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720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定稿1230(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在加快发展的热潮中,及时掌握准确产业信息不论对于政府决策层、市场投资者,还是对经济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都是十分必要的。为全面分析近年来成都市各主要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凭借其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领域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连续出版了成都市产业分析报告(2004年版、2006年版、2008年版),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今年,我们进一步丰富分析素材、完善分析方法、拓宽分析视野,推出了成都市产业分析报告(2010年版)。本系列报告内容覆盖了成都目前最重要的十二个产业,根据前三版的经验,本

2、报告在延续2008版的总体分析思路和特点基础上,重点突出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的对比、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全市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独特全新的视角对十二个产业进行了系统的深度分析,力求全面展示成都市各大产业近年来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满足社会各界需求,方便读者使用,本报告将十二个行业(金融、旅游、房地产、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报告以单行本编辑出版。希望本报告能够以新视角和新思维给广大的读者以启迪,希望能够为成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希望能为成都的行业发展和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今后,成都市产业分析报告仍将按照每两年更新一次内容的周期

3、待续推出,敬请关注。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二O一O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一、国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一)金融危机下汽车销量全面萎缩1(二)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全球化1(三)国际汽车产业转移步伐加快1(四)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出现重构2二、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3(一)汽车市场销售量及保有量情况3(二)产业集中度情况3(三)汽车产业绩效状况4第二章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一、近两年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1(一)国内政策环境1(二)汽车市场重大事件2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判断3(一)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将得到巩固3(二)汽车产业链的资源配置将作相应调整3

4、(三)汽车产业并购重组力度加大3(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领域3(五)自主品牌地位将显著提升4第三章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5一、成都市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情况5(一)汽车产业总量5(二)汽车产品结构6(三)汽车产业链6二、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9(一)成都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10(二)成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探索10三、成都市汽车产业的对比分析11(一)整车企业12(二)零部件配套能力12(三)中间层组织15(四)市场容量16四、成都市汽车发展优劣势分析17(一)优势分析17(二)劣势分析19第四章成都市汽车产业重点区域发展情况21一、成都市汽车产业布局规划21(一)核心发展区(成都经开

5、区)21(二)载货车生产点(青白江区)21二、重点区域分析21(一)经开区汽车发展情况21(二)青白江区载货车发展情况22第五章 成都市汽车产业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情况24一、汽车产业重点企业分析24(一)四川一汽丰田公司24(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24(三)成都王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4(四)一汽四川专用汽车制造厂25(五)成都客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5(六)一汽客车(成都)有限公司26二、重大项目情况26(一)已投产的重大项目26(二)加快建设的重大项目27(三)促进开工的重大项目27第六章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28一、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趋势28(一)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巩固完善28(二)

6、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28(三)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将加快28二、对策建议28(一)推进产业集群化28(二)鼓励技术创新28(三)增强要素保障29(四)发展汽车衍生经济29(五)加大政策扶持29第一章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一、国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一)金融危机下汽车销量全面萎缩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到了6650万辆,远不及上一年的7100万辆。其中,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举步维艰,2008年汽车销量分别下降22%、20%和30%,通用更是在2009年6月1日正式提出了破产保护;欧洲车市虽然没有严重倒退,但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消费需求下降,2008年的汽车

7、销量已从上一年的1690万辆下降到1540万辆,同比负增长8.2%;年底日产车“家族”巨亏,国际汽车市场出现史上罕见的下滑和萎缩。(二)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全球化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从过去依赖本国的能力、知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零部件供应商、市场特征和顾客偏好,转向了物理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而采取了开放型竞争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二是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的竞争战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地理边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以追求最佳配置效果。跨地域全球性的产业合理化调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准则,产业链条中所有的活动都不是在一个国家的框架内实现,而是基

8、于全球平台操作。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实现投资、开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的最优化,以适应各地区不同环境和市场偏好的需要,提高其竞争力,谋取竞争优势。(三)国际汽车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从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蔓延,逐渐演变成全球汽车行业的危机,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以豪华车生产为主要业务的欧洲汽车厂商此次也面临考验。在这样的格局下,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向海外转移生产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自我调整阶段,国际汽车产业正步入第四次转移时期,具体特征体现在:一是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的步伐,技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产业转移的重点从汽车制造业逐步转移到现代汽车金融

9、和服务业上,产业利润也将向上下游产业转移;三是跨国汽车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独资化趋势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垄断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四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五是将加速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图1-1 全球汽车产业的四次转移(四)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出现重构2009年全球汽车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从行业的集中程度看,虽然四个老牌的汽车强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产量占整个全球汽车产量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仍然保持30%左右的高位;而“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

10、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的产量比重在逐年上升,直逼四个老牌汽车强国。从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上看,欧美国家增速缓慢,甚至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亚太新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增长快速,尤其是中国,2009年产量实现全球第一。图1-2 金砖四国、老牌四强国近三年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重 数据来源:2010全球汽车产业白皮书http:/ “金砖四国”转移。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至15%的速度增长,超过成熟市场2%的年增长率。二、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一)汽车市场销售量及保有量情况汽车市

11、场呈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全年累计销售汽车1364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7000万辆,相比2001年,九年时间增长了323%。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比重从2001年的42.8%增至目前的60%以上。表1-1 2001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情况 数据来源:郑适.中国产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0,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年份汽车保有量(万辆)增幅私人汽车保有量保有量(万辆)占总保有量比重其中家用轿车保有量(万辆)2001180277142.8%2002205313.93%96947.2%2003238316.07%121951.2%4302004269413.

12、05%148152.6%6002005316117.83%184858.5%8612006369716.95%233363.1%11492007435817.88%287666.0%15222008646748.40%417364.5%19472009761917.81%2605(二)产业集中度情况2009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吉利。这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189.33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与2008年同期相比,前十强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五大企业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

13、和北汽,共销售汽车966.05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71%,比2008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表1-2 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排名企业销售量(万辆)1上汽270.552一汽194.463东风189.774长安186.985北汽124.36广汽60.667奇瑞50.038比亚迪44.849华晨34.8310吉利32.91(三)汽车产业绩效状况2009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好于2008年同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上升。2009年前三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84,同比提

14、高45.83%。产出指标增长较快。前三个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均呈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08.65亿元,同比增长17.0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46亿元,同比增长14.89%;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647.22亿元,同比增长16.59%。前三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销衔接良好,19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销率为99.98%,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54.33亿元,同比增长21.23%。行业内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收入13392.34亿元,同比增长23.25%。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增长显著。2009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88.27亿元,同比增长51.57%。行业内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65.43亿元,同比增长63.77%。第二章 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一、近两年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一)国内政策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