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047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篇一:肖临骏:科斯的遗产科斯因为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根据盛洪教授的总结,科斯最伟大的学术成就,就是在一个理性至上的时代,用理性的形式和方法证明了自然发生和演进的产权制度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转型说明,哈耶克意义上的自发秩序远胜于人为设计的秩序。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该文以演绎推理的方法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所谓交易

2、成本,即“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第二篇名文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结合简单的案例分析,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

3、效。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规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科斯教授上述短短的两篇论文,催生了此后巨量的跟进研究文献。这也为其在晚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奠定了基础。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中,这方面足以与科斯教授相媲美的应该说是约翰纳什。后者在1950年递交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题为非合

4、作博弈,只有27页正文,全文只引用了两处文献,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由此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也为其在199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奠定了基础。对于科斯的理论,并不是没有意见分歧。几乎科斯提出的每一种理论,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如果我们把企业视为“契约的连接”或者“契约的网络”,那么企业的边界存在模糊性。但是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的边界应该是明晰的,而实际上企业的边界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不过进一步精准定义契约或者合约,就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科斯思想的方式来解决与此相关的企业边界问题分歧。有关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虽然存在意见分歧,但是解决方法仍然是继续发展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甚至提出替代理论。但

5、是,从真实生活中看,基于交易成本的科斯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最简单就是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养牛者的牛吃掉农夫的谷物的案例。单纯否认交易成本反而是经济学研究的倒退。根据科斯的观点,其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从黑板经济学带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在20XX年1月接受网易“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采访时,科斯指出,原本由西方经济学家所垄断的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抽象并且不存在的世界,而他强调经济学应该分析、讨论真实的世界。他认为,这就是他的经济学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区别。根据科斯的助手王宁博士20XX年底对科斯的采访记录,科斯教授称“科斯经济学”(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一名称)或者“真实世

6、界的经济学”为“正确的经济学”。他认为,“正确的经济学”应当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且如果加以适当运用,经济学应当能够阐明经济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当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根据国内学者圈的一般理解,在其强调过程中,他们更强调基于案例研究抽象出一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不过,这只是科斯方法论的一半。科斯方法论的另一半应该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比如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本质就运用此种方法。奥地利学派的研究基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不是基于案例,而是基于演绎分析,由此建构概念和理论,得出一些普遍的经济学规律和定理,也属于后一种意义上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此外,一般的新制度经济学教科书纳入了新

7、古典经济学的最大化均衡框架,实际上对“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有所背离。科斯本人秉承英国普通法理念,其方法论有着较大的演化论特征。根据科斯的看法,经济学有很多方面要向生物学和医学学习。这两个学科从细胞层次逐步上升到器官层次来研究人体的总体运转,不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的方式,以及当某个地方出现问题需要修复时该怎样做。因此,科斯的演化视角不同于一般新制度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均衡范式,与哈耶克的认识论有着同源之处。确实,科斯对计量分析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他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式是很复杂的,它由很多的组成部分组成,并且每个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个微型的系统。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是非常之复杂的

8、。对总体统计数据的一个回归并不会让你对经济运行有很多的了解。篇二:企业理论企业理论:合同论视角的回溯1 科斯革命生产的制度结构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罗纳德科斯在他1991年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时所作演讲的题目。他认为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指出,对经济体系的运转来说,生产的制度结构是重要的”1。而他的梦想,“就是建立一种能使我们能对生产的制度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1 在科斯看来,企业与市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不是靠价格,而是靠权威协调活动、配置资源,就在于用长期合同代替一系列的即期合同,因此,产权、合同应该是重要的,尤其在解释企业制度的时候。显然,科斯提出并尝试着回答的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

9、的问题是,怎样分析交易成本?怎样分析产权?怎样用这些概念来说明企业为什么就是它所呈现的那样?在科斯提出这些问题以前,占支配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它的企业理论是把企业不看作一种制度、一种组织,而是看作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它主要从技术角度,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把企业当成行为方式和消费者完全一致的生产者来研究。它赋予企业经营者生产计划和利润索取两项权利。它把他们的行为抽象成在技术、市场和经济条件约束下作出使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计划,即决定最佳的投入和产出水平,以及决定最佳的生产规模与最佳的生产范围。它的主要作用是充当以严格证明“斯密教条”的阿罗一德布鲁模型为核心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10、。然而,在该模型中,产权是明晰的、竞争是完全的、信息是充分的、合同是完全的,交易由理性的经济人即期、匿名进行。没有交易成本、没有市场力量和没有外部效应。治理这种交易的,主要是埃奇渥斯研究的不涉及不确定性和不对称信息的有效交换合同。对于新古典理论,科斯的责难是重要的:如果市场交易是最优的,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交易要在企业内进行?如果企业规模由技术决定,为什么很多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科斯指出,新古典的明显缺陷在于:首先,它在关注价格体系的时候,忽略了制约交换过程的制度安排意义上的市场,忽略了与交易相关的,对贸易条件讨价还价的费用。其次,它在强调企业功能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所以不

