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927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 教学过 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目标达成课前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采集蚯蚓,注意观察蚯蚓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观察,思考学案中所提问题,并记载发现新问题小组分工合作,实地观察采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导入通过介绍课前活动,更好的了解蚯蚓:请参与挖蚯蚓的学生,为同学们介绍蚯蚓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说出如何创造蚯蚓的生存环境饲养它,联系到实验中要关爱蚯蚓思考:1、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2、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3、说说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联系到实验

2、后要放回自然小组汇报;赏识性评价;提问,多媒体演示说出蚯蚓适应地下穴居生活的一般特征;说出蚯蚓的用途;关爱蚯蚓;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探究欲望。观察、体验蚯蚓外部形态结构2人一组,观察、体验、思考1、看:体形;身体是否分节思考:身体分节的意义?体节在运动中作用?2、找:如何区分前端和后端?3、摸:体壁;体节腹面处4、放大看:体节腹面处突起5、仔细看:运动时身体长短、粗细和腹面突起的变化思考:蚯蚓刚毛在运动中作用?小组分工实验;多媒体演示观察要点;亦可参考学案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爱蚯蚓探究蚯蚓的运动围绕“

3、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定探究计划,进行探究(实验材料可以选择糙面硬纸与光玻璃、或糙面硬纸与光面硬纸、或光玻璃与糙玻璃)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假设的依据;3、实验设计;4、比较不同物体表面蚯蚓的运动情况,判断假设是否正确,从中得出结论;5、在实验中,本小组发现哪些新问题;6、如何对原有的实验加以改进,或尝试新的探究实验设计指导:a、如何设计变量?是选择同一条蚯蚓还是不同蚯蚓做实验?b、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和什么有关?c、如何比较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快慢?速度如何测量?d、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小组探究实验,讨论制定计划,个别指导并共同

4、探讨学生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尽可能有创造性的开展实验;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关爱蚯蚓课外探究回顾前面的探究,总结得失,继续完成课堂探究,或者探究关于蚯蚓的其他话题。完成学案(包括实验报告)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从中品尝探究的收获及发现问题的不满足,提高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进行到课后探究能力评价量表: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满分自评组评师评总评基础性评价过程性1、亲自参与探究活动,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探究过程真实可信,有事实依据6分科学性1、观点、

5、内容、方法合理、正确2、探究报告书写完整、规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3、用词恰当,文字通顺10分规范性1、版面整洁、规范,字迹工整2、用规范的纸张书写3、学生自己动手做饲养蚯蚓的器皿,合理、经济、环保4分发展性评价创造性1、独立观察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2、探究实验设计新颖,有创意3、表达形式灵活多样附加分+评语二、教学反思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亲自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注重对探究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过分注重探究结果。1、重视教材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丰富实验设计,探究从课前开始,贯穿课堂,延续课

6、后 准备这节课,我是结合了八年级人教版上册中“饲养和观察蚯蚓”的验证性实验和七年级苏教版中“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性实验,尝试如何在验证性实验实现向探究实验的转变,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以前生物课主要是知识性教学,而实验教学开展得较少,顶多也是完成教材的安排和设计,过于依赖了教材,很少去考虑如何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并加以突破。今年从七年级开始用苏教版教材,让我对如何用教材教学,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有了更多地思考与实践。这是我的一大收获。对内容的整合首先就需要重新明确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说出蚯蚓适应环境的一般特征;列举蚯蚓的用途;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搜集关于

7、蚯蚓的资料;提高在观察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创造适合蚯蚓生存环境,关爱蚯蚓,关爱生命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只通过短短一堂课来解决,需要课前的活动充分准备,课堂的精心设计(尤其重难点解决),课后的不折不扣继续探究。为实现这些目标,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课前组织学生开展采集蚯蚓,观察蚯蚓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实践活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热情,在不断了解蚯蚓的基础上,认同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学会关爱蚯蚓,善待蚯蚓,实验前要养活它,实验中要保证体表湿润,实验后要放回大自然;另外通过观察蚯蚓形态结构,验证之前的生活经

8、验,让学生体会结论是要通过实验得出来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尝试去探究问题,自然引出探究实验,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课后进一步探究做铺垫;通过不断地参与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2、随着对蚯蚓的熟悉,实验的深入,探究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对蚯蚓的认识和情感上发生了突变课前学生收集资料,采集蚯蚓,收获各有不同,有的组事先考虑到蚯蚓的生存环境,就比较容易的找到蚯蚓,也就给其他组带来了经验,有竞争也有合作,方能双赢。在饲养的过程中,开始有些同学的蚯蚓存活不长,有的是水放多了,都成烂泥巴了,

9、泥土间空隙少了,有的是泥土太干,还有的是缺少食物等。我鼓励他们多思考为什么,要写份蚯蚓的死亡报告,并将其好好安葬,再重新设计蚯蚓生存环境。等到做实验时基本都能饲养得很好,他们还相互比较自己饲养的个头以及活跃程度等,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在实验准备初,男生热情比女生高涨得多,随着对蚯蚓不断了解,以及对诸如“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之类问题的探讨深入,发现女生不再排斥蚯蚓,还能够去善待它,能够主动实事求是地去探究问题,比如“蚯蚓没有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运动,运动不规则,该如何测量”、“蚯蚓的体长在运动时不一样,该如何设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蚯蚓在玻璃板上爬得比在糙面纸上更快了”等等。学生逐渐融入到探究的过

10、程中,在不断完善实验设计的同时,体验就越来越深刻了。3、探究无止境,要在课前、课堂、课后的探究衔接上多下功夫本实验前面目标完成得很充分,为接下来的探究创设了情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探究体验中最后的小组间表达与交流、总结与评价尚未全部实现,有不少组的探究意犹未尽,尚未完成教学设计,进度不一。这也是个两难问题,学生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去实验,去想办法解决在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视学生发现的问题,硬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步骤来完成,不免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那实验课将毫无生气,缺少生命力,也就和重于体验过程相违背。要解决此问题,仅仅靠课堂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得将探究

11、延续到课后,由此也可培养学生在课余的探究意识,从而将课堂的概念延伸到社会、延伸到自然。当然本实验课前活动可以更加充分,小组间分工及汇总都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课堂的第一部分就更加简练,观察与探究就更加突出。在设计时对各环节的时间应更加合理分配,整体把握的同时尽可能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即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有准备,比如本节课上,有同学发现在玻璃板上蚯蚓的运动要比在糙纸上快,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就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通过分析,初步诊断是在实验过程中,爱护蚯蚓湿润时水过多,纸潮湿影响蚯蚓的运动等。那就需要引导学生重新设计操作,然后比较两次过程与结果。虽然在这方面给了不少

12、组的指导,但最后的组间交流汇总就缺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只是略微点评了下注意事项,并要求进一步探究新问题。关于实验评价也就延续到课后了。4、进一步全面评价探究能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如何评价实验完成情况将对课堂教学有着指挥棒一样的影响。我设计评价时就是以学案(包括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作为依据定性评的,给予等级,有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及总评之分。但上完课反思再设计时,觉得之前的评价过于笼统,应该更加突出探究能力的定量评价,从过程性、科学性、规范性及创造性四个方面,明确标准,设定分值,再结合自评、他评等,尽可能全面评价。5、力求尽善尽美,多加磨练在课堂过渡语上仍需多下功夫,让衔接更加连贯,同时要丰富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要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也要启发对更多问题的思考;在一节课的最后可以请学生谈谈收获,及时将未完成情况和新问题汇总,对下一步探究给予指导建议,并布置一定任务和要求。总之,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进一步开展创造性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