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2704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创新思维论文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创新思维论文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讲述创新思维的来源,让人理解创新思维其实就在身边,只是你没没发现而已。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就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让人更好地去培养创新思维。关键词 创新思维 来源 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考察人类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

2、魂。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拟从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进行粗浅的阐述。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本质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创新思维的特点。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颖性1:创新思维实乃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法,求新、求异是它的一大特

3、点。对事物的认识不停留在原有的认识范畴而是进行重新认识,一般会产生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和新的突破,得出前所未有的成果。二是独特性1: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在于它能独具卓识,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 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三是多向性: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在它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能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思维在一个地方受到阻碍时,能马上转到另一个

4、方向,能用心寻找最优答案。保证问题的最佳解决2。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 1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3逻辑思维一般是指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思维。其基本方面不外乎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4。简而言之,逻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规律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推理关系的形式化思维。非逻辑思维则是诸如直觉、联想、幻想、猜想以及灵感等不服从逻辑规律的思维。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在创新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为发明

5、创造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对发明创造对象的观察、描述以及概括,主要靠逻辑思维。即使是非逻辑思维的结果,最后也必定要求被补充、解释、完善成符合逻辑的概念和方法。才能成为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在任何创新活动中,创新者往往都是在前人知识所铺就的逻辑大道上继续往前探索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道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的“深渊”上架起“逻辑的桥梁”。即使是最卓越的想象力,直觉和灵感,其认识成果也必须经过逻辑的加工,找到其逻辑的根据。否则,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所以一个足以完成科学创造过

6、程的完整的创新思维方法,必须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辨证统一和综合应用。 2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3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等。它是指围绕某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4。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式的多向性的思维方法,它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思路上的放射性,层次上的多样性,角度上的任意性等特点。一般来说,思维延伸越远,思路越开阔,获得新发现的几率越高。收敛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辐合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点,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

7、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周辐射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就是从四周向某点集中,收敛、抽象、概括是其基本内核。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换言之,发散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是为了收敛,收敛是发散的必然结果。发散是收敛的基础,收敛是发散的目的。二者均不可偏废,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其交互发展、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个体创新思维的基础。如果只注重收敛,而忽视发散,可能会造成思维的贫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活动进行。同样,如果只注重发散,而忽视收敛,就不能将众多的思维集中起来,思维过程就会失去控制,而陷入无序状态,变成混乱的思维,而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实现。西方研究表

8、明,大多数创造性发现都是收敛、发散两种思维互补的结果。即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人的思维沿着一些不同的道路发散,然后又运用收敛思维,综合发散结果,敏锐地抓住其中最佳的线索。使发散性结果去粗取精、升华发展,最后促成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所以,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另外,创新思维还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综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辉映;点式、线式、面式甚至体式思维的整合等等。 二、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1. 创新精神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创新精神指的是创新主体在对创新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创新态度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是个体产生创新思维的首要前提。创新精神来自后天

9、的培养与锻炼,也受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好奇心、求知欲、怀疑精神、兴趣、爱好、意志、激情、思维独立性等。这些因素在促成创新精神产生时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创新精神。2. 知识和经验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创新,总而言之,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和超越,创新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因此,知识和经验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同时也决定创新思维的水平和质量,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观察问题越敏锐,越容易开辟创新思维活动的新领域;知识经验的层次越高,创新思维的水平和层次也越高。应该强调的是,知识和经验有时也会使人们形成思维的惯性,甚至形成一种习惯

10、性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人们思维的教条和僵化,影响限制人们的创新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辩证地认识知识经验对创新思维的双重作用,注意弱化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现有知识经验批判地继承,在借鉴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现有的知识经验都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正面的作用。三、浅谈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建设发展需要拥有大批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分析了制约中国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理论上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希望能对大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真正达到创

11、新思维,获得创造的灵感需要的是“一分天才,九分汗水”,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当前制约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提出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以期对今后大学生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指导意义。1 制约中国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1.1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教师习惯于教师牵着学生走,按备课本按部就班地上课。不习惯于以答疑的方式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学,学生与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讨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开拓性的创新思维能力。1.2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今高校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有了

12、显著的改变,在许多方面比传统教材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其更新速度仍落后于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在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课程中,尤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且教学内容好多脱离实际,没有针对学生的思维现状和要求来科学地设置相关课程。1.3 实验课程缺乏创新性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出发点的课程实验一直是理工科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实验方式安排、科研条件等原因,没有达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很多实验是重复教材或讲义上的步骤,没有新意,可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多。学生做的多是验证性的实验,缺乏探究性的实验,制约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创新能力。1.4 考试制度的僵化长久的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

13、学会了各种应付考试的方法。现行考试制度直接导致的负面影响,那就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反映在学生的思维结构上就是逻辑思维强于形象思维。学生只注重学业考试和学分的过关,而忽视了独立探索新知识能力的培养,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授课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有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见,培养教师的创新作风是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一环。2 大学生创新思维自我培养的途径2.1 树立创新意识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培养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强烈的责任感。学习科学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创造、发明的演化史。学习历史可

14、追溯到知识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可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2.2 扩宽知识面尽量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使各方面有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并把知识与创新的目标联结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如瓦特、法拉第、富兰克林等发明家,他们都出身于工人,但他们都是通过自学掌握了有关领域的丰富知识后才做出了卓越创造的。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也要补充其它学科的知识。2.3 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大学教育重点不在于学习的内容,而是在于启发大学生的思维,影响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学习、思维习惯的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应从单纯的接

15、受式学习发展为学生主动地积累有关领域的知识,进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大学生要自觉提高自身自学、独立思考和创造发明的能力,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2.4 坚持创新思维训练头脑的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让它创新,就必须进行长期而艰苦的训练。所谓创新思维训练是指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学习创新思维主要靠自己的独立思索,多想多练,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看问题时能确定正确的思路。因此训练方法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可查阅相关书目。2.5 投身创新思维实践人们的思想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发展推动思维的

16、发展。大学生应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及教师的科研活动。要有针对性的参加活动,选择参加理论学习与各类实践性环节的相互补偿式教学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性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3 结论与展望本论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剖析制约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同时阐明了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本文不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自我培养的最终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充实。即使个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同,但只要主观地去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创新思维的自我培养,定能将自己打造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四、创新的来源(一)交叉学科的开设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