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499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广州二模13篇标杆作文及点评1号文1.做金钱的主人 58分从前我听过一则英语寓言说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这个富翁极度看重财富,何其可悲,而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女孩买彩票中奖又起诉彩票公司,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她金钱观的不正确。首先,买彩票的人本就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对于一个17岁的青少年而言,这是应是奋斗拼搏的时期,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加上巨额奖金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奋斗心放松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延伸至中国彩票事业,有多少彩民

2、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彩民们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反映了他们金钱观的扭曲。其次,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也反映了物质至上的社会现实。但女孩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脱节是其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但她不应因此失去拼搏之心,沉迷物质享受,如此彩票奖金只会成为恶魔,她也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可能正因为意识到彩票对她生活的破坏,她选择起诉彩票公司,便我认为这十分可笑。她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没有谁能彻底毁掉一个人,毁掉她的生活的是她自己的心态。她已拥有两套物业却说想回到获奖前的生活更像是在说风凉话,她大可把100万奖金用于慈善,

3、自己便能回归从前。她的起诉要么是想获取更多利益,要么是想引起关注。但归根结底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是自己,要改变生活需先改变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归咎于彩票公司。当然这件事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女孩,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对于个人而言,做金钱的主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要有“空杯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本觉得彩票公司被起诉很无辜,现在看来公司给中奖者提供理财服务十分必要,引导中奖者正确利用金钱,同时对于大笔奖金可以“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应

4、用于中国福利彩票,既然是福利彩票便要体现慈善性,国家可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项目,对口帮扶困难户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树立正确观念,做金钱的主人。“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评语】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文章第一段以一则寓言开头,引出如何对待财富的话题,接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点破材料表明立场“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语言简练、观点鲜明。第二段从材料的第一层“女孩买彩票”这一事实入手,指出未成年人买彩票本身即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不仅如此,作者还遵循从个体到普遍的规律,一

5、针见血地指出彩民金钱观扭曲的心理导致这些人沉湎其中、不可自拔,凡此种种,都使这些人“成为金钱的奴隶”。第三段围绕着女孩起诉彩票公司这一事实展开论证,作者强调“改变生活必须改变自己”。作者也并未完全否定女孩,肯定女孩能看到“金钱对自己的不利影响”。文章第三段由女孩如何对待获奖延伸到一般彩民如何对待巨额奖金这一社会现象,“空杯心态”和“积极拼搏”是不二法门,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作为另一方,彩票公司应该用积极的引导手段教育彩民做金钱的主人。全文综合材料内容、联系事件的相关方充分论证,结构严密,思维严谨,作为中学生,思想有一定深度,文章现实感较强,有启发意义。本文的遗憾是“空杯心态”是一个很不错的

6、理论,如能结合材料和现实题材作深度解读则会让文章更出彩。发展等级打在“深刻”。评分:19+20+20=582号文4.善将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52分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吃喝不愁的她却内心焦虑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于是她起诉了彩票公司,希望自己回到以往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为她聘请财务顾问来给她提供理财服务。在我看来,这位意外成为百万富豪的女孩,缺少理财观念之余,更是没有将其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美好愿望。因此,这会年轻的英国女孩获得了彩票大奖,当然会被周围的人羡慕。她购置了两套物业,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又

7、是多少在苦苦打拼养家的人的一种奢望。然而她却感到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没有办法使这份意外之财,变得有意义,从而使她快。也许在中奖之前,她虽然并不富有,但她是快乐充实的。突如其来的中奖,让她惊喜之余,也让她感到不知所措,这份大奖不仅为她加上了百万富豪的帽子,而且让年仅17岁的她,倍感茫然。不知如何处理这笔巨款,买房子还是买衣服,更是令她焦虑不。这位英国女孩的遭遇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要如何对待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呢?笔者认为,要善于将意外之财变为有意义之财。钱财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物质上的需求和享受。因此人们需要它追求它,俗话说得好,钱乃身外之物也。钱财不能给人的内心带来实质性

8、的满足,如材料中的英国少女中了大奖却没有感到快乐,甚至起诉彩票公司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因此意外之财未必是件好事。不会利用,也许会使自己的生活往坏的方向发展。如比尔盖茨,一位大富翁。虽然他是靠打拼得来的财富,但他却义无反顾的捐给了慈善事业,他对于财富的态度与英国女孩不同,她让这份财富变得有意义,承载着他的善意,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成为有意义之财。这位中了大奖的英国女孩也应赋予自己这份意外之财意义,她可以用来买书,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用来旅游,以开阔自己的见识。可以捐给慈善组织,以传播自己的一份温暖而不是局限在买房子买衣服的以财易物中。金钱不一定就等于幸福,彩票公司的做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9、女孩的烦恼,财富只有被赋予了意义,才能使人快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地追求自我,不论是像英国女孩子这样中彩票得来的意外之财还是自己苦苦打拼来的财富都应将其变为意义之财。只有正确对待财富,有意义的利用财财富才能使人快乐。【评语】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本文标题善将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令人眼前一亮,显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准的表达能力。第一段引述材料后提出观点:这位意外成为“百万富婆”的女孩缺少理财观念之余,更是没有将其“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从分析女孩做法的原因出发,看问题既全面又能抓住重点,显示出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段结合当今社会的特点来谈女孩此等处境的缘由,紧扣材料,分析中肯

