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2921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州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1月10日9:0011:30】大理州2018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两个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2、H-1 C-12 N-14 O-16 S-32 Ca-40 Fe-56第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噬菌体内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人体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是DNA和RNA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材料处理、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洒精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B. 制备细胞膜前,向猪血细胞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C.

3、 在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选择黑藻为材料通过健那绿染色来进行观察D. 用苏丹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丁由腺嘌吟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B.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 机体在运动时消耗甲,睡眠时则不消耗甲D.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4.食物刺激胃壁感受器会引起胰液分泌,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会引起促胰液素分泌,进一步引起胰液分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肤腺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B.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发

4、挥作用C. 食物刺激感受器引起肤液分泌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D. 胰液的分泌过程既受到神经系统调节,又受到体液的调节5.图示为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 控制黄身与白眼的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自由组合D. 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一个黄身基因6.图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 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7.化

5、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B. 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C. 氢氧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D. 硫酸钠浓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可用于杀菌、消毒8.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 在加热条件下,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乙醇和葡萄糖C. 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6、均正确的是选项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B乙醇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反应中一定产生乙烯气体C向某卤代烃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该卤代烃为溴代烃D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颜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B. 0.1mol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AC. 足量的O2与1molNa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 50mL12mol

7、.L-1的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电子数为0.3NA11.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X元素的单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强酸B. X的单质投入冷浓硫酸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C. 最低价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YZWD. Z的氧化物对环境有污染,Y的氧化物对环境没有污染12.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流向:A电极用电器B电极电解质A电极B. 充电时,电极B与外接

8、电源正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xS +2e- = Sx2-C. 该电池也可以选择氯化钠溶液传导Na+D. 该电池充电时Na+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13.向0.10mol.L-1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加入的HCl与原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ff=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0时,溶液中:c(Na+) c(CO32-) c( HCO3-) c(OH-) c(H+)B. f=0.5时,溶液中:c(Na+) c( HCO3-) c(CO32-)C. f=1时,溶液中:c(Na+)+ c(H+)= 2c(CO32-) + c( HCO3-) + c(OH-)D.

9、f=2时,溶液中:c(Na+)= c(CO32-) + c( HCO3-) + c(H2CO3)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a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U(铀238)发生a衰变产生的新核(钍234)比原来多了2个中子B. 汤姆孙通过a粒子的散射实验首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a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D. 查德威克通过a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Be + He

10、C + n15.如图,在绝缘竖直平面内等高的两点固定着两个带电小球a和b,a、b均带正电且电荷量均为q。现在竖直方向施加一匀强电场,使c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已知a、b、c三点恰好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静电力常量为k。则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为A. ,方向竖直向上B. ,方向竖直向上C. ,方向竖直向下D. ,方向竖直向下16.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绕月轨道的过程如下,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先进入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A. 卫星在轨道I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B.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I上运动周期大C. l,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地月转移轨道机械能最小D.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I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从斜面的P点分别以v0和2v0的速度平抛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两小球均落在斜面上且不发生反弹,则在平抛运动过程中A. 重力对a、b两球做功之比为1:2B. 重力对a、b两球冲量之比为1:2C. a、b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2D. a、b两球落到斜面上的动能大小之比为1:218.如图,A、B两物块静止

12、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B的质量均为m,A、B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B和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4。现有一水平外力F作用于B上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当Fmg时,B物体受到6个力作用B.当F=mg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gC.当F=mg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gD.无论F多大,A的加速度大小不会超过一煤g1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a、b为额定电压相同的两只灯泡,当接入输入电压U时,a、b均恰能正常发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的额定电压为B.灯泡的额定电压为C.此时a、b灯的电功率之比为1:4D.若保持U不变,将原、副线圈同时增加相同的匝数,a、b仍能正常发光20.如图,空间存

13、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x0的A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在x0的B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进入A区域,此后在A、B区域运动过程中,若不计重力,则该粒子A.在A、B区域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B.在A、B区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C.在A、B区域运动的轨道半径大小之比为:1D.在A、B区域运动的周期大小之比为:121.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从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形变量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小球的重力为5N,并且轻弹簧

14、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与小球接触瞬间以及弹簧被压缩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B.在轻弹簧被撞击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在轻弹簧被撞击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在轻弹簧被撞击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产生的最大弹力为40N第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在教材中查到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为了验证

15、这个数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b.将金属铝合金板固定于水平面上,将重物和带有遮光片的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使木块从光电门右侧某位置沿桌面由静止开始运动,记录遮光片分别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并测量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a;c测量重物质量m、木块和遮光片质量M;e.计算滑动摩擦因数,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测量遮光片宽度d时,游标卡尺读数如下,由此可知d= cm;(2)下列各项关于减小本实验误差的措施,合理的是 A.应该将铝合金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和铝合金板面保持平行C.若增大物块初始释放位置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