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758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休闲消费是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的一种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展,休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休闲消费已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被看成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尺度。它的迅速发展,已产生了超过其本身价值的经济文化效应,带动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尽管近年来休闲消费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观念落后、休闲品种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都制约了休闲消费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2、。 一、我国居民休闲消费的形成条件与效应分析 (一)我国休闲消费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休闲时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和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加,休闲时间的利用问题、特别是休闲消费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休闲消费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休闲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以外的活动,其时间的多少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劳动生产力较低时不可能减少劳动时间,如果减少劳动时间就会增加产品成本,其产品也就缺乏竞争力。由于劳动时间不能减少,人们就不可能拥有用于休闲消费的时间。所以,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减少,休闲时间才会增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是不同的。古代时期,人们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于狩猎和采集,没有时间花费在休闲上。当手工业发展起来后,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人们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但是休闲时间增长非常缓慢。直到18世纪70年代后,动力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人们工作时间持续缩短。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劳动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从而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个人可支配收入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越低。虽然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虽然不断降低,但与国外相比仍

4、然偏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休闲消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3、需求层次的提高引发了消费服务的需求。需求上升规律是休闲消费发展的内在因素,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人类的需求在数量、质量、层次上呈上升趋势,在结构和实现方式和方法上朝复杂多样化和先进性方向发展。人们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享受和发展资料,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这要在闲暇时间内实现。另外,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受教育程度提高,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日益更新,人们在消费的内容、方式、时间等选择方面更具有直观性和自主性,注重个性化与体验消费,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上愉悦,对消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为休闲消费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4、

5、文化交流推动了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也迅速发展,人们不断走出门户参观、学习、传播与交流各自的文化精髓,并使之成为休闲消费的形式和内容。另外,“假日经济”的兴起带动了休闲消费。 (二)我国休闲消费的效应分析 1、休闲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日益增加的休闲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以旅游为例,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4年1至6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累计已达5143万人次,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24.3和9.8;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6亿美元,比

6、2003年和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45和11.2。2004年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持续增加。春节期间,全国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和旅游收入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6.4和13.4。“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亿元,比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9.6和17.8,平均每个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花费为362元人民币。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猛,我国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到2020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人数最多的国家。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到2020年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

7、,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内需,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休闲消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优化,带动第三产业中细分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如旅游产业、工艺品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美容美饰产业等,其规模和结构使第三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形成休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如美国的休闲产业年产值达1万亿美元,年税收达6000亿美元;英国休闲产业年产值达1360亿英镑,超过汽车业和食品业,并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每户家

8、庭休闲开支占家庭总支出的20左右;西班牙休闲产业成为其经济的第四大产业,休闲企业达9万多家,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等等。因此,发展休闲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3、休闲消费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因此,休闲消费的发展带动了休闲消费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教育业、娱乐业、文化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资金密集度低,资源占用少,基本没有环境污染。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部门如运输业、房地产业等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一旦投入使用其吸纳的劳动力也非常有限。休闲消费产业则不同,尤其是娱乐业、文化业、旅游业等部门,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少,回收快,创

9、造的就业岗位多。 4、休闲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合理的休闲消费使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得到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增加休闲时间能够扩大发展才能,能使劳动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技能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 5、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到世界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这也为因金融危机而暂时失业或工作不紧张,而又有一些储蓄的人群带来调整身心的契机。国际金融危机使旅游业惨淡经营不得不降价促销,不同人群可依据自身情况适时进行放松性休闲消费,以缓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居民休闲消费

10、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休闲消费的因素 1、不同年龄结构对休闲消费领域偏好不同。不同年龄段居民休闲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水平有较大差异,年轻消费者主要以信息、文化娱乐消费为主,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中年人以及休闲时间较多的年老者则主要以旅游消费为主。根据网上调查问卷显示,旅游消费较多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6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每月旅游花费人均332.7元,年龄在4660岁的人群的旅游花费略低,为人均293.4元,年龄在3645岁旅游花费人均为238.2元,1835岁旅游花费人均为196.2元。18岁以下的年轻者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受经济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旅游消费则相对比较

11、少。 2、个人可支配收入多少影响休闲消费的水平。我国现阶段仅仅是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过渡,这一现状决定了居民的休闲消费水平。低收入者仍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休闲消费仍以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文化娱乐为主,旅游消费、受高等教育以及培训等机会甚少。高收入、高素质群体的休闲消费领域比较广泛,体现以旅游消费为主,且信息消费、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档次较高。 3、消费者的思想观念。有些人休闲消费观念陈旧,把休闲视为一种好逸恶劳行为,认为休闲消费既没有产出又需要消费时间,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由于人们长期对休闲消费的积极效用认识不足,甚至一度把休闲消费简单地视同消费者“消谴”的代名词,人为“中断”了休闲消费与社

12、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成为影响休闲消费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4、休闲类企业的服务质量。目前,休闲类企业、特别是旅游企业忙于开拓旅游市场,重视产品数量,却轻视了产品质量。例如,有些旅行社任意改变行程,住宿条件及饭菜质量与所承诺不一致,司机困乏或酗酒酿成事故等等。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由于供给不足,需求旺盛,有些企业服务质量更是大打折扣。休闲产品质量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对消费者的心理、情绪、生命安全的影响和保障。休闲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消费使用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其价值多是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部分组成。所以,一个好的休闲产品不仅取决于有形产品本身,而且取决于一系列环节的配套服务。因此,

13、对于提供休闲产品的行业来说,必须把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促进休闲消费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休闲消费存在的问题 1、个人可支配收入有限,收入差距过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约30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13785元,增长约40倍;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7年的3.33:1。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另据最新的调查显示,10的富裕家庭财产拥有量占城市居民全部

14、财产的45,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拥有量则只占全部城市居民财产的1.4,这种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休闲消费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2、休闲产品品种有限,制约了休闲消费的发展。由于企业提供的休闲品种较少,每逢节假日,消费者集聚于一些消费热点,势必造成拥挤和供给不足。休闲消费不是生活必需消费,而是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人们在消费时具有选择性,消费者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可以多消费也可以少消费,休闲设施的供给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我国现有的休闲品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有70.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休闲品种感觉不满意,休闲场所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决定了

15、休闲消费的质量。12下一页 3、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通过调查,被调查者中有75.3的人在长假期间安排了休闲消费活动,这势必会造成长假期间休闲消费的高峰。在庞大的客流面前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景点及许多大型商业设施的外部停车场地普遍不足;(2)与旅游景点配套的商业网点(商品部、快餐部、冷饮部)严重不足,游人排队买不到商品;(3)厕所数量不足,形成排长队等待入厕的尴尬场面,许多自然景观的公园则是漫山遍野不良气味熏人,令游人兴致大打折扣;(4)为游人服务的临时医疗设施(如防中暑、肠胃不适及跌打损伤等)不够甚至没有;(5)市政设施老化、落后,容量不足,尤其表现为道路体系脆弱,通行能力低,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也影响了休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 4、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休闲消费具有文化性、人文性、多变性特征,许多经营管理者对此认识不足,主要靠传统经验管理,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的方法艺术不够。除酒店外,许多行业缺少服务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薄弱,服务理念落后,从而使行业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目前,不规范经营、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常碰到服务质量问题,居民对旅游景区的拥挤以及旅游购物的陷阱反映较为强烈。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随着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居民普遍反映教育支出压力较大,这其中与某些教育乱收费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