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1215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来说, 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当前, 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企业目标, 它也成为贯穿财务管理 或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基本思路。 所有的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活动从最初的以利 润最大化、 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演变为现在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反映 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规律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 可见,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 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体现

2、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 整体框架四个阶段。 内部牵制的特点是:公司里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单独管理任 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 以及独立管理某项财产物资。 即任何一项业务或者任何一 方面的财产物资, 都应当由多人一道管理, 进行交叉检查与交叉控制。 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进一步强调公司在某一个经济业务程序或 某一个经济业务方面的控制, 其控制面要比内部牵制广得多。 在这一阶段中, 企 业价值这一名词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市场的不断发展诞生了, 随着 内部控制的范围

3、不断扩大, 控制的方法逐渐科学与完善, 内部控制的发展才为人 们认识企业价值以及促进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内部控制 框架是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后的结果, 它从多角度、 多方面强调企业整体控制, 将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多方面的要素进行控制。 随着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 人 们也逐渐意识到企业本身的价值是一种整体价值, 企业商品的价值是由各个生产 要素的价值及其有机组合决定的。 在内部控制进入成熟完善阶段后, 企业价值理 论也日益完善。可见,内部控制理论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无不与企业组织形式、 管理的环境和企业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变化, 内部控制和企业

4、价值理论也必将获得新的发展。2. 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一个真正以价值为中心的企业是不会仅仅关注利润的影响的, 它也会注重企 业目前的发展会产生的未来利益, 以及对企业未来的价值有什么样的影响。 企业 价值最大化目标比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而且企 业价值还可以反映不确定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 另外, 企业价值比利润更能反 映人们对企业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增长状况的预期。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看, 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维护 资源的安全、 保证信息的可靠、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会计控制 (含财务控制 始终是内部控制的

5、核心(阎达五、杨有红, 2001。刘成 立 (2004 认为, 财务、 会计、 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源于企业的目标, 都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 因此,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内 部控制目标也应当和企业的总目标一致, 而且内部控制的目标应当有助于企业总 目标的实现, 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 分离后各种权利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的一种企业制度安排。 在多元利益主体结构 中,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权利和经济利益要求及所承担责任的不同, 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过程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看, 内部控制目标就

6、是实现各相关利益主体价值的最大化, 这是基于价值链管理 理论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赵保卿, 2005。内部控制是由控制主体根据企业总 体目标而建立的, 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查弊和纠错, 而是涉及到企业经营管 理的各个方面, 是参与企业经营的各利益相关者权益要求的实现途径, 进而成为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体现, 这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 发展相一致。3.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具体化形式之一价值管理可以具体化为各种形式, 内部控制就是其中的具体形式之一, 也是 能促进企业价值不断增值的因素之一。 因为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来看, 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内部控制的创立期

7、内部牵制中, 企业就要求对公司中经 济业务发生的各环节、各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实行职务分离,以钱、财、物等会 计事项为主要对象, 提供有效的制度, 控制其组织与经营活动过程, 并防止相关 人员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发生错误和非法的业务行为。 这些都体现了会计控制的内 容,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价值的增值, 构成了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形式。 在 内部控制的发展时期, 内部控制被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这些均是 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形式。 到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时期, 企业强调从多角度、 多 方面进行整体控制, 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以实现价 值的整体增值。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企

8、业价值最大化这个总目标的具体化, 所以内部控制活动 也应该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化。每一个企业的活动都包括了设计、生产、 营销、储存、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 等支持性活动,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体现。 这些价值活动将企 业在价值上的内部与外部、 整体与个体、 总部与分部、 各种业务环节等互动关系 清晰地勾画出来, 能较好地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因此, 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具 体目标按照企业业务循环分解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购货环节的内部控制、 销货环节的内部控制、 生产环节的内部控制、 筹资环节的内部控制以及投资环节 的内部控制。 所有这些具

9、体的内部控制活动都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 可以认为 是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化形式。4.企业价值活动在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一般认为, 内部控制的客体是人、 财、 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 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 企业价值增长的技术和方法固然很重要, 然而价值增长的 过程仍然要依靠人来实现。 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聚焦点, 财务部 门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核心部门, 所以对财务进行控制是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 重要手段。 在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价值的流动。 在供应、 生产、 销售等阶段均有作为企业价值的价值物在流动, 而且价值物只有通过流动 才能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增值

10、。 既然内部控制的受控对象是人、 财、 物及其在经 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 那么离不开人、 财、 物的价值管 理活动也就应当在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尽管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他们在各具体目标及其实现 途径上却是不同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林钟高 等, 2006。价值 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进行经营管理, 在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的基础 上, 通过考察各项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而内部 控制在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基础作用, 恰恰是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的 一种最佳手段,成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保证之一

11、。综上所述,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内部控制 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具体化形式之一。 企业正是由作业层、 管理控制层和战略 层的价值增值活动来实现企业目标的。 其中,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管理活动运作 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它通过绩效评估和薪酬规划来激励管理人员 (员工 致力于 企业价值的创造, 而公司战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 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 , 与公司治理及公司 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阎达五, 2001。由图 1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内部控制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企业只有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 能保证各级管理层授予下属各级的职责得到正确履行。如果经营管理环节失控, 内部控制失效,就会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内部控制在以股东、经营者、 管理者和员工为主体的一层层的正确执行中, 就会形成企业的价值管理活动, 从 而能够逐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总之, 只有其他利害相关者包括债权人的利益 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 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股东的财富才能 持续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有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