10、。特别是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化用诗句,形象而又切题。不足之处是分析稍浅、啰嗦。第三段紧承上段末尾提出的“到底要如何对待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呢?”,提出了解决办法:“要将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先提出“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不能给人的内心带来实质性的满足,得到“意外之财未必是好事”的结论。然后列举了比尔盖茨捐款做慈善事业的事例,最后为女孩设想了:买书,提升文化修养;旅游,开阔自己的见识;捐款,以传播自己的一份温暖等将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的做法。分析逻辑严密,层次清楚,既紧扣了材料,又能有所拓展。最后一段回扣材料,“金钱不一定就等于幸福,彩票公司的做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孩的烦恼”,对事件的发

11、展有自己合理的判断,体现出了较强的思维能力。继而高度总结全文。全文审题准确,切合题意,中心集中,层次清晰,表达流畅。发展等级打在丰富。评分:17+18+17=523号文7.莫让好事变“坏事”47分老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莫想不努力,天上掉馅饼。但英国一位17岁的女孩,却中了令人艳羡的大奖,100万英镑。在别人以为她惬意生活时,她却起诉彩票公司,希望回到原来的生活。最终彩票公司聘用了一位理财顾问来解决她的烦恼。先会花,还是先会赚?与中奖的女孩不同,现在社会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奢靡之风盛行,已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学生们的心里耐克、苹果手机、名牌的衣服、包包已成为了标配。有记者曾暗访拥有标配的

12、学生中,有不少是普通家庭。问及家长为何要超负荷给予孩子这种生活时,答案很简单,不想让我家娃被别人看不起。而反观17岁的彩票女孩却因为百万富豪的身份使她内心焦虑,压力很大,寝食难安,可见太会花不可行,不会花也不可行,两种极端都会让人落入痛苦的深渊,因此理财就显得尤为重要。理财天堂之门的钥匙自从有了钱这个东西,人们的生活便开始复杂起来,钱当然不会嫌多,而彩票诞生了以后,更让一夜暴富变成了不少人可遇不可求的梦想。可说到底,无论钱多也好,少也罢,只要理财得当,就如踏上了祥,带你在天地间来去自如。如今投资方式有很多种,如炒股、购买理财产品等。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说是平民中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他底薪低,

13、收益平稳,操作便捷,既省心又能赚钱,适应对象也相当广泛,尤其是学生上班族、老人。为什么要强调理财的重要性?现今社会中很多人对,钱概念不清晰,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而学会理财便可轻松解决这些问题。理财不仅能提高个人对金钱的把握能力,也能开阔视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从小到大都是有良性作用的,如果家长能普及理财观念,使孩子尽早形成自己的三观,便有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不会盲目的跟风,可能不会发生超负荷中奖压力大这样的事了吧?普及理财模式,让好事变坏事【评语】本文属于议论文的二等文。文章紧扣“理财”为中心展开的。首先文章的题目就很有吸引力。正文从引用材料出发,引出话题;然后先说“花钱”与“赚钱”,再阐

14、述具体的“理财”措施,最后以理财重要性结尾。全文中心观点较为突出,行文清晰自然流畅,结构层次分明。但美中不足是文章内容深度不够,语言有点平淡,缺乏点文采。发展等级打在“内容较丰富”。评分:15+16+16=474号文10.人性化服务并非理所当然39分英国一位17岁女孩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领奖后她的生活无忧,当周围身边人都羡慕她时,她却觉得百万富豪的身份让她倍感压力,四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并希望能过回以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财政服务,由此可见彩票公司的服务是周到的,是符合现代化的人性化服务。我认为彩票公司的行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女孩起诉公司,公司最后还能为她提供理

15、财服务,而不是斤斤计较,这种人性化服务在如今十分罕见,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推广的新型服务体系吗?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女孩都起诉公司了,公司就不应该再为她提供任何服务,并且公司应向女孩索取精神赔偿费用。但是,又换句话说,它仅仅只是一个17岁的未成年女孩,人生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好巨大金额的钱财,社会上应该多给予帮助,帮助她更好的理财,而不是挥霍。而彩票公司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少让政府操心。这样的做法正是我们应当推广并提倡的。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宣称自己会有一条龙服务,但到最后,只要是他们觉得无利可图时便像踢皮球一样,什么都不归他们管,而在欧美等国,这种人性化服务是十分普遍的,他们是真正视顾客为上

16、帝,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售后出现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的服务体系如此完善和周到。当然,我们固然提倡人性化服务,但作为消费者本身也因或多或少,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并不能理所当然的一味要求企业社会国家提供帮。一个17岁女孩,都是快要成年了,应该是懂得如何理财,而不是仗着自己有钱去起诉彩票公司,这是不理智的做法。也能体现出女孩不成熟的心智。倘若可以,为何不去请理财顾问呢,所以正因为企业了解女孩的心理,所以企业才没有计较过多,这种舍己为人的人性化服务才会诞生。因此人性化服务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友好相处的产物。我们提倡人性化服务,但也希望消费者能有处理问题的意思,并非理所当然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服务。评语:本文属于议论类二等文。文章第一段引用材料,角度落在了彩票公司聘请财政顾问为女孩提供财政服务上,列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