证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是世界上发明、使用独木舟最早的地区之一。 独木舟残长约560厘米,宽约52厘米,东北端保存基本完整,船头上翘,宽约29厘米,舟体平均厚度在23厘米之间,另一端已被破坏。舟体内离船头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西北侧舷内也有面积较小的黑焦面。经鉴定,该独木舟是用整棵马尾松,借助火焦法挖掘船体加工而成的。 独木舟呈东北西南向摆放,且位置与湖堤走向相同,两侧还发现2支木桨、3个石锛木柄、多块席状编织物、多个砺石、石锛和石锛的锋部残片等遗物和遗迹。 从独木舟的摆放方式、加工状况、石锛等生产工具比较集中出现等现象分析,独木舟的存在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木桨、木材、石锛等遗物以及其所处的环境、湖泊等有着一种相互关联的密不可分的共存关系。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与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或修理现场。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造船史、交通史以及世界造船史,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