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3141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概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枸杞市场现状分析-宁杞堂枸杞枸杞为宁夏 “ 五宝 ” 之首,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 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 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 传宁夏、 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 宁夏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 从政策上、 资金上给予扶持。 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 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 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 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 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

2、施,大力 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 44.5万亩,约占全国的 30%。 2005年总 产量达到 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50%;产值达 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 6亿 元,加工产值 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 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 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 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 52家, 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 15%。 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 地。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 “ 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 ” 、 “ 枸 杞南移工程 ” ,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3、个,千亩园区 30个, 500亩以上联片种植 区近百个, 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 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带。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 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 应用、 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 苗基地, 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 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 以 “ 宁杞 1号 ” 、 “ 大麻叶优系 ” 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 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 热风烘干等技术, 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 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 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 “ 中宁枸杞 ” 品牌乃至 “ 宁夏枸杞 ”

4、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 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 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 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 11.5万亩 的 40%,已有 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 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 69.5%和 26%。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 近年来, 经过不懈努力, 培育出了 “ 宁夏红 ” 、 “ 杞浓 ” 、 “ 早康 ” 、 “ 宁杞堂 ” 等枸杞产品系列品牌,尤其是 “ 宁夏红 ” 已成为国内外 知名品牌。 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 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注重对 “ 宁夏枸杞 ”

5、、 “ 中宁枸杞 ” 品牌的保护,注册使用了 “ 中宁枸杞 ” 证明商 标, 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 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在关联发展上取得了突破。 枸杞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流通加工、 印刷包 装、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据初步统计,仅关联产业收入 达 15 亿元。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在全国 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 稳固的枸杞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点,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 10000余人。 2005年, 有 40多万人加入了枸杞种植和深加工领域, 有近 20万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 使主产区和周边邻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

6、地就近转移,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六是枸杞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据我们调查, 枸杞主产区亩纯收入一 般都在 2000 3000元,收益很高。中宁县农民收入 1/3以上来自枸杞产业,惠 农、原州区、同心等发展重点县、区枸杞集中乡镇或村农民来自枸杞的收入在 40-80%以上。全区有 10万农户依靠枸杞产业增收致富。全区农民纯收入中枸杞 收入人均 380元。二、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 我们认为枸杞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主 要有:一是枸杞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枸杞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 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的新兴产业。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正常情

7、况下枸杞亩 均投入过千元,按我区目前的枸杞种植规模,仅生产环节每年需要投入资金 4-5亿元, 加之加工、 流通和研发等环节, 枸杞产业每年需要资金 (主要是周转资金 约 8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仅靠政府的少量补贴和茨农的有限投入是远远不够 的,每年的资金缺口约 2-3亿元。资金不足制约着产业的扩张和升级。二是枸杞标准化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在茨农的分散种植给统种统管、 统防统 治造成了障碍;部分茨农片面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制干技术落后、统 防统治以及检测工作滞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 无公害标准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绿色和有机产品发展较慢, 有些产区 还存

8、在化学药物熏蒸加色等危害消费者安全的不法行为,这些现象都对 “ 宁夏枸 杞 ” 的品牌、声誉乃至茨农的收益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枸杞产业化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行业协会自律和社会化优质服务, 受资金短缺、 烘干储存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 广大茨农无法摆脱受制于营销商的被 动局面。 特别是枸杞加工龙头企业与多数基地、 农户缺乏有机结合, 没有形成风 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四是枸杞深加工转化能力有限。 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年 增长, 全区深加工龙头企业少、 加工转化能力弱的问题日益凸现, 目前的加工转 化率仅为 15%, 85%的枸杞仍以干果形式出售, 影响了枸杞产业整体效益的

9、增长。 五是枸杞科技服务相对滞后。 科技服务机构不健全, 服务工作滞后。 高科技、 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研发不够。 枸杞的烘干、 储藏技术还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枸杞采用落后的人工手段采摘,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资源约束严重。总之, 从资源支撑、 市场容量和产业递进规律来看, 枸杞产业已基本完成了 产业初级阶段即扩张阶段的发展, 逐步进入中级阶段即内涵式发展阶段, 需要适 时调整发展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三、对做强做大枸杞产业的建议1、完善枸杞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将枸杞产业纳入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外资项目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等项目实施范围,扩大扶持资金覆盖渠道;二是探索和

10、推行 “ 枸杞园证 ” 抵押贷款机制, 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从根本 上解决茨农贷款难问题;三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 尽快形成枸杞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入方式多样化;四是发挥好财政资金 “ 四两拔千金 ” 的作用,采取 “ 以奖代补 ” 等措施,撬动社 会资本大量进入枸杞产业,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2、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当前加快宁夏枸杞 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是加大品牌和资源的整合力度, 探索整合组建不同系列的 枸杞深加工集团, 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同国内外著名的加工集团合作, 形成带动力 强的大型产业集团。打造经济

11、实力强、销售网络完善、经营规模大、经营信誉好 的营销龙头集团。 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开发新产品, 不 断提高产品档次。 引导和鼓励广大茨农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茨农的 产销组织化程度。 要引导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和茨农建立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 利益联结机制, 使茨农参与枸杞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 提高茨农在枸杞 产业化发展中的获利水平,促进枸杞产业不断升级。3、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市场监管,增强品牌效应。一是加大推行无公害枸杞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力度, 质监部门要加 快无公害枸杞产地和产品认定及认证工作。 科研与推广部门要积极研发推广新技 术,

12、 不断完善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大力开展绿色、 有机枸杞产品的生产和 推广普及工作, 积极引导农民不断提高枸杞标准化生产水平, 全面提升宁夏枸杞 质量。二是工商部门要尽快制定我区枸杞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对流通环节的 市场监管, 严防非标准化生产等假冒伪劣产品流入我区市场, 败坏宁夏枸杞的声 誉。三是全力打造宁夏枸杞传统文化品牌, 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大力宣传宁夏枸 杞及其传统文化, 让国内外消费者认知宁夏枸杞, 满意消费宁夏枸杞产品。 要利 用法律手段保护宁夏枸杞品牌, 加强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保护和 “ 宁夏枸杞 ” 商标的 启用与管理工作,形成保护合法使用宁夏枸杞品牌的良好氛围。4、加

13、强基础研究,研发新产品,继续挖掘宁夏枸杞的增值潜力。创新机制, 积极开展同区内外院校、 科研单位的合作,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枸杞产 业研究队伍,全面开展对宁夏枸杞的基础研究。着力培育专用新品种,深入挖掘 宁夏枸杞在健康生活产品开发中的巨大潜力。重点支持加快枸杞保健品、药品、 化妆制品等系列产品的研发, 不断创新枸杞产品, 大力拓展市场, 挖掘增值潜力。 5、培育现代营销网络与流通体系。要运用现代物流配送等先进方式,逐步 引导整合现有产品营销组织, 组建宁夏枸杞系列产品营销配送集团。要鼓励和支 持企业或个人在全国各地设立多种形式的营销网点,建立营销网络,扩大营销空 间,保护品牌,开拓市场。要积极争取枸杞产品进入期货交易市场,利用现代流 通手段套利保值。要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立合作公司或窗口,使宁夏 枸杞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