11、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和如何被组织在企业内进行这样一些问题。为了克服新古典的不足,他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折,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他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市场和企业都是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在市场体系中和在企业里,专业化的经济活动分别由看不见的和看得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分别由价格信号和行政指令配置。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使用价格机制的市场交易中存在着有时甚至是相当高的费用,如发现价格与获取信息、谈判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等。 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在于由它组织交易成本相比要低,原因是一系列合同被一个合同替代,若干个短期合同被长期合同替代,内部交易价格低于市场,雇用合

12、同使企业活动可由指令决定等。因此,他这样概括他的企业理论:“如果交易费用没有包括在分析之中,那么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科斯提出问题以后,经济学家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很多工作。第一,要研究交易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就必须说明不同的交易的性质和实施方式,必须说明前者对后者,以及对交易者行为和绩效的影响途径 第二,由于交易活动的承担者总是个人,他们的目标、信息、能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弄清协调和激励他们的机制和手段。第三,交易是由合同治理的,要揭示交易成本的起因和性质,要研究激励机制设计和产权安排的作用,就必须研究合同的性质和设计。虽然从1930年代以后,有不少的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的制度性质发表了

13、看法,但归纳起来,我们还是可以容易的将它们区分为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不完全合同与产权理论的企业理论。这些理论的演进和变革过程,紧紧的依赖于关于上面这三个问题的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合同、强调制度。既然合同是交易关系的基本构件,所以将不同的交易制度剖折成不同的合同安排,将企业看作合同网结和治理交易的制度,就很自然了。正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企业理论都归在合同理论或新制度理论名下,以与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的模型相对立。2 委托代理与交易成本的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的与主要贡献是将激励问题融入新古典模型,从而对企业作了更现实的描述。比如,Alchian等研

14、究了什么是企业的激励作用的问题2。他们认识到:组织就是由合同、协议和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构成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企业就是一个与其供应商、工人、投资者租客户签订了简单双边合同的法律实体,而所有者就是中心缔约人,统一使用所有投入。对企业成员必须进行激励。要他们努力,就要按边际生产力给予报酬。他们各有自己的信息和利益,只要不被发现,就会偷懒,因此,必须进行监控。再比如,Jensen等就把代理关系定义为这样一种合同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而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服务3。他们认为,由于双方的利益有矛盾,所以,代理人不会总是根据委托人的利益行动。要使他们尽力,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激励和监

15、控。代理问题的通则就是设法使代理人采取最大化委托人福利的行为。这个理论的核心或基础就是最优激励合同的设计问题。在这种合同关系中,交易双方的利益是冲突的,因为代理人必须承担努力成本,才能给委托人带来好处。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那么这合同就很容易构造:只要代理人提供对双方都有效率的努力程度,委托人就给他足以使他愿意提供这个努力水平的固定报酬。如果委托人对风险持中性态度,代理人厌恶风险,那么,这也是一个最优风险分担合同。但是,由于委托人不能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水平,所以这一合同实际上无法被实施。为此,委托人就必须向代理人提供激励机制:根据可观察的绩效给予报酬,满足代理人的参与条件与激励相容条

16、件。这种机制设计面临的是古典的最优激励与最优风险分担之间的重要的权衡问题。正如哈特指出的,“尽管这些成果对一揽子经营报酬的决定因素以及生产组织的某些方面能够做出重要的揭示”,但是,“它也不能确定企业的边界”4 。因为,它仍然不能区别这种激励机制是发生在两个独立企业之间,还是发生在一个企业的两个部门之间;它仍然没有解释为什么对雇员的监督要比对承包人的监督容易,以及在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何与如何减少的原因;它也未能解释为什么成本与利润的分摊在企业内可能,而在企业问却不可能。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将缔约成本、不完全合同与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制度分析。以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森5为例,他认为,比较、研究不同组织不同制度的主旨,是看它们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经济组织的问题是设计能实现这种节约的合同与治理结构。他们承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