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840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教案)人教选修3旅游地理全套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绥阳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目 录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2、例20XX-9-27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教学过程: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

4、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

5、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活动: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6、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

7、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区地理环境: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地势平坦,土质黏重。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

8、,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篇二:专题旅游地理教案.旅游地理教案任课教师:熊勇珍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目标: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

9、、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第一课时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

10、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1、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3)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第二课时旅

12、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资源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

13、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4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第三课时我国的旅游资源 1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蛾眉山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 、苏州无锡太湖 、台湾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2)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2我国的世

14、界遗产(1)我国主要世界遗产的分布(2)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原则保护第一第四课时一、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1)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3)动态美 (4)朦胧美2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1)古典园林美: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补充: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2)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 3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篇三:旅游地理全套详细教案xx(),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